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狂犬病
✍ dations ◷ 2025-09-08 18:08:20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是指用来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目前已有很多有效且安全的疫苗。在暴露于病毒(例如被狗或蝙蝠咬)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都可以施打狂犬病疫苗。在接种三剂后可以有长期的免疫力,一般注射方式是皮肤注射或是肌肉注射。若已暴露在病毒中,除了施打疫苗,还会施打狂犬病抗体。疫苗对人及其他动物都相当有效。狗类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助于避免狂犬病散播到人类,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要求宠物主人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强制规定。狂犬病疫苗对于各个年龄层在施打上都是安全无虞的。大约有35-45%的民众在接踵后会有短暂的红肿以及在施打部位会有疼痛感,约5-15%的人有发烧、头痛或晕眩的症状。曾接触或暴露在狂犬病病毒环境中的患者也没有接种的疑虑,大多数的疫苗里都没有硫柳汞的成分。用神经组织所制造的狂犬病疫苗只在少数国家中使用,多在亚洲与拉丁美洲,但此种疫苗有较多的副作用,在有效性上也不比一般疫苗。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不鼓励此类疫苗的广泛使用。第一批的狂犬病疫苗在1885年问世,并在随后的1908年有了改良版本的狂犬病疫苗。全球数以百万的人被施打疫苗,预估每年因此而拯救了250,000个人。狂犬病疫苗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规范的基本药物清单,是维持基本医疗系统最重要的用药建议 。在发展中国家,施打狂犬病疫苗的疗程在2014年时,大约花费44至78美金,而在美国施打狂犬病疫苗则需花费超过750美金。
相关
- 咽喉反流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缩写 LPR),又称为喉咽回流、咽喉逆流症、咽喉胃酸逆流、胃食管外反流疾病(extra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缩写 EERD),是指胃酸逆行流到上呼吸
- 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心胸外科手术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初级资料、首次资料、一级来源或称第一手资料,是文献学、图书馆学、地理学中指用来做为证据的引文资料, 写作者将其来源方式可以区分成:依据研究资料及方法的不同,
-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种种(拉丁语:Species)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并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后代
- 生命现象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简单来说,也就是具有生命机制的物体。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
- 噬病毒体噬病毒体(Virophages)类似卫星病毒,但他抑制或损害辅助病毒。与其他卫星病毒类似,噬病毒体依赖于另一种病毒混合感染宿主。噬病毒体危害其辅助病毒的繁殖。尽管越来越多的科学文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细菌性痢疾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