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球的未来
✍ dations ◷ 2025-11-20 03:50:38 #地球的未来
地球的未来可以由几个地球长期的转变估计,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学状态、地球内部冷却的速度、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的摄动,以及太阳光度稳定的增长。这个估计当中有一个不明朗的因素,在于人类科技的发展对于地球所作的持续变化,包括可以对地球造成明显变化的地质工程。目前的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人类科技发展导致,而其影响可能会持续长达500万年。科技发展亦可能导致人类灭绝,使地球回复到缓慢的进化步伐及长期的自然过程。在数以亿年计的时间尺度,随机的天体事件可以对全球性生物圈带来威胁,这可能会导致物种大灭绝。这些天体事件包括100光年内的超新星爆发,直径为5-10公里(3.1〜6.2英里)以上的彗星或小行星。其他大型地质事件更具可预测性。如果忽略全球暖化的长期影响,米兰科维奇循环估计地球将会继续处于冰期至少到第四纪冰河时期结束。这是由地球轨道的离心,转轴倾角及进动现象的因素导致。随着超大陆旋回的进行,地球板块将可能在2.5至3.5亿年间形成一个超大陆。在15至45亿年后,地球的转轴倾角可能出现最多90度的变化。在未来40亿年中,太阳的光度会持续增加,令抵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亦持续上升。这样会令硅酸盐的风化作用加速,并使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在6亿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低于维持C3类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平。C4类植物虽然能在二氧化碳浓度低至百万分之十的环境下生存,但长期来说地球的植物是趋向灭亡,而动物也会因欠缺氧气的补充在数百万年后灭种。在11亿年后,太阳光度将高于目前10%这足以令大气层成为“温室”,使海水大量蒸发,而板块构造很可能到此结束。然后,地球的核心发电效应也会消失,令大气的磁层衰减,大气外层的挥发性物质会加速散失。40亿年后,上升的地球气温会引发逃逸温室效应,至此几乎所有生物也会灭绝。地球最有可能的命运是,75亿年后进入红巨星阶段的太阳膨胀到地球的轨道,并把地球吸收。人类对地球生物圈有关键影响,其庞大的人口主导着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现阶段人类活动已经产生了地球表面显著的变化。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被人类改动,并使用了全球约20%的初级生产。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近30%。 这导致了广泛及持续的物种灭绝,总称为全新世灭绝事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大规模物种灭绝占总物种数约10%(截至2007年)。目前大约有30%的物种有在未来一百年内灭绝的危机。现代的物种灭绝事件主要是栖息地的破坏、广泛分布的入侵物种、人类的狩猎与气候变化的结果。物种灭绝的后果会持续至少500万年。这可能会导致地球生态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目前有多个已知可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甚至使人类灭亡的危机。这些由人类自身造成的危机包括奈米科技的误用、核战争、基因工程造成的疾病,或由一些物理实验所造成的大型灾难。同样,一些自然事件可能造成世界末日的威胁,包括致命性的疾病,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事件,失控的温室效应及资源枯竭。然而,计算这些情况发生的实际可能性十分困难。如果人类灭绝,人类建造的各样建筑物将开始腐烂。大型建筑物的半衰期估计约为1000年。能存在最长时间的建筑物有可能是露天矿场、大型垃圾填埋场、运河、主要公路及大型水坝。一万年后,几个巨大的石碑如吉萨金字塔群或拉什莫尔山仍可能以某种形式生存。
相关
- 结核病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TB)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此型态感染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
- 心脏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皮肤病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放线菌门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可栖息于水中或陆地上,虽然一开始被认定为土壤菌,但淡水中的种类可能比陆地上的更丰富,它们具有分支的纤维和孢子,依靠孢子繁殖,表面上
- 生命演化历程生命演化历程纪录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本条目中的时间表,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所做的估算。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
-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英语:restriction enzyme)又称限制内切酶或限制性内切酶,全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将双股DNA切开的酶。切割方法是将糖类分子与磷酸之间的键结切断,进而于两条DNA链上
- 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或称研究所、研究院、研究机构,是指以研究或研发为目的之设施、组织或机构。所做的研究通常都会聚焦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一个研究中心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同
- 头孢他啶头孢他啶是第三代的头孢菌素抗生素。与其他第三代的先锋霉素相似,有着较广泛的反应对抗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不同的是,它能有效对抗绿脓杆菌,却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力较
- 醋竹桃霉素醋竹桃霉素也称为“竹桃霉素三乙酸酯”,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醋竹桃霉素是竹桃霉素的三乙酸酯。该抗生素已在意大利(商品名为“Triocetin”)及土耳其(商品名为“Tekmisin”)
- COX-2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