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键结断裂
✍ dations ◷ 2025-05-15 20:03:03 #键结断裂
键结断裂,或简称断裂,是指分子在解离过程中的化学键分裂。分子经过键结断裂后,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物。键结断裂有2种形式:均匀断裂(homolytic cleavage)和非均匀断裂(heterolytic cleavage),取决于断裂过程中电子的分配状况。 σ键的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发能可用来判断断裂的结果是均匀或是非均匀的。 但金属间的σ键的激发能并不遵循上述的判断法则,因为它具有非常高的激发能。某些情况下,键结断裂需要催化剂的协助。例如:C−H键有较高的解离能,约 100 kcal/mol(420 kJ/mol),将碳原子和氢原子解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需要使用催化剂。均匀断裂 (homolysis) —又称为均匀分裂—过程中,共价键上的2个电子会平均分配到生成物上,并产生2个自由基,所以这个过程又可称为自由基式分裂(radical fission)。均匀断裂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解离能,可作为测量键结强度的一种方式。σ键的三重态激发能就是均匀断裂的解离能,但因为三重态电子之间的斥力,可能使该键结实际的激发能高于解离能。非均匀断裂(heterolysis)—又称为非均匀分裂—过程中,共价键上的2个电子会一同保留在其中1个生成物上。换句话说,一个生成物将额外获得1个电子,而另一个产物失去1个电子,共产生2个离子,所以此过程又可称为离子式分裂 (ionic fission)。σ键的单重态激发能就是非均匀断裂所需的能量,但因为2个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库伦力)作用,因此实际的单重态激发能可能低于所需的解离能。例如:尽管Si–Si的键结强度(80kJ/mol)比C–C的还要高(70kJ/mol),Si–Si σ键的单重态激发能还是比C–C σ键的单重态激发能低,因为硅相较于碳有更高的电子亲和力和较低的游离能。非均匀断裂会自然地发生在含有配位基—电子提供者—和过渡金属—具有空的电子轨道—的化学反应中。开环作用中,裂解后的分子仍然是一个单体。 尽管键结断裂,但分子仍然有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例如,环氧化物的环可以经由一个极性C−H键的非均匀断裂而成为非环状结构单体。生物化学上,分解代谢借由分裂大分子内部的键结以将其裂解。 能够催化键结断裂的酵素称作裂解酶,但如果该酵素是透过水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时,则分别称作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蛋白体学上,裂解试剂可用来把蛋白质切成更小的胜肽,以利于蛋白质体分析。 常见的裂解试剂有溴化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
相关
- 军团病军团病,又名退伍军人症是由军团菌引发的非典型肺炎。 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肌肉疼痛、头痛。有时亦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军团病的症状通常在暴露后两到十天
- 虚弱虚弱、无力、乏力(英语:weakness或asthenia)是一种症状的统称,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该症状的成因多种多样,可细分为真性肌无力(true muscle weakness),或者体感肌无力。真性肌无力是
- 关节内注射在医学上,关节注射(英语:Joint injection)或关节内注射(英语:Intra-articular injection)是用来治疗关节部位发炎性疾病的一种处置,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痛风、肌腱炎
- 脑瘤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滑翔机滑翔机(英文:Glider)是指不依靠动力装置飞行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起飞后仅依靠空气作用于其升力面上的反作用力进行自由飞行。根据结构特点,滑翔机分为高级滑翔机或翱翔机(英
- 阿普第阶灭绝事件阿普第阶灭绝事件(Aptian extinction)是个发生于白垩纪早期的小规模灭绝事件,年代为约1亿1700万年前到1亿1600万年前,大约是阿普第阶中期。根据地层中的证据,阿普第阶灭绝事件对
- 环戊二烯环戊二烯(cyclopentadiene),或称茂,是五个碳的环状二烯烃,分子式为C5H6。环戊二烯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且通过自身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迅速聚合生成二聚环戊二烯
- 锯鳐锯鳐科是锯鳐目的唯一一科,鱼的吻部延长,成为一个扁平的吻突,两侧有齿状突起,非常像锯鲨目的鲨鱼,但不同的地方是锯鳐身体扁平,鳃孔腹位(在身体的下方),锯吻上没有肉质触须。锯鳐有的
- 分数N ⊆ Z ⊆ Q ⊆ R ⊆
- 西米德兰兹都会区西米德兰(英语:West Midlands),是英国英格兰下辖的9个次级行政区之一,位于中部以西一带。注:“”为1974年的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