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效应

✍ dations ◷ 2025-07-04 16:34:24 #热力学

焦耳效应和焦耳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发现或表征的几种不同物理效应中的任何一种。 这些物理效应是不一样的,但在文献中经常或偶尔将它们称为“焦耳效应”或“焦耳定律”。这些物理效应包括:

1840年至1843年间,焦耳仔细研究了电流产生的热量。 从这项研究中,他发展了焦耳的加热定律,是其中的第一个被通常称为焦耳效应。焦耳的第一定律表达了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磁致伸缩效应描述了铁磁材料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受到磁场作用时改变它们的形状。焦耳首先发表了1842年观察铁磁体长度的变化。

1845年,焦耳研究了将气体自由膨胀到更大的体积。这就是所谓的焦耳扩张(英语:Joule expansion)。通过使气体自由膨胀来冷却气体有时被称为焦耳效应。

如果松紧带首先被拉伸然后受热,则它会收缩而不是膨胀。 这种效应首先由John Gough(英语:John Gough)在1802年观察到,并且在19世纪50年代被Joule进一步研究,当时它被称为Gough-Joule效应(英语:Gough–Joule effect)。

相关

  • 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是马其顿王国于安提柯王朝时期的陆上武装力量,存在时间从前276年到前168年。它是希腊化时期希腊最强大的陆军,维持到前168年彼得那战役战败为止,并被解散
  •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分子式:CH2Cl2)是低沸点无色液体,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
  • 篆刻篆刻二字,最初见于扬雄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是也。”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种,但
  • 大隅号大隅号是一颗在1970年2月11日时由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自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使用L-4S型火箭五号机发射升空的人造卫星大隅五号,也是日本最初的人造卫星。名称取自于发射
  • 马可·奥勒留马可·奥勒留(拉丁语:Marcus Aurelius,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全名为马可·奥勒留·安敦宁·奥古斯都(拉丁语: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
  • 月球环形山列表月球表面主要特征为环形山,大部分的环形山都是因受撞击而形成的,又称为撞击坑或陨石坑,月球环形山由国际天文联合会所命名,本列表只包含了受此官方协会所确认的陨石坑名字。下面
  • 军人保障标识牌军人保障标识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集军人保障卡、电子伤票、身份标识等等应用于一体的标识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平时和战时辨别身份的标识。2013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
  • 涅墨西斯星涅墨西斯星(英语:Nemesis,又译复仇女神星),亦称太阳伴星、黑暗伴星,是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一颗为了解释地球周期性大灭绝的原因而假设存在的一颗非常暗淡的褐矮星或红矮星,其近日点
  • 伯尼西亚伯尼西亚(古英语:Bernice或Beornice;拉丁语:Bernicia)是盎格鲁人6世纪时在今苏格兰边区和东北英格兰建立的一个王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20年代,当时是威尔士领主老王科伊尔(C
  • 台湾铁道网台湾铁道网,简称TRC,为一个以铁道相关资讯为基础之主题式门户网站。该网站设立于2003年5月1日,并曾成为台湾地区高知名度之铁道迷取向网站。该网站之主要服务内容为提供发布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