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血红丝膜菌

✍ dations ◷ 2025-05-21 14:41:30 #欧洲真菌,北美洲真菌,丝膜菌属,毒蕈

蕈伞钟状

子实层连生

半血红丝膜菌(学名:),俗称惊讶网盖(surprise webcap)或红褶网盖(red-gilled webcap),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俗称“网盖”(webcap)的丝膜菌属。这种真菌体形中等,菌盖呈浅棕色或赭色,而菌褶则呈鲜血红色。这种真菌主要在欧洲的针叶林中出现。

半血红丝膜菌最早是由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21年描述的,其学名为黄棕伞菌半血红变种( var. )。后来,真菌学家克劳德·卡西米尔·吉莱(英语:Claude Casimir Gillet)于1876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词汇,意思是“半血红”,指的是其菌褶颜色。另外,学名中的“半”也是为了与血红丝膜菌()分别。

半血红丝膜菌的菌盖直径为2–8厘米(0.8–3.4英寸),呈棕赭色或琥珀色,且其中央部分较为深色。起初是锺状的,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中凸状。菌盖表面覆盖着细小的纤维,并且较为干燥。其菌柄通常与菌盖的颜色相同,但有时候会显得较为苍白。菌柄表面较为平滑,且其表面亦有时候会覆盖着细小的纤维。菌柄细而长,并且呈圆柱状。其菌褶是连生的或波状的,且它们之间的间距亦较小。它们的颜色最初是血红色,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肉桂棕色,而其孢子印也有着相同的颜色。其担孢子的大小为6–8 x 4–5微米。菌柄部分的菌肉呈赭色,但菌盖部分的菌肉则呈橄榄色。菌肉的气味类似萝卜。

绯红丝膜菌()与半血红丝膜菌类似,但有着一个更红的菌盖,和菌柄上更明显的红色皮质残余。

半血红丝膜菌广泛地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并且主要在秋季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出现。这种真菌通常在桦树或针叶木下生长,并且透过外生菌根的方式生长。这种真菌亦会在酸性土壤上的云杉下大量出现。

半血红丝膜菌是有毒的,因此并不可供食用。其有毒成分与其他有毒丝膜菌,如毒丝膜菌(英语:Cortinarius orellanus)()等致命毒蕈的有毒成分相同。

半血红丝膜菌可用来为纺织纱线染色。

YouTube上的半血红丝膜菌影片

相关

  • 翼状胬肉手术翼状胬肉手术或翼状胬肉切除术是针对翼状胬肉做的手术。以单纯切除术为例:转头术为将翼状胬肉头部缝合在结膜下。干细胞移植术为将角巩膜缘处的正常结膜组织移植到空白带,使角
  • 钙调蛋白钙调蛋白(英语:Calmodulin,简称CaM),是一种能与钙离子结合的蛋白质,普遍存在真核生物细胞中。钙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中介钙结合蛋白。它是第二信使
  • 泳衣泳衣,又称泳装,泛指从事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中活动时穿着的衣物。一般而言,泳衣紧而富有弹性,相当紧身,以方便人们从事水中活动,而女性的一般则为一件式连身遮住身体或两件式遮住
  • 几何平均数在数学中,几何平均数 是一种均值,它通过使用它们的值的乘积(与使用它们的和的算术平均数相反)来指示一组数字的集中趋势或典型值。几何平均数定义为第
  • 失乐园《失乐园》,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小说,1995年1996年在《日本经济新闻》上连载,同年拍成电影和电视剧。1997年2月讲谈社出版单行本,出版量迄今已超过三百万册。主人公形象来自1936
  • 大阪2019冠状病毒病大阪府疫情(日语:大阪府における2019年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の流行/おおさかふにおける2019ねんコロナウイルスかんせんしょうのりゅうこう),介绍日本的2019冠状病
  • 朱赛贝·托纳多雷朱赛贝·托纳多雷(意大利语:Giuseppe Tornatore,1956年5月27日-),意大利电影导演,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奖者。早年从事摄影工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得奖,曾任电
  • Chen Boie, 1822 Cygnopsis Brandt, 1836 Cycnopsis Agassiz, 1846 Eulabeia Reichenbach, 1852 Philacte Bannister, 1870 Heterochen Short, 1970雁属(学名:Anser)是雁形目
  • 春节攻势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新春攻势(越南语:Sự kiện Tết Mậu Thâ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
  • 朝鲜实学朝鲜实学是17世纪至19世纪朝鲜王朝盛行的崇尚实际、实效、实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流派。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使朝鲜国力受到很大的破坏。朝鲜文人对程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