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键结断裂
✍ dations ◷ 2025-07-18 07:46:46 #键结断裂
键结断裂,或简称断裂,是指分子在解离过程中的化学键分裂。分子经过键结断裂后,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物。键结断裂有2种形式:均匀断裂(homolytic cleavage)和非均匀断裂(heterolytic cleavage),取决于断裂过程中电子的分配状况。 σ键的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发能可用来判断断裂的结果是均匀或是非均匀的。 但金属间的σ键的激发能并不遵循上述的判断法则,因为它具有非常高的激发能。某些情况下,键结断裂需要催化剂的协助。例如:C−H键有较高的解离能,约 100 kcal/mol(420 kJ/mol),将碳原子和氢原子解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需要使用催化剂。均匀断裂 (homolysis) —又称为均匀分裂—过程中,共价键上的2个电子会平均分配到生成物上,并产生2个自由基,所以这个过程又可称为自由基式分裂(radical fission)。均匀断裂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解离能,可作为测量键结强度的一种方式。σ键的三重态激发能就是均匀断裂的解离能,但因为三重态电子之间的斥力,可能使该键结实际的激发能高于解离能。非均匀断裂(heterolysis)—又称为非均匀分裂—过程中,共价键上的2个电子会一同保留在其中1个生成物上。换句话说,一个生成物将额外获得1个电子,而另一个产物失去1个电子,共产生2个离子,所以此过程又可称为离子式分裂 (ionic fission)。σ键的单重态激发能就是非均匀断裂所需的能量,但因为2个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库伦力)作用,因此实际的单重态激发能可能低于所需的解离能。例如:尽管Si–Si的键结强度(80kJ/mol)比C–C的还要高(70kJ/mol),Si–Si σ键的单重态激发能还是比C–C σ键的单重态激发能低,因为硅相较于碳有更高的电子亲和力和较低的游离能。非均匀断裂会自然地发生在含有配位基—电子提供者—和过渡金属—具有空的电子轨道—的化学反应中。开环作用中,裂解后的分子仍然是一个单体。 尽管键结断裂,但分子仍然有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例如,环氧化物的环可以经由一个极性C−H键的非均匀断裂而成为非环状结构单体。生物化学上,分解代谢借由分裂大分子内部的键结以将其裂解。 能够催化键结断裂的酵素称作裂解酶,但如果该酵素是透过水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时,则分别称作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蛋白体学上,裂解试剂可用来把蛋白质切成更小的胜肽,以利于蛋白质体分析。 常见的裂解试剂有溴化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
相关
- PP00-P04 胎儿和新生儿受母体因素及妊娠、产程和分娩并发症的影响P05-P08 与妊娠期长短和胎儿生长有关的疾患P10-P15 产伤P20-P29 特发于围生期的呼吸和心血管疾患P35-P39 特
- 窃盗癖窃盗癖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患者会有冲动去偷窃商店或私人住宅的东西,但偷来的东西既不是留用,也不是变卖现金,只是为了满足偷窃时的冲动
- 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是一种磺胺类抗菌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raz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阿卡部落阿卡人(Yani)是泰国、缅甸、老挝、印度东北部以及中国云南高海拔山区小村庄中居住的民族,他们于20世纪初期自中国来到东南亚。缅甸和老挝的内战导致阿卡人移民的增加,现今共有80
- 新近纪新近纪(英语:Neogene,符号N),旧称晚第三纪,是地质年代中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3±0.05百万年,距今2.6百万年结束,持续了21.4百万年。新近纪内,动、植物已接近现代。货币虫已完全
-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英文: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NR), 别称为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他是一个酵素,功能为把核苷酸催化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常被使用于DNA
- 阿罗汉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
- 齿龈颤音齿龈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类型, 在很多语言中使用,如俄语、藏语、西班牙语、亚美尼亚语和波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德语、阿拉伯语、挪威语、冰岛语、芬兰语、马来语、蒙古语、
- 弗拉基米尔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ский)是中世纪俄罗斯封建分裂时期弗拉基米尔公国统治者的称号。1155年,统治罗斯托夫-苏兹达尔的王公安德烈·
- 潜在威胁天体潜在危险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是指轨道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且其大小足以对地球造成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 -无论是小行星或彗星。多数这类天体是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