首页 >
张华
✍ dations ◷ 2025-11-26 16:55:49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父张平,曹魏时渔阳郡太守。张华幼年丧父,家贫然勤学,“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有“人伦鉴识”美称的刘讷见张华时感叹道:“张茂先我所不解。”曹魏末期,因愤世嫉俗而作《鹪鹩赋》,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鹪鹩赋》引起巨大反响,阮籍叹其有王佐之才,张华自此名声鹊起。后在范阳郡太守鲜于嗣推荐下任职太常博士,又屡迁佐著作郎、长史兼中书郎等职。西晋取代曹魏后,又屡迁黄门侍郎,封广武县侯,官至司空。晋惠帝时,遭司马伦杀害。华诗今存32首。除少数描写自己的壮志和对贵族豪门的不满,有《情诗》5首,描写夫妇离别思念的心情。还编纂有《博物志》。《隋书·经籍志》录《张华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收有《张茂先集》。《博物志》有今人范宁校本10卷。咸宁元年(275年)时,灭蜀已12年,晋代魏也已10年,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相反,东吴则因国君孙皓“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名将,无所亲信”而“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征南大将军羊祜曾上疏晋武帝,要求伐吴,但众臣“苦谏不可”。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故,临终前推荐杜预接替自己。次年,益州刺史王濬上疏主张伐吴,有遭到众臣反对,认为“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天下劳扰,五谷不登,兴军议讨,惧非其时”。于是张华固劝伐吴,说:“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他一席话消除了武帝顾虑,终于作出了最后决定。咸宁五年(279)冬,伐吴开始,但一度“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时有贾充与中书监荀勖上疏腰斩张华以谢天下,但张华“独坚执,以为必克”。灭吴后,武帝下诏令奖赏张华:“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灭吴后,张华名重一世,荀勖“自以大族,恃帝恩深,憎疾之,每伺间隙,欲出华外镇”。又因张华举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而武帝却对其弟有猜忌,遂“微为忤旨,间言遂行。乃出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名义上是为了安抚胡夷。张华到职后,立刻派安北将军严询征讨鲜卑慕容涉归,并在昌黎大败之,于是“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张华功绩使得贾充党羽侍中冯
相关
- 雷迪帕韦雷迪帕韦(英语:Ledipasvir,亦作GS-5885)是吉利德科学(英语:Gilead Sciences)研发的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在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后,吉利德于2014年2月10日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报批了固
- 银川市银川市,简称银,古称中兴路、兴庆府、怀远镇、宁夏省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宁夏中北部。市境北接石嘴山市,东抵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达吴忠市,西界内蒙古
- 前青少年期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ce、pre-teen、tween)是人类发展中,在幼儿和青少年期之间的阶段,一般会以青春期的开始认定为前青少年期的结束,也有些会直接用年龄作定义,例如在字典中,前
- 米兹拉希犹太人米兹拉希犹太人(希伯来语:מזרחים,现代 Mizraḥim,提比里安 Mizrāḥîm,意为“东方人”),为居于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犹太人的后裔。现有人口约175万人,其中超过130万居于
- 各国犹太教本文论述了犹太教的实践以及犹太人在各国的生活情形。详细见各条目
- 主动脉瘤大动脉瘤(英语:Aortic aneurysm)是指大动脉的血管因为血管壁的异常而出现的扩张(Aorta aneurysmal dilation)。大动脉瘤的成因很多,可能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老化等,大致
- 白努利定律伯努利原理(英语:Bernoulli's principle),又称伯努利定律或柏努利定律(英语:Bernoulli's Law),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定律,由瑞士流体物理学家丹尼尔·伯努利于1738年出版他的理论《Hydr
- 高低重音高低重音或音高重音(英语:Pitch accent),是一种重音。在高低重音语言里,一个词里的每个音节的音调取决于该音节在词里出现的位置。而声调语言中,每个音节有自己固定的声调,它的声调
- 太医署太医院,中国古代官署名。秦汉以后设太医令,为掌管医疗;隋唐设太医署;宋代设翰林医官院、元丰改制为医官局,设和安大夫、成和大夫、翰林医官;辽国北面官设太医局,南面官设提举翰林医
- 系统药理学系统药理学(Systems pharmacology)系将系统生物学知识应用到药理学中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旨在阐明药物如何作用于肌体的各系统。和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药物反应来评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