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菲拉

✍ dations ◷ 2025-04-04 11:40:08 #310年出生,383年逝世,基督教相关人物,哥特人物,阿利乌派,文字发明者,圣经翻译者

乌尔菲拉(或;310年-383年)是哥特主教和基督教阿利乌教派传教士。他是《哥特圣经》的译者,也是哥特字母的创造者。乌尔菲拉将基督教传到哥德等日耳曼部落。

乌尔菲拉的母亲原是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的臣民(为希腊语小亚细亚人),但家人为四处掳掠的西哥德人掳到西哥德境内(大概位于今日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一带)。他后来成为一位哥德人之妻室。她虽居异邦,仍然亲自传授子弟以希腊文与宗教文化。乌尔菲拉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受教育。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后,被送至康士坦丁堡处理关于哥德人的一些相关事情,同时进入教会服务。于公元341年,他受康士坦丁堡教会封为哥德主教,然后就前往哥德人地区传教,几乎半个世纪。因为他自幼年就在哥德地区长大,语文便利,传教获得空前绝无的大成功。他不但在哥德传教,还编造哥德文字,教化当地的人民。公元370年,他还将基督徒用的希伯来文圣经翻译成哥德文。由于乌尔菲拉在康士坦丁堡进修的时候,皇帝以及教会都是阿里乌派,所以他的哥德信徒全部是阿里乌派,保留相当多原来的信仰文化,形成一种混合式的信仰。到狄奥多西当皇帝的时候,他极力铲除异教以及阿里乌派异端。后来闯入帝国境内的哥德人就是阿里乌派的基督徒。

当它们自立称王的时候,为拉拢人心,尚得宣告改宗为主流基督教徒。信仰相异也是哥德蛮邦人与那罗马境内的民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冲突直到哥德人、伦巴底人改宗为主流的基督教信徒后才逐渐和缓,之后便消失于无形。

哥德人入侵罗马帝国的同时,四处抢夺财物,甚至占领了罗马称王封侯,但同时,却从无摧毁教堂,另立了哥德人神庙。这完全是因为入侵的哥德人几乎全部信奉基督教阿利乌教派,他们认为耶稣是人,是伟大的先知,但不是上帝。他们进入教堂依旧习惯性的以礼尊敬耶稣,并因教堂的庄严而产生敬畏的心。

相关

  • 中国传统色彩鎏金:中国传统的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 飞金 泥金 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洒金一说是
  • 路易十八路易十八(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法国国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罗旺斯伯爵。其侄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
  • 毒丸计划毒丸防御(英语:poison pill),又称“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或“股东权益计划”,是目标公司抵御恶意收购的一种防御措施,1982年由美国Wachtell, Lipton, Rosen & Katz律师行的并购律
  • 耶稣基督末期圣徒教会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分支遍及世界。该教会复兴了耶稣最初建立的教会。据该教会统计,该教会拥有7
  • 亚伯拉罕·克拉克亚伯拉罕·克拉克(Abraham Clark;1725年2月15日-1794年9月15日),出生于新泽西州伊丽莎白敦,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众议员(1791年-1794年)。
  • 宪法序言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氧化亚铜氧化亚铜是一价铜的氧化物,分子式为Cu2O,红色至红褐色结晶或粉末。它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但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铵溶液。溶于浓氨溶液形成无色配合物Cu(NH3)2+,其在空气
  • 燕麦片燕麦片(英语:Oatmeal),又称麦片或麦皮,是由燕麦做成的食品。由于麦片食品的制作过程简单,而且省时,有些种类的麦片只要经过开水冲泡就可以食用,所以受到了许多人欢迎。燕麦在西方饮
  • 康纳尔·肯尼迪康纳尔·肯尼迪(英语:John Conor Richardson Kennedy,1994年7月25日-)是小罗伯特肯尼迪(英语:Robert F. Kennedy Jr.)的儿子,是肯尼迪家族的后裔,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的孙子。他
  • 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是十九世纪时北德意志邦联的邦国之一,由居住于什未林的梅克伦堡家族统治。大公国首先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接着成为北德意志邦联的一个联邦国,最后于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