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除

✍ dations ◷ 2025-11-04 05:14:26 #整除
数学中,尤其是在基本计算里,除法可以看成是“乘法的反运算”,也可以理解为“重复的减法”。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把参与运算的除数变为 1 {displaystyle 1} ,得出被除数的值”。例如: 6 ÷ 3 = 2 {displaystyle {{6}div {3}}=2} ,就好像 6 − 3 − 3 = 0 {displaystyle {{{6}-{3}}-{3}}=0} , { 6 − 3 = 3 3 − 3 = 0 {displaystyle {begin{cases}6-3=3\3-3=0end{cases}}} , 6 {displaystyle 6} 被 3 {displaystyle 3} 减了两次后,就变成了 0 {displaystyle 0} 。如果而且 b {displaystyle b} 不等于零,那么其中,a称为商数,b称为除数,c称为被除数。如果除式的商数( a {displaystyle a} )必须是整数,则称为带余除法, a × b {displaystyle atimes b} 与 c {displaystyle c} 相差的数值,称为余数( d {displaystyle d} )。这也意味着在高等数学(包括在科学与工程学中)和计算机编程语言中, c ÷ b {displaystyle cdiv b} 写成 c / b {displaystyle c/b} 。如果我们不需要知道确切值或者留待以后引用,这种形式也常常是称之为分数的最终形式。其中寻找商数的函数为 div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div} } ,寻找余数的函数则为 mod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mod} } 。在大部分的非英语语言中, c : b {displaystyle c:b} 代表 c ÷ b {displaystyle cdiv b} 的比,读做c比b; c / b {displaystyle c/b} 则代表 c ÷ b {displaystyle cdiv b} 的比值。用法请参照比例。整除是数学中两个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自然数 a {displaystyle a} 可以被自然数 b {displaystyle b} 整除,是指 b {displaystyle b} 是 a {displaystyle a} 的约数,且a是b的整数倍数,也就是 a {displaystyle a} 除以 b {displaystyle b} 没有余数。约数判别法可参照整除规则。b ∣ a {displaystyle bmid a} 表示 b {displaystyle b} 整除 a {displaystyle a} ,即 a {displaystyle a} 是 b {displaystyle b} 的倍数, b {displaystyle b} 是 a {displaystyle a} 的因数。15 {displaystyle 15} 可以被 5 {displaystyle 5} 整除,记作 5 ∣ 15 {displaystyle 5mid 15} 。20 {displaystyle 20} 不能被 6 {displaystyle 6} 整除(因为余数为 2 {displaystyle 2} ),记作 6 ∤ 20 {displaystyle 6nmid 20} 。在 ∣ {displaystyle mid } 上加一条斜线即表示不整除。根据乘法表,两个整数可以用长除法(直式除法)笔算。如果被除数有分数部分(或者说时小数点),计算时将小数点带下来就可以;如果除数有小数点,将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移位,直到除数没有小数点。算盘也可以做除法运算。长除法俗称“长除”,适用于正式除法、小数除法、多项式除法(即因式分解)等较重视计算过程和商数的除法,过程中兼用了乘法和减法。使用长除法计算 1260257 ÷ 37 = 34061 {displaystyle {{1260257}div {37}}=34061} 的过程可以表示为:短除法是长除法的简化版本。在短除法里,被除数放中央,旁以一L型符号表示除法,被除数左侧为除数,下侧为商,省去了长除法逐层计算的过程。和整数之间的带余除法类似,一元多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带余除法。可以证明,设有多项式 A {displaystyle A} 和非零多项式 B {displaystyle B} ,则存在唯一的多项式 Q {displaystyle Q} 和 R {displaystyle R} ,满足:而多项式 R {displaystyle R} 若非零多项式,则其幂次严格小于 B {displaystyle B} 的幂次。作为特例,如果要计算某个多项式 P {displaystyle P} 除以一次多项式 X − a {displaystyle X-a} 得到的余多项式,可以直接将 a {displaystyle a} 代入到多项式 P {displaystyle P} 中。 P {displaystyle P} 除以 X − a {displaystyle X-a} 的余多项式是 P ( a ) {displaystyle P(a)} 。具体的计算可以使用类似直式除法的方式。例如,计算 X 3 − 12 X 2 − 42 {displaystyle X^{3}-12X^{2}-42} 除以 X − 3 {displaystyle X-3} ,列式如下:因此,商式是   X 2 − 9 X − 27 {displaystyle X^{2}-9X-27} ,余式是   − 123 {displaystyle -123} 。通常不定义除以零这种形式。亦即当除以0 或分数的分母为0 时,该式或该数无意义。

相关

  • 网团菌门网团菌门(Dictyoglomi)是一类细菌,只包含一个属,即网团菌属(Dictyoglomus)。它是极端嗜热菌,营化能有机营养,即利用有机物获得能量。这种生物可以制造木聚糖酶,将木聚糖(xylan)分解成木
  • 人体骨架人体骨架包含了融合以及骨骼,并辅以关节韧带、肌腱、肌肉和关节软骨。骨架可以是一种防护支架,保护器官如脑、肺和心脏。
  • IM肌肉注射(英语:Intramuscular injection,常常简称为 IM),是指将物质直接注射至肌肉之中的注射方式。在医学领域中,它是几个给药途径之一。由于肌肉比皮下组织中的血管更多更大,肌肉
  • 氢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是一种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键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Y)都是
  • 犁骨犁骨(Vomer)是一粗略的三角骨,形成鼻中隔的下半部分。犁骨的下缘与中隔软骨形成关节,而将鼻子分成左右鼻孔,它的上缘与筛骨的铅直板形成关节。这些形成鼻中隔(Nasal Septum)的
  • 肌肉酸痛肌肉痛(英语:Myalgia),如字面意思所言——肌肉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其最常见的成因是肌肉(群)的过度拉伸、过度使用。没有肌肉创伤史的肌肉痛则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长期肌肉
  • 中文输入技术中文输入技术是指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技术,它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MDPV),俗称浴盐或丧尸浴盐,是一种兴奋剂属性的精神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的一种。在1969年开发时,它是一种
  • 5s22,8,18,8,2蒸气压第一:549.5 kJ·mol−1 第二:1064.2 kJ·mol−1 第三:4138 kJ·mol主条目:锶的同位素锶(Strontium,旧译作鎴)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r,它的原子序数是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