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血手术

✍ dations ◷ 2025-07-13 16:53:22 #无血手术
无血手术或无血外科手术,是一种外科医学的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令到手术时病人的出血量减至最低,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伤口过大,令病人失血过多而需要输血。此技术更可完全避免因输血而产生的感染和并发症之危险。过去以来,西方医学界都对手术中引起病人失血的情形不太重视,因为病人可以透过输血而得到血液供应。但随着知悉耶和华见证人基于个人信仰理由,所采取不输血的坚定宗教立场,及后真的有其信徒被送到美国的医院里,并要求院方使用输血疗法以外的医疗方法。这一度使院方尴尬;另一方面,他们不能因为手术令病人失血过多而致死。事实上,当时医学界真的除了输血以外,仍未有其他更好的医疗方法。由于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其后便出现了无血手术。随着医学界开始关注实际需要增加、血源紧张、输血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医疗成本等因素,无血外科手术的需求便越益增加。在1960年代早期,美国心脏外科医生丹顿·库利为耶和华见证人的患者成功作了数起无血心脏直视手术。15年后,他与同事发表了一份报告,表明心脏外科手术可以不输血而安全实施。早期的研究曾尝试寻找一些取代血液的代替品,其中有盐水和人工血。不过,人造血的造价高昂,不是所有病人能负担。另一方面,医学界同时尝试让身体自行产生血液,例如有红细胞生成素、含铁质的补充剂等等。但其实,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创新和改良,有不少工具都可以使手术过程简化,以及使手术的伤口变得更少。当中最重的发明有以下几项:

相关

  • 结核分支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古菌古菌(拉丁语:Archaea,来自古希腊语:ἀρχαῖα,意为“古代的东西”)又称古细菌、古生菌或太古生物、古核生物,是单细胞微生物,构成生物分类的一个域,或一个界。这些微生物1970年前
  • 骨骼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吸入性吸入性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这是由于胃或口腔进入肺部的物质相对较多引起的。症状通常包括相对较快发作的发热和咳嗽。并发症可能包括肺脓肿。其中一些病例为化学性肺炎亚型,由
  • 美地霉素美地霉素又称为“麦加霉素”“美欧卡霉素”“米卡霉素”“乙酰麦迪霉素”或“醋酸麦迪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美地霉素是麦迪霉素的二乙酸酯,其血药浓度大、生物学半
  • 胸骨胸骨(Sternum)是胸腔中前方一块扁平,剑状的骨,接有肋 。因为其外形如此,故其拉丁文中被名为剑,其三部分为胸骨柄上部的颈静脉切迹(Incisura jugularis)可在体表触及,此乃颈部的下界。
  • 恐惧症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此症的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持续性的恐惧与害怕。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快速发作的惧怕现象,并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患者将竭尽全
  • 东非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据联合国的次分区共有19个国家或属地:亚洲东亚 · 东南亚 · 南亚 · 中亚 · 西亚/西南亚 · 北亚/西伯利亚  · 东北亚 其他:近东 · 中东
  • 生物累积性生物累积(英语:Bioaccumulation)是指生物食用或体表吸收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没办法被代谢,便累积于生物体内,经由食物链中各阶层消费者的食性关系而累积,越高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