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格列汀
✍ dations ◷ 2025-08-09 00:29:31 #阿格列汀
阿格列汀(英语:Alogliptin), 商品名为尼欣那,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类口服抗糖尿病药 ,由日本武田药品研发于2005年。与其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一样,阿格列汀不会增加心脏病与中风的风险。与其他列汀类药物相似,阿格列汀几乎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并且导致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低,有着适度的降糖活性。阿格列汀和其他列汀类药物一样常与二甲双胍合用,用于无法单独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病人。阿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以减缓肠促胰岛素激素GLP-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的失活速度。当血糖浓度正常或升高时,GLP-1和GIP 可通过涉及环磷腺苷的细胞内信号途径增加胰腺β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已报告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急性胰腺炎、肝功能异常、 黄疸、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形性红斑、横纹肌溶解症、肠梗阻、间质性肺炎。。临床试验仅发现了较低几率会导致轻度的低血糖。。阿格列汀不会导致体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心脏病风险的增加。在III期临床试验取得了积极结果后,武田公司于2007年12月向FDA提交了新药申请。 2008年11月,武田公司也在日本申请了审批,并且在2010年4月通过了审批。2012年,武田公司得到了FDA的负面回应,理由为需要更多的数据。阿格列汀最终于2013年通过了FDA的审批。阿格列汀于2013年11月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尼欣那(Nesina),是目前(2015年)国内最晚上市的列汀类药物。阿格列汀不经过广泛代谢,给药剂量的60-71%以原型通过尿液排泄。在口服给予阿格列汀后,检测到2种次要代谢产物,N-去甲基化代谢物M-I(<1%母体化合物)和N-乙酰化代谢产物M-II(<6%,母体化合物)。M-I为活性代谢产物,对DPP-4的抑制活性与母体化合物相似;M-II对DPP-4或其他DPP相关酶均不具有抑制活性。体外数据显示,CYP2D6和CYP3A4参与阿格列汀有限的代谢作用。阿格列汀主要以(R)-异构体(>99%)形式存在,在体内少量转化为(S)-异构体或不发生转化。在25mg剂量水平,未检测到(S)-异构体。
相关
- 克鲁尔-布西症候群克鲁尔-布西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又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指颞叶、杏仁体受损所导致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症状为把任何看得到的东西塞进嘴里,或是对任何生物做爱。这个
- 反精神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反精神病学(Anti-psychiatry)是反对现代
- 肛瘘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形成的瘘管。也称为肛门直肠瘘,但一般都称为肛瘘,古时又称为肛漏,先也有俗称“老鼠偷粪”。瘘管的内口多位于齿状线附近,而外口位于肛周皮肤。
- 技术官僚专家统治(Technocracy),是一种由在技术上拥有高水平的专家控制一切决策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中,拥有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取代了传统政体中政治家,商人和经济学家的地位。在
- 歹歹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八个(四划的则为第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歹部归于四划部首。歹部通常是从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意大利语:Stanislao Cannizzaro,1826年7月13日-1910年5月10日),意大利革命者,有机化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曾参与西西里岛反对波旁王朝的起义。他在进行有机合成
- 原生质球原生质球(Spheroplast)是指细菌、酵母,或真菌细胞失去部分细胞壁后,其余部分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的球状体。原生质球对渗透压敏感,置于低渗透压溶液中,原生质球将会破裂。原生质
- 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德语: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于这段时间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
- 七人制橄榄球七人制橄榄球于2016年夏季奥运开始成为正式的奥运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10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21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中确认为正式比赛项目。
- 消遣功能休闲活动(英语:recreation),又称康乐或消遣,一种在余暇时进行的活动。通常进行消遣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工作或一些正式的理由。在闲暇时会寻找消遣活动,被认为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