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忠培
✍ dations ◷ 2025-04-04 06:27:21 #张忠培
张忠培(1934年-2017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长沙人,考古学家,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张忠培自长沙长郡中学考入北京大学于同年创办的考古专业。1956年,张忠培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57年获选拔就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副博士研究生,师从苏秉琦。196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1972年主持创办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历任考古专业副主任、主任,历史系副系主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参与创办了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984年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任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师职称评定五人领导小组成员,协助吉林大学校长主持重点学科及其学术梯队建设工作。1958年,当时还是副博士研究生的张忠培带着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科生在陕西省华县、渭南县率先开展了中国考古史上“拉网式”大规模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在华县元君庙遗址全面揭露出一处仰韶文化墓地,即元君庙仰韶墓地。张忠培不采用过去考古学以一座墓葬或房屋为单位的做法,而将整座墓地作为研究单元,开创了中国考古史上全面揭露并研究墓地的新方法。1959年起,张忠培逐渐研究出元君庙仰韶墓地的社会组织及其社会性质。1983年,他撰写的《元君庙仰韶墓地》报告出版。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张忠培成为中国考古学会最为年轻的理事。此后担任理事34年、常务理事19年、副理事长9年,2008年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还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考古学科组成员、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国务院长江三峡工程验收委员会委员、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考古专家组组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87年,张忠培被国务院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1991年被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离任后担任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7月5日,张忠培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7月11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7月25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在故宫博物院召开“张忠培先生追思会”。
相关
- 不孕症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是一种用橡皮筋或橡胶带固定在鼻子和嘴巴上的柔性衬垫,以防止在施工或清洁过程中遇到灰尘,例如来自石膏板、砖、木材、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来自陶瓷或玻璃制品)或清扫的
- 蠕虫蠕虫是一类长条状,软体无脊椎动物。蠕虫并不是严格的生物学上的分类,其中的一些彼此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包括一些昆虫的幼虫、蜈蚣、蚯蚓等。全球现有超过一百万种的蠕虫,它们存
- 施蕴渝施蕴渝(1942年4月-),上海崇明人,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年至1970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任实习
- 玳瑁玳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属于海龟科的一种海龟,是玳瑁属下唯一一种,又名瑇瑁、蝳蝐、瑇玳、文甲、鹰嘴海龟、十三鲮龟、十三鳞、十三棱龟、明玳瑁、千年龟,简称玳,分为
- 宗人府宗人府是中国明清时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
-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及华夏最大的一缉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418册823卷,散藏于
- 韩国政党列表外交 · 南北统一 · 阳光政策 · 行政区划 · 人权(朝鲜语:대한민국의 인권)政治主题大韩民国实行多党制,以下是韩国政党列表。截至2019年8月12日,韩国第20届国会共有以下7
- 赵连芳赵连芳(1894年5月6日-1968年5月7日),字兰屏,河南罗山县人,农学家、细胞遗传学家,中国水稻育种和良种推广的先驱者。他14岁加入中国同盟会。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公费入
-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下辖东南面的一个行政功能区,陆地面积294.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3.22公里,总人口18万,由龙岗区划出,2011年12月30日挂牌,管委会驻葵涌街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