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教

✍ dations ◷ 2025-11-09 15:39:08 #叛教
叛教或叛道,指叛离道、违背道。中文“叛道”二字的出处:“孔子曰:‘博学约之,弗叛矣夫’;夫学而不约,必叛道也”,又有“离经叛道”一词。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韵》:“道,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后来,“叛道”被引用作为一宗教用词。“道”字在此时是指宗教神话,“叛道”在此时是指信徒放弃了其原先的宗教信仰。《世界人权宣言》第18条表明“改变宗教或信仰之自由”是基本人权之一。从内心认同佛教是自己的信仰,并念出三皈依的人被认为是佛教徒。如果有人放弃三皈依则被视为退出佛教,此对居士或出家人均适用。具体的步骤依不同僧团传承有所不同,大体来说,需要亲口对着一位或多位能够听懂自己语言的人说出“我自今日不再皈依佛、不再皈依法、不再皈依僧”一遍或数遍,即退出佛教。常见的误解是将犯戒与退教当作同义词。实际上,内心认同三皈依的人即是佛教徒,不必然受戒(包括五戒、八戒或十戒)。对于出家人而言,在三皈依的基础上必须受相应的戒律,违反戒律将受到处罚,特别是犯四根本的出家人将自动失去僧人的身份,被破门,逐出僧团。但是,该僧人仅仅是丧失比丘或比丘尼戒体,只要该僧人不宣布放弃三皈依,他仍然是一个佛教徒。破戒或还俗均不影响佛教徒的身份。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人破戒或还俗的后续处理作了规定。破根本戒及犯五逆重罪者将不许再次出家,而主动还俗的比丘仍有数次重新出家的机会。相反,对于仅放弃三皈依再重新皈依的人,佛教中并无次数或程序上的限制。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叛道”(希腊文,a·po·sta·si′a)这个名词含有“遗弃、舍弃或反叛”的意思。(使徒行传21:21,《新世》脚注)这主要是指宗教变节而言,意即脱离或舍弃纯真的崇拜。部分基督教徒对离开教会并不再相信基督教信仰的人作这样的称呼,此称呼带有贬义。按照基督教的说法,叛道就是背弃或反叛上帝。有些叛道的人会自称认识和事奉上帝,却拒绝接受某些或全部《圣经》所提出的道理或规定。有些人因为不认同部分牧者和教会领袖的传道手法和言行举止(例如牧者反对堕胎和同性恋),而离开其所属教会(不等于脱离宗教),同样会被指叛教。按照天主教的信仰,一个人受洗后就永远是天主教徒,“圣洗圣事在基督徒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表示他属于基督。任何罪恶也消除不了这个印记。”不少天主教徒一出世就受洗,于天主教小学及中学受洗成为教徒,受洗成为教徒的要求比较宽松,因此不少教徒一般在中小学后不会再望弥撒,这些会被指是冷淡教友,但终其一生仍会保留其教徒的身份,除非遭到罗马教廷处以破门律,如马丁·路德。“叛教者”是指公开背弃信仰的人,常会发生于人民受到教会迫害的时期。如果一个穆斯林放弃伊斯兰教信仰,可被视为叛教。虽然《古兰经》没有经文明确指示穆斯林可以伤害退教者,但是记载穆罕默德言行的《布哈里圣训实录》却有记载指穆罕默德说过叛教者应被杀死,见4:52:260、9:84:57、58及64、9:89:271。时至今日,沙特阿拉伯、伊朗、阿富汗等一些伊斯兰国家仍设有“叛教罪”,违者可能被判死刑。伊斯兰世界中对于“叛教”视为大过,即使在不设叛教罪的世俗国家,退教者仍有可能受到周围穆斯林的恐吓甚至人身伤害。现代的犹太教没有对退教者实施宗教事务以外的现世处罚。

相关

  • 放射药物放射药理学是关于研究和制备放射性药物的一门学科。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中,核医学领域将放射性药物作为示踪剂来使用。其中,许多放射性药物采用的都是锝(Tc-99m)。在Klaus Schw
  • 白细胞介素1结构 / ECOD介白素-1包括11种细胞因子,在机体控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的发现始于1943年至1948年间,Menkin和Beeson对兔子腹腔细胞释放的致热原蛋白质
  • 世界厕所组织世界厕所组织(英语: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是一个关心厕所和公共卫生问题的非营利组织,2001年成立,总部位于新加坡,每年会在不同的地方举行世界会(World Toilet Summit)。目
  • 勒文海姆李奥帕德·勒文海姆(生于1878年6月26日,德国克雷费尔德;死于1957年5月5日,柏林)是一位德国数学家,主要成就在数理逻辑方面。纳粹政权强迫勒文海姆退休,因为在纽伦堡法案,他被认为只
  • 月岩月岩,即月球上的岩石。其来源有三:阿波罗计划中的月球标本由多种不同的工具采集,包括锤、耙、铲、钳以及钻探采集。大多数被采集前的标本都有照片记录标本的原貌。标本采集后被
  • 环状DNA环状DNA是形成闭环并且没有末端的DNA。例子包括:
  • 鹅颈瓶鹅颈瓶是一种由特殊形状的管道引向烧瓶的实验设备。“鹅颈”会降低空气在管中流动的速度,空气中的粒子,比如细菌,会困在其潮湿的内表面上。将瓶中液体煮沸,杀死瓶中微生物后,只要
  • 卢弘喆卢弘喆(朝鲜语:노홍철/盧弘喆 Ro Hong Chul;英语: Ro Hong-chul;1979年3月31日-)出生于韩国首尔,是韩国艺人及主持人。卢弘喆是韩国著名综艺节目《无限挑战》的前主持人,以“疯孩子”
  • 约翰·亚当斯约翰·亚当斯(英语:John Adams,1735年10月30日-1826年7月4日),马萨诸塞州人,律师出身,美国政治家。曾经参与独立宣言的共同签署,被美国人视为其中一位开国元勋。并在1789年-1797年间,出
  • 蔡南海蔡南海(英语:Nam-Hai Chua,1944年4月8日-),新加坡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祖籍福建南安,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1944年出生新加坡,祖父蔡多华曾任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会长。他曾就读于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