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轮回 (古希腊)
✍ dations ◷ 2024-12-22 00:33:40 #轮回 (古希腊)
节庆:轮回(Metempsychosis,古希腊语:μετεμψύχωσις)英文文献里Metempsychosis是源自希腊语中论及的灵魂转生的俄耳甫斯教、毕达哥拉斯主义与古希腊哲学之词汇,尤其是在表达有关人死后的轮回转世。一般而言,Metempsychosis这词汇唯一只用在古希腊哲学的语境里,然而Metempsychosis也是被现代哲学家在使用,像是叔本华以及库尔特·哥德尔;另外,在英文中“transmigration”这词汇才是真正更适当得表示灵魂转生的宗教观。Metempsychosis此单字在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著作《尤利西斯》(Ulysses)中扮演着很显著的角色,并且还与尼采(Nietzsche)相联系。 有些时候在英文中也使用另一个用于神学、哲学的同义词汇──“palingenesia(英语:palingenesia)”(轮回、重生)。目前还不清楚轮回教义是如何萌生在希腊地区的。最简单的假设是,这个被采用于于宗教以及哲学宗旨的早期理念是从未被熄灭的。以当前世人可以发现的历史资料而言,俄耳甫斯教这一脉古希腊教派即拥有轮回转世观,首次出现在当时古希腊人认为的色雷斯(Thrace)之半开化(semi-barbarous)的东北边境上。俄耳甫斯(Orpheus),即为古希腊传说中轮回观的创教祖师,据说传授灵魂与身体两者之间是通过一个紧密且不对等的连结禁锢著;灵魂是神圣的,也是不朽的以及冀盼著自由,然而身体却限制着祂被羁绊、束缚而成为了一个囚徒。死亡瓦解这个紧密的禁锢,但是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被释放的灵魂只能又再度的被禁锢著:由这出生之轮(the wheel of birth)无情的回转之原因。因此这灵魂持续着祂的生命历程,轮流在一个单独自在的存有与新的轮回之间,在这必然的广大循环中轮转着,从而成为许多人或动物们的陪伴。俄耳甫斯对这些不幸的囚徒们宣扬了灵魂释放的启示,他们立足在需要众神的恩典来救赎和于狄俄尼索斯(Dionysus)信仰中独特的宗教仪式,并且呼吁他们要通过苦行者的虔敬生活与自我净化(self-purification)转变成为神祇:他们生活的素净将会提升他们在下一个转世的境界,由他们行为的净化迄于灵魂已完成了命运的螺旋上升而生活这都是为了能够转化成为永恒的神性。这就是俄耳甫斯教的教义祂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出现在希腊,在厄琉息斯(Eleusis)和别处教派祂本身有组织的成为了隐密的与公众的秘密仪式,并且创作出了丰富的文献。虽然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记录到关于高卢、不列颠与爱尔兰的德鲁伊(druids)也有将轮回观作为他们核心教义之一,但目前没有任何显著迹象表明他们是与希腊人之间的概念相关连。最早与轮回观有关联的希腊思想家是锡罗斯的斐瑞居德斯(英语:Pherecydes of Syros)(Pherecydes of Syros);然而毕达哥拉斯,据说是他的弟子,乃为其首位著名的哲学传人。毕达哥拉斯一般认为他不是创立了这个教义也不是他从埃及传入希腊得。反而他是通过了从希腊东北部到大希腊所传入的俄耳甫斯教义而奠定了他在轮回学说的声望,并且为了发扬这个教义还创立了学派。在西方传统哲学里,阐述轮回观真正具有分量的影响力与重要性是由于透过柏拉图对这教义的采纳有关的。在来世观的神话中这是与《理想国》(Republic)著作是有密切相关的,柏拉图他诉说着神话人物中伊尔(Er)从冥界回到阳世是如何的情形,伊尔为阿尔米纽斯(Armenius)之子,他在死亡后的第十二天奇迹般地回到了人世,并且讲述了另一个世界的秘密。在人死后,伊尔他说,他与其他人结伴而行来到一处审判的地点,并且看见灵魂从天国归来,并且继续前进有关他们所到之处那里将是他们选择新生命的地方(投胎),转世成为人类以及动物。伊尔他看到俄耳甫斯的灵魂变幻成为天鹅,诗人赛缪洛斯(Thamyras)成为一只夜莺,声音美妙的鸟类选择成为人类,而阿塔兰塔(Atalanta)的灵魂则选择成为一个光荣的运动家,因而转世再成为人类。在那里被他看到人类成为了动物,而野生以及驯养的动物们也变化成为其他的生命形态了。在他们这些灵魂选择投胎到下一世的生命形态之后,这些灵魂还必须饮用勒忒河(Lethe,或译为忘川)的水,接着如星辰(stars)般的投射而出到他们转世出生的地方。在有轮回那方面的神话与理论学说于其他的对话录篇章中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像是在《斐德罗篇(英语:Phaedrus (dialogue))》(Phaedrus)、《美诺篇》(Meno)、《斐多篇》(Phaedo)、《蒂迈欧篇》(Timaeus)以及《律法篇》(Laws)都是如此。在柏拉图的观点中灵魂的数量是固定的;因此诞生绝不是灵魂的创造,只不过是从一个肉体转换到另一个肉体的一种轮回过程而已。柏拉图接受的教义是因为他赞同当时希腊民间信仰的特性并且渴望将这教义以提升精炼的形式而成为柏拉图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柏拉图对于轮回教义中所信仰的程度已经由现代一些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讨论了。马尔西利奥·费奇诺(Marsilio Ficino, Platonic Theology 17.3–4),对他来说,认为柏拉图引用轮回教义的用意是在于寓言性或譬喻性阐述柏拉图他自己的学说。在往后的希腊文献里轮回的教义时时的出现;祂也在古希腊剧作家米南德(Menander)其部分保存的一份剧本《神灵凭附的女子》(the Inspired Woman)与琉善(Lucian, Gallus 18 seq.)所著作的针砭时弊作品中有提及到这个学说。在罗马的的文献中有关轮回的教义早在昆图斯·恩纽斯(Quintus Ennius)的著作中就已经被发现到了,恩纽斯在他的卡拉布里亚(Calabria)的家乡里一定是对希腊教诲(the Greek teachings)相当熟悉与通晓得,轮回学说是已经从大希腊的城邦时代一直流传下来到恩纽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了。在他所著《年代纪》(Annals,又译《编年史》)的一个佚失之片段中,这是一部叙事诗所写成的罗马史,恩纽斯诉说着他是如何在一个梦中会晤荷马,并且荷马已向恩纽斯确实了有两位在世活着的诗人之灵魂同样是曾经一度属于孔雀的生命形态。波西蔼斯(英语:Persius)(Persius)于他的讽刺文学作品(vi. 9)之一篇中针对此一点而嘲弄著恩纽斯:关于恩纽斯这一点也是由卢克莱修(Lucretius, i. 124)以及由贺拉斯(Horace, Epist. II. i. 52)二人所提及得。维吉尔(Virgil)的作品这概念/理念成为了在《埃涅阿斯纪》(Aeneid, vv. 724 sqq.)的第六本书里其叙述著冥界情形而采取的学说观点。轮回的教义在古风时代(antiquity)以降到最新的古典时代思想家坚定地持续著,普罗提诺(Plotinus)以及其他的新柏拉图主义哲人(Neoplatonists)都是接受轮回学说得。《轮回》(Metempsychosis)是由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所著的一首长诗的标题,写于1601年。这首诗,也被称为《神圣到无限》(Infinitati Sacrum, means 'sacred to infinity' ),由两部分所组成得,即〈宗徒书信〉("Epistle")与〈灵魂的演进〉("The Progress of the Soule")。在后面部分的第一行之中,多恩写道他“歌颂著不死灵魂的进步(sing of the progresse of a deathlesse soule)”。轮回观点在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于1832年出的短篇小说《门泽哲斯坦(英语:Metzengerstein)》(Metzengerstein)里面是一个突出的主题。爱伦·坡重新回到撰写轮回主题的作品又能在《莫蕾拉》(Morella,1835年)以及《椭圆画像》(The Oval Portrait,1842年)两部作品里见到。有关于在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所著的《白鲸记》(Moby-Dick)一书里,轮回的观点在第98章〈装舱和清扫〉("Stowing Down and Clearing Up"),文章内的最后一段中有醒目的被提及著。赫伯特·翟理斯(Herbert Giles)在他从《庄子·齐物论》中采用了这个单字“metempsychosis”来翻译〈庄周梦蝶〉英文版。由汉斯─格奥尔格·梅勒(Hans-Georg Moller)对这一专有名词的采用提出了论辩,虽说,没勒主张最好的翻译是“事物的变化(the changing of things)”。轮回的观点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年)里面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在乔伊斯的作品塑造下,源自古希腊字汇的“metempsychosis”
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英文单字,然而却让摩莉·布卢(英语:Molly Bloom)(Molly Bloom)给发错了音,被念成了〝met him pike hoses〞。在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的1963年首部长篇小说《V.》(V.)里面,轮回观点的谈到及说起的引用的根据是来自莫雷·伯恩斯坦(英语:Morey Bernstein)(Morey Bernstein)所著作的《搜寻布莱蒂·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这本书,并且是在第八章的后面篇幅里。轮回的观点在堂·德里罗(Don DeLillo)的1982年长篇小说《名字(英语:The Names (novel))》(The Names)之中也有引用到。在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1996年长篇小说《无尽的玩笑(英语:Infinite Jest)》(Infinite Jest)里,书中人物“Madame Psychosis”(精神失调女士)的名字是暗示著轮回原文“metempsychosis”一词的双关语。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的短篇小说《埃拉克利斯·格洛斯博士》(Le docteur Héraclius Gloss,1875年)是一部有关于轮回寓言的作品。在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从第一段落里面,叙述者从一本书的主题到轮回的过程比拟他精神意识(灵魂)的抽离。
相关
- 夏尔·波德莱尔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
- 国家肖像馆英国国家肖像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是英国的一家肖像艺术画廊,坐落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旁边,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北侧。自1856年起,肖像馆向公众开放。肖像馆收集了历史上的
- 龚健雅龚健雅(1957年4月-),中国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出生于江西樟树。武汉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
- 雒建斌雒建斌(1961年8月18日-),中国摩擦学领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生于陕西户县,原籍陕西户县。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5年至1988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并获北京科技大学硕士
- 尤姓尤姓是南中国的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台湾第八十五大姓,在大陆当代姓氏中排第124位,约占大陆汉族人口的万分之六,多生活在南中国一带。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尤姓原
- MgBsub2/sub二硼化镁(MgB2)是一种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它是一种插层型化合物,镁层和硼层交替排列。研究人员在2001年发现,一种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化合物硼化镁,在温度略接近绝对温度
- 晚期后期埃及是古埃及本土统治者在位的最后一个兴盛时期。在第三中间期,埃及陆续受努比亚第25王朝及崛起的新亚述帝国统治,地方总督普萨美提克一世与672年建立起第二十六王朝,定都
- 康熙康熙(满语:ᡝᠯᡥᡝ ᡨᠠᡳᡶᡳᠨ,穆麟德:elhe taifin,太清:elhe taifin;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
- 太空风化空间风化是所有暴露在严苛的太空环境中的天体表层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的总称。月球、水星、小行星、彗星等没有大气层的天体,表层会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的照射、太阳风
- 挪威海挪威海(挪威语:Norskehavet;法罗语:Norskahavið)是北大西洋的一个陆缘海,位于挪威西北方对开,介乎北海与格陵兰海之间。挪威海西边与冰岛海连接,东北方与巴伦支海相邻。在西南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