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脊椎侧弯
✍ dations ◷ 2025-11-18 15:01:21 #脊椎侧弯
脊椎侧弯(scoliosis)是指人的脊椎有侧向的弯曲,其形状可能是S形或是C形。有些人的脊椎侧弯情形稳定不会变化,有些则会随时间日渐加增。轻微的脊椎侧弯不会有其他症状,而严重的脊椎侧弯会影响呼吸,脊椎侧弯多半不会疼痛。大部分脊椎侧弯的病因还不明确,多半认为是遗传及环境因子(英语:Environmental factor)综合影响所造成,家人也有脊椎侧弯是风险因子之一。其他致病的原因包括肌肉痉挛、脑麻痹、马凡氏症候群,以及像神经纤维瘤病等肿瘤,会配合X光片进行诊断。脊椎侧弯可以分为脊椎曲线已经定形的结构性脊椎侧弯,以及脊椎本身其实仍正常的机能性脊椎侧弯(非结构性脊椎侧弯)两种。治疗方式会依脊椎侧弯的程度、位置及病因而有不同,轻微的脊椎侧弯只需要定期回诊观察,治疗方式包括背架(英语:back bracing)及手术,支架需符合病患的体型,而且需每天使用,直到侧弯程度不再增加为止,有关整背(英语:Spinal adjustment)、膳食补充品及运动是否可以使脊椎侧弯不继续恶化,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评断,不过因为运动有其他健康上的好处,仍会建议脊椎侧弯的病患运动。大约3%的人会有脊椎侧弯的问题,多半发生在十岁到二十岁之间。女性受影响的程度会比男性要大。脊椎侧弯的英文Scoliosis源自古希腊文σκολίωσις(skoliosis),意思是“弯曲”结构性脊椎侧弯症(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来的时候侧弯现象不会消失。此类脊椎侧弯患者中有80%患者为原发性脊椎侧弯,其次为次发性脊椎侧弯。非结构性脊椎侧弯症(non-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来的时候侧弯现象会消失。常见的因素则是因为神经肌肉病变、脊椎左右两侧肌肉张力不平衡、两脚长度不等(长短脚)等因素产生。此类患者往往能在病因消失后改善其脊椎侧弯的症状。结构性脊柱侧弯症:
又分为特发性及非特发性两种。原因在于脊椎本身,只有治疗脊椎本身才能改善。不同于非结构性的脊柱侧弯症,病人在躺下来时侧弯不会消失。特发性脊柱侧弯:占百分之80%,通常开始于10到13岁儿童,好发于身体快速发育成长的青少年时期。非特发性脊柱侧弯:则起因于某一特定原因,例如神经肌肉病变、退化、感染、肿瘤等。侧弯角度小于20度的患者需要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接受姿势矫正及运动治疗,同时每半年追踪检查一次,观察角度是否有恶化的情况。脊骨神经医学声称可以利用脊柱矫正术矫正脊椎侧弯,但没有明显证据确实有效。侧弯角度介于20度~40度或50度之间的患者,除了运动治疗之外,必须穿背架(英语:back brace)矫正,避免恶化,同时每三至六个月追踪检查一次。通常大于30度建议开刀,除了容易治疗,恢复力也较快侧弯角度若大于40度或50度,就不建议按照上面方法矫正,持续恶化的速度会加快,强烈建议手术治疗。
相关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其中人类的MHC糖蛋
- 盗汗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
- 骨膜炎骨膜炎是指因骨膜发炎而引起的病症。骨膜是骨头周围的一层结缔组织。骨膜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伴有疼痛和肿胀。初次参加运动或运动量猛增的锻炼者,容易发生疲劳性骨膜炎。
- 多巴酚丁胺多保他命(Dobutamine)是一种拟交感神经性药物,用于心脏衰竭及心因性休克(英语:cardiogenic shock)的治疗。本品属于交感神经的β1受体致活剂。多保他命最初于1970年代由任职于礼来
- 恩替卡韦恩替卡韦(英语:Entecavi),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用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见的商用药品名为贝乐克(英语:Baraclude)。同时患有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的患者,不建议单独使用本品,应同时合并抗
- IIAbr /2固体、 液体、 气体碱土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2族(旧称ⅡA族)的六个金属元素: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其中镭具有放射性。碱土金属都是银白色的、比较软的金
- AANFPDB 1ANP· receptor binding · hormone activity · diuretic hormone activity· extracellular space · nucleus · cytoplasm· cGMP biosynthetic process · i
- 石经石经是中国古代朝廷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作为经文的标准。传抄的经文与石经相比较,即可知正误。刻在石头上的佛经有时也称为石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熹平石经
- 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是周皮的部分组织,也称为树皮形成层,存在于许多维管束植物中。木栓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在根和茎次级生长后取代了表皮的保护功能。他可以在木本和一些草本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