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罗/诺伊曼效应

✍ dations ◷ 2025-11-24 19:52:21 #炮弹,物理现象,炸药

蒙罗/诺伊曼效应,是一种炸药爆炸相关的现象。在薄形的类圆锥状金属(凹形的研钵状或圆锥状空洞)内衬爆炸的炸药,爆炸时的能量会集中到类圆锥状的中心轴,金属内衬会沿着中心轴的方向化作高速的金属喷流的现象,在金属喷流方向上的目标物会被击出深孔。此现象就称为蒙罗/诺伊曼效应。

成形装药、高爆反坦克弹等,皆为此二种现象的混合应用。

蒙罗效应(英语:Munroe effect)为美国的科学家查理斯·E·蒙罗(英语:Charles Edward Munroe)于1885年所发现,在炸药引爆后方的圆锥体的顶点,其相对侧产生极为强大的穿透力的现象。此现象有时也被称为聚能效应(Shaped Charge effect)。

炸药在后方引爆,其冲击波由后方推进到达圆锥体顶点的过程中,于圆锥体的空心处沿中心轴交互作用,最后向前方喷发出来。

一般情况下,炸药爆炸时的冲击波会以球形向周围扩散,对特定目标仅有一部分能够有效命中,但若利用蒙罗效应就能将能量集中起来运用。

影响蒙罗效应的因素有以下几项。

诺伊曼效应(英语:Neumann effect)由德国科学家埃贡·诺伊曼(Egon Neumann)于1910年所发现,在蒙罗的圆锥体内部的顶点放上一层金属板(与顶部相同的类圆锥体金属),会产生比蒙罗效应更强的穿透力的现象。

爆轰于金属内部进行时,其所产生的超高压会令金属超过雨果弹性极限(日语:ユゴニオ弾性限界),从而赋予固体金属如液体般的可流动性,同时也拥有近似液体的性质。这时,被称为熔融体的金属块会以超音速向前方飞射而出。

一般而言,高温高压会被误认为是金属蒸发后的金属蒸气。但其实际上既不是金属蒸气也不是金属瓦斯一类的气体,而是超音速(超过5000m/s)拥有可塑性的固体金属,被称为金属喷流。

形成金属喷流的炸药要在爆炸时于金属内部以音速传播其冲击波到金属内衬,金属中的音速为3000 m/s ~ 4000 m/s。

穿透力的深度 可经下列公式算出。

铺置于类圆锥状金属内部的金属材质就称为金属内衬,依据材质不同,穿透力也有所不同。

但总体而言,密度越高的物质其穿透力也越高。在军事产品上,廉价的量产品是使用以拉伸压力机加工过的铜板,高性能的导弹一般使用钽合金。

蒙罗效应与诺伊曼效应在实际运用上经常被混合使用,但不称蒙罗/诺伊曼效应。

原因为查理斯·E·蒙罗才是发现者,虽然埃贡·诺伊曼进一步发现改良的方法,不过在混合使用的情况下,多半仅称为蒙罗效应。

相关

  • 溴苯溴苯是一种苯的卤代物。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有特殊的芳香气味。由溴和苯在溴化铁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方程式:由于溴和铁粉反应生成溴化铁,因此加入铁粉即可起催化
  • gDNA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DNA,这一概念与染色体外DNA(如质粒)相对,常简写为gDNA。生物的基因组(由gDNA编码)是遗传的生物学信息,从生物的一代传到下一代。基因组被转录产生RNA,这
  • 缺氧事件缺氧事件或大洋缺氧事件指的是海洋中氧气缺乏的一段时期,期间海水中的硫化氢(H2S)含量大幅增加。它在地质史上曾多次发生,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物集群灭绝。因此生物地层学上将缺
  • 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为“Berlinale”)是每年2月于德国柏林举行的电影节,该电影节与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并列为世
  • 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拉丁语:Albānia , Greek;古希腊语:Ἀλβανία)是高加索东部地区的历史地区名称,该地区包含今日的阿塞拜疆国境内以及部分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地区。该王
  • 风中之烛风中之烛是英国艺术家埃尔顿·约翰和博尼·托平(英语:Bernie Taupin)在1973年为纪念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创作的一首歌曲,玛丽莲·梦露去世在这首歌创作的11年前。1997年,埃尔顿
  • 棕榈目棕榈目是单子叶植物鸭跖草类分支下的一个目。本目曾经只有一科,即棕榈科。2016年发表的APG IV 分类法将曾经直接置于鸭跖草类分支下的多须草科放入本目,基于一些研究反映多须
  • 下町下町(日语:下町/したまち  */?)是日本地理名词,有地形、人文地理等两种领域的用法。地形上指城市中靠近河岸、海边等低地的区域,人文地理上则从地形用法延伸,用以指称古代城市中
  • 高邦佐高邦佐(?-1622年),字以道,山西襄陵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授寿光知县,招抚流民三千户。后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后出守永平知府,修筑运河等。后在天津训
  • 屠楷屠楷,字良植,号直斋,广西临桂人,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正德五年(1510年)广西乡试解元,嘉靖二年(1523年)登进士。服母丧后补车架司主事,调吏部验封司,历文选司郎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