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

✍ dations ◷ 2025-04-02 21:06:34 #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
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是发生于2001年1月的公害事件,污染范围位于台湾垦丁国家公园境内的龙坑生态保护区。该事件为保护区的生态带来浩劫。2003年,环保署向挪威法院提出赔偿诉讼,成为台湾首宗跨国诉讼的油污事件。2001年1月14日,希腊籍三万五千吨货轮阿玛斯号满载矿砂,由印度驶往中国大陆,行经台湾南部海域时,阿玛斯号失去动力。漂流12小时后,当晚20时左右,在垦丁海域搁浅。台湾交通部和国军搜救中心接报后,立即展开救援行动,于23时将船上25名船员全数救出。1月15日,花莲港务局成立灾害处理中心,准备防止漏油的相关措施,并要求船东及保险公司尽快出面处理。18日,阿玛斯号船身出现破裂情形,并开始漏油;环保署立即依2000年10月通过的《海洋污染防治法》规定,函请花莲港务局限制所有阿玛斯号船员出境。由于受污染的龙坑生态保护区交通不便,且是珊瑚礁地形,油污遍布礁石及岩缝,加上时值东北季风期,海上风力强劲,导致海象恶劣,海上作业无法进行。到场协助处理的中油公司也因船只无法接近阿玛斯号货轮,而表示无力协助处理。中油无法协助,环保署便函请交通部动员军方人力和设备协助。但是,军方船只仍受限于海象而无法出海,仅能以人力在岸上协助抢救。另一方面,由船东所雇请的救难船,至2月3日总共抽取217.6公吨海上燃油。2月6日,环保署正式组成跨部会应变小组,协调内政部、交通部、国防部、海巡署、农委会、屏东县政府、中油公司等单位,分别进行抢救工作的进度规划和后续相关事宜。海岸油污捞除工作进行至2月16日,总计投入近一万人次,捞除油污达四百六十二公吨。2月17日至3月24日进行油污清除工作,总计动员超过两万一千人次,清除油污513公吨。礁岩的除污及清洗工作,在3月25日至5月18日,以高压水枪方式进行,投入人力接近三万五千人次,清除油污达549公吨,清理的废弃物超过三千五百公吨。由船东负责的船上残油抽取工作,分别在三月和五、六月进行,总计清除148.8公吨油污,至6月12日完成。清除工作未完成之前,屏东县政府每日对船公司开出新台币一百五十万元的罚单,共计九十八日。油污清除及残油抽取工作完成后,交通部于7月2日,在事故现场组成货船移除小组,进行移除工作,清除船上矿砂,移至水深1000米处沉放,沉放工作于10月16日完成。然而,船体残骸移除工作受限于台风的连续侵袭而无法进行。在事件发生的龙坑生态保护区,区内软珊瑚密集生长在礁石表面,沿岸海域海藻生长茂盛,更是各种鱼、虾、蟹、贝觅食生长的主要栖所。因此漏油事件发生,被油污覆盖的海底生物便很快地死去。原本栖息该地附近的海鸟,羽毛因此沾粘上油污,使其所具有的飞行及保暖功能受到影响,所赖以维生的鱼类等生物也都被油污污染,加上海鸟为了打理自己而顺毛、啄毛,也间接吃下沾粘于自己身上的原油。同时龙坑也是濒临绝种的椰子蟹在台湾最重要的栖息地,因此此次事件也对椰子蟹生态造成重大打击。总计龙坑地区共有由白沙鼻至坑仔内约3.5公里的海岸遭到污染,其中较为严重的约750至900米,某些地方的油污更厚达十公分,海岸及海域受污染面积达到20公顷。此外,在抢救期间,由于抢救人员随意地踩踏,对于需要长久时间才能形成的珊瑚礁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在阿玛斯号漏油事件发生后,各界舆论纷纷批评政府未能及时处理,导致油污的进一步扩大,环保署长林俊义所提出的“人工除污”计划亦备受抨击,2月8日便向行政院长张俊雄提出口头请辞,但获得慰留。2月底,交通部长叶菊兰提出书面辞呈,林俊义亦随即提出书面辞呈,副署长李界木亦随同请辞。3月初,行政院提出惩处名单,叶菊兰获得慰留,林俊义及李界木则准予请辞,林俊义所留下的署长空缺,由郝龙斌接任。在漏油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阿玛斯号所有船员均依法遭到限制出境。随着清除工作及法律程序的进行,大部分船员陆续获得解除出境限制返回希腊,但希腊籍船长及轮机长两人的禁令,因未能与船公司就赔偿达成共识而迟迟未获解除。同年7月下旬,船长及轮机长家属向希腊国会议员及媒体陈情,甚至传出希腊外交部有意以关闭台湾驻希腊代表处以为报复。8月14日,阿玛斯号船长及轮机长出境禁令解除;10月,船长获得不起诉处分。在油污清除告一段落之后,环保署委托法律代表汇整各部门支出,总计超过新台币9300万元,在经过与船东的协调后,以6133万达成油污清除部分的赔偿协议,在生态赔偿部分迟迟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环保署于2003年1月向污染发生地的屏东地方法院提出控告,并同时跨海挪威法院提出控告要求赔偿新台币三亿五千万元。2005年1月挪威法院判决台湾政府胜诉,船东须赔偿新台币953万元的生态监测费,但同时判决台湾政府必须分摊1687万的诉讼费用,并驳回所有有关珊瑚复育、渔业复育、观光及税收损失的求偿,环保署对此大表不满,遂于2月针对珊瑚复育及观光损失部分提出上诉。同年年底,环保署有感于握有的证据过于薄弱,恐难获得胜诉,并考量跨国诉讼旷日费时、所费不赀,因此决定放弃上诉,改采庭外和解。2006年8月10日,环保署与船东就海域生态、公部门损害求偿达成和解,和解金约为新台币3,400万元,半数将用于生态复育,其余则支付律师费用。渔业赔偿部分于2004年6月达成协议,阿玛斯号船东同意赔偿渔业损失新台币一亿两千万元,并于7月交付。其余包括行政罚900万、林业损失180万、船货移除费用8000万亦获得船东同意赔偿,总计已获得赔偿新台币两亿八千万元。台湾屏东地方法院民事案件,九十二年度重诉字第四号,于2004年6月30日,由屏东地方法院民事第一庭法官罗心芳作出判决,判决内容主旨为“挪威法院应为实质审理本案最适当之法院。”“本院并无管辖权,驳回原告之诉及假执行之声请。”判决内容部分摘录如下: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三、又我国就以外国人(或法人)为当事人之涉外民事诉讼,其裁判管辖权并无法规直接规定,而条约及一般所承认之国际法上的原则亦未确立,于此情形下,基于期待当事人间公平裁判之妥适,应依条理决定,则本院审酌:司法改革运动↗ · 媒体改革运动↗ · 劳工运动↗ · 人权运动↗ · 原住民族运动↗农民运动↗ · 环境运动↗ · 性别平等运动↗ · 学生运动↗ · 食品安全运动↗ · 教育改革运动↗ · 体育改革运动↗

相关

  • 隔离检疫隔离检疫 是风险管理的一种设施。 当人类、动物、植物等,由一个地方进入另一个地方,为防带有传染病等,所以必须进行隔离检疫。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Quarant
  • 罗培南美罗培南(英语:Meropenem),或译美洛培南,是一种有非常广泛抗菌性及可供注射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感染,包括脑膜炎及肺炎。它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碳青霉烯的分类下。
  • 德国麻疹风疹疫苗(英文:Rubella vaccine),是一种用于预防风疹的疫苗。其效力始于单一剂量后的两周,而且大约95%的人会得到免疫力。 有高免疫接种率的国家不再有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
  •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
  • 疝气疝(Hernia),俗称疝气,其最初的意义是“腹痛”,但后世多特指“少腹坠痛”的狐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医学上的疝气指的是器官,例如肠子,经由腔室的孔道离开原先的位置。有
  • 核糖体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称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简称“rRNA”)
  • 甲沟炎甲沟炎(英语:Paronychia),俗称“冻甲”、“指沟炎”,为甲床炎(Onychia)的一种。意指指甲周围组织,包括两侧的旁甲沟和底部近侧甲沟的发炎,一般症状为红、肿、痛,严重时会有化脓现象。
  • 宪法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条约为了约束使用、发展、持有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世界各国已制订了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及协定。条约规范了:
  •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