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火盗龙
✍ dations ◷ 2025-09-29 13:15:11 #火盗龙
火盗龙属(属名:Pyroraptor)是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法国。目前只有发现一副标本。火盗龙的模式标本是唯一的化石,是在1992年被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而且仅发现少数骨头。目前已发现火盗龙的牙齿、趾爪、以及脊椎化石。它们是由罗南·阿兰(Ronan Allain)与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在2000年所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奥林匹斯火盗龙(P. olympius)。属名意为“火盗贼”,因为火盗龙的化石是在森林火灾之后被发现的;种名则是以奥林匹斯山为名。它们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之间,约7,060万年前。火盗龙属于兽脚亚目的驰龙科,是种小型、类似鸟类的掠食动物,第二脚趾上拥有加大、弯曲、锐利的趾爪,长达6.5公分。它们的身长被估计可长到到1.6米。如同其他驰龙科,火盗龙的第二趾爪可能有武器的功能,或者在攀爬时有固定功能。如果参考其他驰龙科,火盗龙应该有发展良好的前肢、弯曲指爪,可能具有修长尾巴,可平衡身体重量。由于它们的近亲多有羽毛证据,例如小盗龙、中国鸟龙,火盗龙等驰龙科恐龙可能也具有羽毛。火盗龙曾出现在电视节目《恐龙星球》(Dinosaur Planet)之中,一只名为“Pod”的雄性火盗龙与它的同类,被巨浪冲刷到一个岛屿上。在节目尾声,该只雄性火盗龙杀死一只小型塔哈斯克龙,并被一群伤齿龙接受它的顶级掠食者地位。
相关
- 癫痫综合症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 或epileptic fit,有时在文献或新闻只简单称为 seizure 或fit) 是因为脑中的过度的神经振荡而出现的医学病征。 这种脑内异常的外溢效应(outward eff
- 立立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七个(五划的则为第二十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立部归于五划部首。立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贾克·莫诺雅克·吕西安·莫诺(Jacques Lucien Monod,1910年2月9日-1976年5月31日)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出生于巴黎,他与弗朗索瓦·雅各布共同发现了蛋白质在转录作用中所扮演的调节角色,也就
- ΖZeta(大写Ζ,小写ζ),是第六个希腊字母。数学上,有多个名为Zeta函数的函数,最著名的是黎曼ζ函数。拉丁字母的Z是从Zeta而来。
- 格伦·西博格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瑞典语:Glenn Teodor Sjöberg,英语: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4月19日-1999年2月25日),美国核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第二任校长(Chance
- 弗里茨·朗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安东·朗(德语:Friedrich Christian Anton Lang,通常简称为Fritz Lang,1890年12月5日-1976年8月2日),出生于维也纳,知名编剧,导演。1920年代早期,他一连串出
- 代码在通信和信息处理中,代码(code)是指一套转换信息的规则系统,例如将一个字母、单词、声音、图像或手势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表达,有时还会缩短或加密以便通过某种信道或存储媒体通信
- 海森堡绘景海森堡绘景(Heisenberg picture)是量子力学的一种表述,因物理学者维尔纳·海森堡而命名。在海森堡绘景里,对应于可观察量的算符会随着时间流易而演化,而描述量子系统的态矢量则与
- 细胞质膜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英语:cell membrane 或 plasma membrane 或 cytoplasmic membrane),为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原生质膜普遍认为由磷脂质双层分
- 红皇后假说红皇后假说 (英语:Red Queen hypothesis),一种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的假说,由演化生物学家Leigh Van Valen(英语:Leigh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其中心为物种间为了抢夺资源,必须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