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宇宙微中子背景辐射
✍ dations ◷ 2025-04-03 13:11:02 #宇宙微中子背景辐射
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是由大爆炸产生的中微子构成的背景辐射。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似,它们都是大爆炸的余晖。这些中微子有时又称作“残留中微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始于宇宙诞生后379,000年,而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则起始于宇宙诞生后2秒钟。据估计,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的温度大概为7000195000000000000♠1.95 K;每立方厘米宇宙空间就有大约300个残留中微子存在,但因为低能量中微子和正常物质仅有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极难检测,也许永远无法直接观测。但是有大量间接证据表明,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的确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已经由实验测定。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的温度可以通过理论估计。在中微子同其他物质解耦之前,宇宙主要由中微子、电子、正电子和光子构成,并处于热平衡状态。当温度降低到大约6987400544121750000♠2.5 MeV时,中微子同其他物质发生分离。这时中微子和光子还处在同一温度。当温度进一步下降到电子的质量时,绝大多数电子和正电子发生湮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光子在吸收了这些能量和熵后温度升高。如果我们假设宇宙的熵在电子-正电子湮灭后保持不变,那么光子在电子-正电子湮灭之前和之后的温度比就是今天光子和中微子的温度比。因为这里的σ是宇宙的熵,g是粒子的有效自由度,T是温度。所以T0和T1分别代表电子-正电子湮灭前、后的温度。电子-正电子湮灭后的宇宙温度,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g0由粒子本身决定:对光子来说,g1=2。所以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Tγ等于7000272500000000000♠2.725 K。所以我们得出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的温度Tν约等于7000195000000000000♠1.95 K。上述讨论仅适用于零静止质量的中微子。现在发现中微子有三种不同“风味”:电中微子(符号为
ν
e
{displaystyle nu _{e}}
)、μ中微子(符号为
ν
μ
{displaystyle nu _{mu }}
)和τ中微子(符号为
ν
τ
{displaystyle nu _{tau }}
)。标准模型理论预言有效中微子类型数量为Nν ≃ 7000304600000000000♠3.046。 因为Nν决定了太初核合成中某些轻元素的丰度,这个量可以用实验决定。通过对宇宙中核素4He和2D的观测得出Nν = 7000314000000000000♠3.14+0.70−0.65(置信区间=68%)。 这个结果同标准模型得到的理论值相当接近。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中微子背景辐射存在微妙的相互作用。因此,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亦可得到有效中微子类型数量Nν。这为标准理论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第三方佐证。通过分析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五年来的数据、Ia型超新星积累的数据以及对重子声学震荡的研究得出Nν = 7000434000000000000♠4.34+0.88−0.86(置信区间=68%)。更灵敏的普朗克探测器有可能会在此基础上将误差降低一个量级。
相关
- 肺痨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TB)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此型态感染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
-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疫苗(英语:Polio vaccines)又称小儿麻痹疫苗。是一种用来对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疫苗,世界上主要通用类型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所研发出来的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红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学名:Trichophyton rubrum)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是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红色毛癣菌是引致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原住民体
- 美洲美洲(英文:Americas),又称亚美利加、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积达4254.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
- 大麻素大麻素(英语:Cannabinoids),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大麻里发现的一组萜酚类化合物,也自然地存在于动物神经和免疫系统里。大麻素的外延包括结构上与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
- 牙釉质牙釉质,也称为珐琅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组织,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成熟的牙釉质96-99%由无机物(主要为钙和磷)组成,其他为水及有机物。牙釉质内部并不具神经与血管。它的功用除
- 蔷薇亚纲蔷薇亚纲(学名:Rosidae)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亚纲。这个亚纲中的各个目演化出许多各不相同的花和植物,其中许多是重要的经济和使用植物。花大多数是轴对称的,很少是仅左右对称
- 托马斯·凯利托马斯·J·凯利(英语:Thomas J. Kelly1941年11月21日-),美国癌症研究人员,其工作重点是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凯利是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主任,并且是该中心纪念Benno C. Sc
-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梵语: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巴利语:Siddhāttha Gotama;梵语:सिद्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