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梵书
✍ dations ◷ 2025-08-29 10:19:16 #梵书
梵书(天城体:ब्राह्मण,IAST:brāhmaṇa)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它的名称来自于词根bṛh,“增长,变大”。参考同源词:梵(brahman),婆罗门(brāhmaṇa),梵天(brahmā)。传统上将梵书视为吠陀圣典的一部分,附在吠陀本集之后(白夜柔吠陀的梵书部分,即散文体的说明部分是夹在本集行文里的,其“本集”部分则多半是梨俱吠陀里已有的颂诗)。它们的编写时间大约在前900年至前500年之间,这段时间因此被称为“梵书时代”。最古老的梵书可能与夜柔吠陀中的黑夜柔吠陀编写于同一时期。梵书用梵语写成,在其中发展出梵语文学最早的散文体。在语言学上,梵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资料。在梵书时代,印度盛行祭祀至上主义。祭祀本身成了宗教的最高目的;天神没有什么地位而只是祭祀的对象,通过准确举行祭祀可以支配天神。关于祭祀的具体方法,则被祭司集团(婆罗门)设置得无比复杂。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夸大祭祀的意义,同时令一般人无法准确举行祭祀,于是婆罗门种姓可以垄断其中的好处(婆罗门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为他人举行祭祀,从而获取布施)。梵书就是这样的思想状态下产生的祭祀手册。它们是各派祭司内部进行师徒传授用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吠陀本集的讲解,对祭祀仪式的技术性记录,以及关于这些内容的繁琐讨论。同时,梵书也保存了大量神话和传说故事(如广延天女和洪呼王的故事)。梵书对吠陀颂歌的解释往往是玄妙的和故意曲解的。在祭祀方面,梵书记载了各种祭祀的起源和举行方法,并努力将仪式繁琐化、神秘化,加入许多复杂的甚至是幻想的规定。对一些微小细节都加以严格控制,强调不准确履行仪式就会导致祭祀失败。有些梵书里还提到了人祭,但它们看来只是象征性的。梵书中的许多讨论充满了神秘主义,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不可理解或没有价值。在梵书中,吠陀诸神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因陀罗为首的自然神地位下降,出现了创造万物的生主。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自然神的崇高地位最终被印度教三主神取代。传统上认为教授吠陀的各个学派都编写了自己的梵书(一个吠陀学派传承的完整文献应该包括四部吠陀本集之一、讲解该本集用的梵书、探讨哲学论题的森林书和奥义书,以及吠陀支。例如鹧鸪氏学派拥有黑夜柔吠陀本集、鹧鸪氏梵书、鹧鸪氏森林书和阿跋斯檀婆随闻经;鹧鸪氏森林书的若干章节又组成鹧鸪氏奥义书和摩诃那罗延奥义书)。每部梵书都与四部吠陀本集中的一部联系起来,并属于某个学派。现存的17部梵书是:
相关
- 四病毒科四病毒科(Tetraviridae)代表种:代表种:
- CD4细胞1CDH, 1CDI, 1CDJ, 1CDU, 1CDY, 1G9M, 1G9N, 1GC1, 1JL4, 1Q68, 1RZJ, 1RZK, 1WBR, 1WIO, 1WIP, 1WIQ, 2B4C, 2JKR, 2JKT, 2KLU, 2NXY, 2NXZ, 2NY0, 2NY1, 2NY2, 2NY3, 2NY4
- 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通用名,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Rituximab,由罗氏Roche药厂所生产的商品名为Mabthera (全球)、莫须瘤 (台湾);而由Genentech药厂所生产的商品名为Rituxan(全球)),是一种作用
- 溃疡溃疡是身体膜状构造的不连续或破裂,妨碍受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根据罗宾斯病理学课本的说法:“溃疡是皮肤、上皮、黏膜的连续性受破坏,起因于发炎的坏死组织脱落。”医学上常见
- 蝮蛇蝮亚科(学名Crotalinae)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蝮蛇,其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详见:蛇岛蝮 其代表为蛇岛蝮,灰褐色,是唯一一种不
- 哈拉帕哈拉帕可以指:
- 乔舒亚·莱德伯格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1925年5月23日-2008年2月2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学、人工智能和太空探索。因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及基因重组现象而获得1958年
- 花被片花被片(Tepal)是花被的一部分,包括花瓣和萼片。花被片一词常用于当花被的形状和颜色相似时。未分化的花被片被认为是被子植物的一种原始状态。花瓣和萼片的分化可能是受到了动
-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韩语:한국항공우주연구원;英语:Korea 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缩写:KARI),是韩国航空航天研究的政府机构,总部位于大田市。韩国导弹最初的技术来自其盟友美
- 枯山水枯山水(日语:枯山水/かれさんすい / かれせんずい Karesansui / Karesenzui */?)是日本式园林的一种,但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