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 dations ◷ 2025-07-17 21:46:35 #鼻咽癌
鼻咽癌(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在世界的某些地区,例如东南亚和非洲,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过去认为是主要是膳食的影响,目前倾向为遗传基因为主要的影响因素。鼻咽癌在微观主要分为三类,角化性癌(keratinizing型),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型)及未分化型。注意:下列症状并不一定能作为诊断罹患鼻咽癌的依据,下列症状也无法包括所有可能的罹病征兆。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复发肿瘤呈不规则的块状,可同时伴有邻近骨或(和)软组织结构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放疗后的纤维化呈局限性增厚的块状或局限性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分界不清。在T1加权像上,复发的肿瘤和纤维化组织多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复发肿瘤为高信号,而纤维组织呈低信号。配合适当的治疗,非keratinizing型和未分化型鼻咽癌,五年存活率约65 %。至于keratinizing型鼻咽癌,治疗则较困难,这是由于癌细胞对放射线有较大抵抗性。截至2010年,鼻咽癌导致全球65,000人死亡,而1990年为45,000人。NPC在美国和大多数其他国家并不常见,在大多数人群中每10万人不到1例。但是在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普遍, 特别是在广东,占中国所有癌症的18%。 它有时被称为广东癌,因为它在该地区每10万人约25例,比世界其他地区高25倍。 在台湾也很常见。 这可能是由于东南亚的饮食习惯,通常包括食用盐渍蔬菜,鱼类和肉类。 虽然鼻咽癌主要见于亚洲的中年人,但非洲的大部分病例都出现在儿童身上。 这些流行地区鼻咽癌风险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

相关

  • 细菌性疾病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
  • 贫血贫血(英语:anemia, anaemia,拉丁语:anæmia)通常定义为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总数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义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情况。当贫血慢性发作时,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
  • 牙病牙病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的任何牙齿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之呼吸道)的发炎。症状包括咳痰、喘鸣、呼吸急促及胸口不适。支气管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一般持续三周,逾九成是病毒
  • 皮肤病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牙体技术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体技术师(英语:Certified Dental Tech
  • 杆菌杆菌,指外观呈杆状的细菌。根据其排列组合,可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杆菌的样例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正义单链RNA病毒正链单股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或(+)ssRNA virus;阳性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为一条正链RNA单股。网巢病毒目(Nidovirales):成套(套式)病毒目小核糖核酸目(Pi
  • 美洲原住民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