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逊发

✍ dations ◷ 2025-02-24 01:17:03 #1946年出生,2006年逝世,中国音乐家,笛演奏家,上海人,罹患肝癌逝世者

俞逊发(1946年-2006年),中国笛子演奏家,出生于上海,他在笛子艺术上的探索、创作及技巧的开发,使中国笛子的表现力得到很大的发展,曾被法国乐坛称作“中国魔笛”。著名作品有《秋湖月夜》、《汇流》、《琅琊神韵》等。

少时在小学附近的关帝庙常听见各种乐声,启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后而以两毛钱买了一支笛子,成为学习笛子的开始。1958年在上海“红孩子”艺术团演出,1959年被陆春龄收为弟子,1960年考进上海民族乐团。1962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中,独奏陆春龄的作品《欢乐歌》和《喜报》,开始受到重视。文革期间,曾在中国京剧团、中国艺术团中工作。

1970年代以后,出访亚、欧、非、美洲40多个国家演出。1984年与彭正元创作《秋湖月夜》,获得中国全国器乐作品评选一等奖。1990年演奏朱践耳的作品《第4交响曲》,在瑞士玛丽·何塞皇后交响乐作品大奖赛中获奖,为华人首次获得该奖项。1991年,著《中国竹笛》凡20多万言。1991年,首次赴台湾演出。2006年1月21日因肝癌逝世于上海,得年60岁。

俞逊发师承南派笛子陆春龄、赵松庭及北派笛子冯子存、刘管乐,兼擅南、北派笛曲。其作品以融合两派为特点。

曾学习京剧、昆曲、豫剧、越剧,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各地民歌,也学习西方理论和音乐。多次出国期间,亦演奏非中国风格的作品。

他擅长南派笛子的气息运用,以及气唇基本功,使其演奏音色饱满醇厚而富变化,更丰富其表现力。

俞逊发发明弹吐音、唇击音等16种演奏技巧,并将之运用于其作品中:《汇流》中以指与气的配合模仿水滴声;在《琅琊神韵》中以口哨的声音与笛声特殊的和声,表现出空灵的感觉;《秋湖月夜》中以气、唇的配合来模仿寺庙的钟声;《赤日》中以气流声来表现风声;在第4交响曲中籍由控制杂音造成特殊效果。

于1971年所创作的口笛,最短为2公分,可奏出一般的音高旋律,音色飘逸、清越,用于口笛作品《云雀》及《苗岭的早晨》,及《飞天》等。

(未注明即为笛子独奏)

其他:《牧羊人》笛子与爵士乐合奏、《珠廉寨》、《各旦几》、《五供养》、《竹迹》、《第二交响曲》(与朱践耳合作)、《天地太极》(即兴作品)、《小河淌水》(即兴作品)、《苗岭的早晨》(口笛独奏)、《牡丹亭》(笛子协奏)。

相关

  • 梅强中梅强中(1935年4月4日-),江西南昌人,美国水动力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荣休教授。他是著名法学家梅汝璈的堂侄。梅强中于195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土木系,后赴美国留学
  • 磷酸铝磷酸铝(化学式:AlPO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用途包括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充当助熔剂,作陶瓷或牙齿的黏合剂,以及作为添加剂加入于润肤剂、防火涂料、导电水泥等物料之中。磷酸铝可以通过
  • 皮升公升,通常简称为升,是容量计量单位,符号为l。过去曾经采用小写手写体 ℓ {\displaystyle \ell } 作为符号,但由于印刷不方便,所以改
  • 康斯克里斯托弗·安德鲁·“克里斯”·孔斯(英语:Christopher Andrew "Chris" Coons;1963年9月9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现任德拉瓦州美国参议院议员、前纽卡斯尔县县长及前纽卡
  • 诗蔻蒂诗寇蒂(Skuld),又译斯库尔德,是北欧神话中掌管命运的诺伦三女神其中之一(排行老幺),同时她也是女武神(valkyries)其中的一位,她的名字意谓著“必要性”。在诺伦三女神当中,诗蔻蒂掌管的
  • 曳光弹曳光弹是在子弹底部装有少量烟曳光药剂的子弹或炮弹。发射时,曳光药剂点燃发亮,使弹丸的轨迹在白天也可见,而在夜间发射时则非常明亮。 这使射手可以观测弹丸的飞行路径,帮助进
  • 远山淡影《远山淡影》(英语:A Pale View of Hills)是石黑一雄于1982年出版的作品,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温尼弗雷德.霍尔比奖(Winifred Holtby Prize)。来自日本的英国寡妇悦子,因不善交际而又
  • 藤间香织藤间香织 (Fujima Kaori,1982年7月6日-),日本女子手球运动员,现为日本国家女子手球队队员。大分县出生,毕业于原川中学校及大分鹤崎高校。2010年11月,藤间香织代表日本出战广州亚运
  • 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社会经济金融信息、营销能力与设备技术,为社会公众(法人或自然人)提供财富的保值增值相关的咨询、信托、存款、投资等中长期方案组合的综
  • 李舜弦李舜弦,生卒年均不详,前蜀最后一位君主王衍昭仪。李舜弦是蜀郡梓州(今三台县)人,大约生活在899-926年,五代十国年间。五代十国前蜀词人李珣之妹,亦和李珣同著钓鱼题材的诗。据《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