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 dations ◷ 2025-11-18 10:19:14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市民俗称为“川医”,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的一座著名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原称“华西医院”,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后改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院同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机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是中国知名的教学医院。华西医院起源于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加拿大英美会、美国美以美会创办)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医科,将其作为教学医院。1937年抗战爆发,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1938年7月,组建“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在现址建成,简称大学医院或华西医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1953年,华大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0月,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随后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始于1914年建立的华西协和大学医科。从1993年开始,华西临床医学院与华西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该院于1988年开设临床医学七年制,2004年获准开设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截至2015年,该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83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6人,有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以及护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授予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相关

  • 组织组织旧称
  • 血癌白血病(拉丁语:leukemia,/luːˈkiːmiːə/)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英文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λευκός(leukos,白色)与αἷμα(haima,血液)的组合。 它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
  •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英语:Epithelium),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被覆上皮是被覆于各结构界面处的上皮组织,由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在胚胎的发育
  • 鼻后滴流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或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是由鼻黏膜过度分泌黏液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由于过度分泌的黏液聚积在鼻腔后部,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即会开始从咽喉滴流
  • 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通用名,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Trastuzumab,商品名:赫赛汀(中国大陆及港澳)、贺癌平(台湾),罗氏Roche药厂生产)是一种作用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II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某
  • 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s),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症,简称地贫,是遗传性血液疾病,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其症状可依不同分型而有所不同,程度可能从无症状到严重。通常
  • 卟啉病卟啉症(英语:Porphyria,又称噗瑳症、紫质症或吡咯卟啉症),是因卟啉堆积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会对皮肤及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神经系统的这一类卟啉症,症状发作十分迅速,持续时
  • 宾语受词或称宾语(英语:Object)、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例句“我写作业”中,“作业”即为受词。宾语分为直接受词和间接受词两大类,其中直接受词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受词
  • 逻辑语义学我们在论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句子/判决的有效性条件依赖于它们的意义,所以负责任的逻辑学家不能完全避免提供某种处理这些句子的意义的需求。逻辑的语义指称逻辑学家已经介入
  • 肢体肢,或称肢体,是指动物的手和脚。哺乳类动物拥有四条肢体,故又称为四肢。另一方面,手臂和腿也分别可称为上肢和下肢。昆虫的肢体则多很多,如毛虫、蜈蚣有很多附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