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赘

✍ dations ◷ 2025-07-06 03:22:32 #骨赘
骨赘(英语:osteophytes,由字根:osteo- “骨”和 -phyte“增生”组成),俗称骨刺(英语:bony spur),是沿着关节边缘形成的外生骨赘(英语:exostosis)(骨化突出)。勿与著骨点增生(英语:enthesophyte)(英语:enthesophyte,由字根:entheso- “著骨点”和 -phyte“增生”组成),它是著骨点(在肌腱或韧带附着于骨头处)的骨骼增生突出。尽管有许多差异,骨赘与外生骨赘(英语:exostosis)两者并不一定能明确地区别。典型的骨赘是生长在关节(关节囊)内。这种发生骨质增生的关节病变,通常出现在年长者身上。骨赘通常位于关节两端,或是活动度较大的脊柱骨边缘。骨赘的形成与老化、退化、机械不稳定性和疾病(例如:广泛性特发骨质增生症(英语: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等过程造成后续的骨骼增生有关。通常受骨关节炎影响的关节,在关节受伤和磨损后,刺激骨膜引起发炎,破坏骨骼的生长平衡,使骨骼过度生长,形成骨刺。受机械性损伤的关节,会再钙化和形成新骨。随着年龄增长,脊椎及关节构造也会著之退化,当骨头与软组织接壤的地方因长期承受压力、拉力、损伤,造成关节间或脊椎间的软骨渐渐失去水分与弹性,使骨骼出现退化性病变,这些改变导致骨质增生,而形成骨刺。另外,反复活动或不当运动,也常会使关节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过度磨损,进而形成骨刺。关节表面受损增加造成骨赘形成,关节炎是关节表面受损的最常见病因。骨赘通常会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并引起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背部的脊椎会自然形成骨赘,这是脊椎退化(英语:Degeneration (medical))的医学征象。在这些患者,骨赘通常不是背痛的原因,而是潜在问题的征兆。然而,脊椎上突出的骨赘可能压迫要离开脊椎并将通往身体其它部位的神经。神经压迫会使它所支配的皮节出现异常,造成上肢和下肢的疼痛,手或脚的麻木或刺痛(英语:Tingling sensation)的感觉。手指或脚趾上的骨赘被称为希伯登氏结节(出现在远端指间关节(英语: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 (disambiguation)))或布夏氏结节(出现在近端指间关节(英语: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虽然,根据可能的学理,建议活动或姿势可以调整,或是某种营养品可能有助于修复。但依实证医学的精神,这些说法都缺乏可信且一致、计设及执行完善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疗效。一篇 2019 年发表的世代研究指出,因神经压迫而进行颈椎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建议使用限制活动的护具,是否使用护具,并无法有效减少术后颈椎相邻节间的退化或骨刺发生。无症状的骨刺是不需要治疗的。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手术是两类较常被选择的标准治疗选项。以脊椎发生的骨刺为例,它的产生是身体因应退化而产生的自然反应。随着年龄增加,每个人或多或少身体都会自己形成骨刺,X 光发现骨刺,如果没有压迫神经,不一定需要治疗。只有骨刺压迫神经,引起其他症状时,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如果症状并不严重,可以使用止痛药、非类固醇抗炎药、镇静剂或肌肉松弛剂,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复健治疗包括各种热疗,如:热敷、超音波、电刺激,及脊椎牵引术等方法。热疗可以增加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缺血现象;电刺激与超音波,算是深层热疗,可以促进较深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脊椎牵引则有助于拉开神经孔、增加局部血流并减少脊椎关节的负担。当药物或复健治疗 3 个月以上,症状仍未有效改善时,可能需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初期可以进行后减压手术,将压迫神经的骨刺移除,这些手术包括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及椎体切除术;中期可接受脊椎内固定手术,以内固定器固定脊椎骨,再加上自体骨移植,使椎骨融合;此外,椎体护架可同时达到神经减压及脊椎矫正的效果。对于长期退化的脊椎,在作手术修复时,可重整变形的脊椎,降低病变处的负荷;若是关节已完全破坏,须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相关

  • 关节痛关节痛(英语:Arthralgia,源自希腊文 arthro- 即关节 + -algos 即痛)字面上的意义就是“关节”“疼痛”。具体而言,创伤、感染、疾病(特别是关节炎)、药物过敏等原因都可能出现关节
  • 胸膜腔胸膜腔(pleural cavity)为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之间反折包围的一对空腔,左右胸腔各有一个。脏层胸膜紧紧被覆于肺脏表面,而壁层胸膜则紧贴于胸壁(英语:thoracic wall)上。胸膜腔内含
  • 肿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之呼吸道)的发炎。症状包括咳痰、喘鸣、呼吸急促及胸口不适。支气管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一般持续三周,逾九成是病毒
  • 奇脉奇脉(Pulsus paradoxus),是吸气期间收缩压和脉博异常的大幅度下降。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下降不超过10mmHg。然而,当收缩压下降的程度超过10mmHg,即称为奇脉。奇脉与脉率和心率无关。
  •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0.1%。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
  • 在生物分类学中,域(英语:domain、superkingdom、empire、拉丁语:regio)是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沃斯1990年设计的三域系统中最高的分类单元,该系统中,生命之树(英语:Tree of life (biolo
  • 细胞质细胞质是一种使细胞充满的凝胶状物质。细胞质包含有胞质溶胶及除细胞核外的细胞器。原生质是由水、盐、有机分子及各种催化反应的酶所组成。细胞质在细胞内有着重要的角色,就
  • 病史病史,为自然人个人或家族以往所患疾病的历史。在医学上,可从病史可以推测及研究出某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交叉影响。例如儿童病历史、家庭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行为
  • 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hronic renal disease(CRD)),指肾功能在几个月或若干年期间逐渐而难以逆转的衰退。据估计,慢性肾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