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达腊猩猩

✍ dations ◷ 2025-07-20 06:06:46 #IUCN极危物种,猩猩,苏门答腊动物,印尼动物,猩猩属,1827年描述的动物

苏门达腊猩猩(学名:)是更为稀有且体型较小的红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是当地的特有种。雄性苏门达腊猩猩可以长到4.6呎高及200磅重;雌性的体型更小,平均只有3呎高和100磅重。

与婆罗洲猩猩相比,苏门达腊猩猩的毛皮较疏且长,面长,个子较矮小,两侧有白毛。

苏门达腊猩猩较婆罗洲猩猩更喜欢吃生果,并且会吃昆虫。喜欢的生果有无花果及波罗蜜果。它亦会吃鸟蛋及细小的脊椎动物。

在斯瓦克杨桃园的野生苏门达腊猩猩曾被发现使用工具。当时一头猩猩将一根树枝折成约一呎长,清除小枝及削磨枝头,并以此插入树孔中找寻白蚁。它们亦会以树枝来拍打蜂巢,并挖出蜂蜜。另外,它们亦会以长约5吋的树枝,除去利沙树果实种子上像玻璃纤维的刺,以便吃这些种子。虽然婆罗洲猩猩亦会吃这类种子,但就未曾发现有用上工具。

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在制作苏门达腊猩猩的纪录片时,就拍摄到它们使用简单的树枝,在不同的地方寻觅食物。此外在热带雨林中它们亦有使用树叶当作雨伞。

苏门达腊猩猩比婆罗洲猩猩更喜欢树上的生活,这可能是由于在陆地上有苏门答腊虎等大型掠食者存在。它们会以臂行方式在树林之间走动。

苏门达腊猩猩较婆罗洲猩猩更为群居。苏门达腊猩猩的族群会聚集在无花果树吃果实。成年雄性一般会避免与其他的成年雄性接触。强暴在苏门达腊猩猩中是很普遍。雄性亚成体会尝试与任何雌性交配,不过成年雌性一般懂得如何避开它们。成年雌性较喜欢与成年雄性交配。

苏门达腊猩猩约要在12、3岁才能生育。它们生育的间距这比婆罗洲猩猩的更长,且是类人猿中最长的。猩猩婴儿在3岁前都要由母亲照顾,而幼猩猩亦会留在母亲身边。

苏门达腊猩猩及婆罗洲猩猩似乎都有几十年的寿命,估计可能多于50年。现存最老的苏门达腊猩猩就出生于1960年。已知最长寿命的苏门达腊猩猩于美国迈阿密都市动物园逝世,享年55岁。

于200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苏门达腊猩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在多巴湖森林的统计中发现它们只栖息于两个地方:武吉拉旺村及列尤择山国家公园。统计下只余下约3500头苏门达腊猩猩。猩猩婴儿很多时会被捕捉及卖作奖品宠物。在捕捉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杀死其母亲。

相关

  • 花生花生过敏(Peanut allergy)是对花生的食物过敏,和树坚果过敏不同。身体的过敏症状包括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炎、流鼻涕、哮喘、腹痛、低血压、腹泻,也可能会心搏停止。可
  • 广南省广南省(越南语:Tỉnh Quảng Nam/.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灵长类动物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实像实像(英语:real image)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折射或反射后,重新会聚而形成的与原物相似而倒立的像。简言之,‘实像就像真实物体,可以直接看到。’ 实像就有如在成像处的真实
  • 脂解酶脂酶,是一种催化脂类的酯键水解反应的水溶性酶。因此,脂酶是酯酶下的一个亚类。脂酶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生物体中,它在对脂类(如甘油三酸酯、脂肪、油等)的消化、运输和剪切中发挥
  • 谁是犹太人?“谁是犹太人?”(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鞣酸鞣酸,又称单宁酸,是丹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多酚。它具有弱酸性,pKa≈6,这来自它的很多酚羟基。商品鞣酸的化学式通常写作C76H52O46,对应着十棓酰葡萄糖,但实际上它是多聚赖氨酸
  • 凌迟凌迟,或称陵迟、寸斩、磔刑,俗称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是最残酷的死刑之一。凌迟是指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刀逐块割下来。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数小时的痛楚才
  • 富邦悍将富邦悍将是一支台湾职业棒球队,隶属于中华职棒,由富邦育乐股份有限公司(富邦金控)经营。主场为新北市立新庄棒球场。前身为义大犀牛。其啦啦队为富邦育乐旗下之Fubon Angels。富
  • 爱德华·铁钦纳爱德华·布拉德福德·铁钦纳(英语: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1867年-1927年),英国籍美国心理学家,为二十世纪初期五大心理学派中的结构学派领导者,修正过威廉·冯特的感情三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