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 dations ◷ 2025-07-22 10:20:49 #俄罗斯帝国政治,废奴主义,俄国改革,1860年代政治,1861年

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改革(俄语: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реформа в России)是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帝国改革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改革。此改革使俄罗斯帝国的农奴制度解体。在俄国某些地区农奴制被废除的时间更早。

1861年农奴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庄园农奴与家用农奴。此宣言使超过2千3百万的农奴获得自由。农奴被授予自由公民的所有权利,包括无需获得许可就可结婚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拥有自己事业的权利。宣言规定农民可以向地主购买土地。家用农奴则只获得了自由,而没有土地。

南高加索格鲁吉亚地区的农奴解放被推迟到1864年,而且与俄罗斯相比,条件更有利于贵族。皇家的农奴于1866年被解放,获得了更好和更大的土地。

1861年前的俄罗斯农民有两大类:

而“农奴”指的是生活在私人土地上的农民,约占人口的38%。农奴除了对政府有义务,他们也对领主有义务;领主对农奴的生活拥有巨大的权力。农村人口生活以户(dvory)为单位,多户聚集成村庄(derevni),以村社为中心进行运作。分布于各地的公社是独立的,大部分能够自给自足,每10公里为一公社。俄罗斯帝国有约2000万户,其中40%有六到十人。

公社与外界孤立,而每个公社在公社大会(skhod)任命一位“长老”(starosta)和一位“职员”(pisar)来处理任何外部问题。公社内的土地根据土壤肥瘠分配给每一户,农民分享资源。村庄内的土地定期重新分配,以求公平。尽管如此,土地并非由公社拥有,而是由10万左右的领主(pomeshchiks)所拥有。农奴是世袭的,不能离开他们出生的土地。农奴有义务定期向领主提供劳动力和货品。十九世纪上半叶时,据估计领主收租占产量至少三分之一。

相关

  •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英语:Gram Staining)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英语:Gram Positive)与革兰氏阴性(英语:Gram
  •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的是一段长时间内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个体,物种和小生境的数目恒定或者是以某一个值作小幅度震动。正是有这样的震动,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作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
  • 睾酮睾酮(testosterone)(又称睾固酮、睾丸素、睾丸酮或睾甾酮、睾脂酮)是类固醇激素,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睾酮是主要的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甾类。不论
  • 烯胺烯胺(英文:Enamine)是醛或酮与二级胺失水缩合形成的一类不饱和化合物,可看作含氮的烯醇,通式为R2C=CR-NR2,见右图。若氮上的两个取代基中,有一个为氢,则形成的烯胺与亚胺互为互变异
  • 班吉班吉(法语:Bangui)是中非共和国首都,位于乌班吉河(Oubangi 或 Ubangi)西岸,东面和南面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是全球少数设于国界附近的首都之一。产棉花、咖啡、木制品,另有小工业区
  • 酷音乐亚洲盛典酷音乐亚洲盛典 (英语:Ku Music Asian Music Awards)是是腾讯子公司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自2015年开始举办的年度音乐奖项。第一届颁奖盛典于2015年4月23日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举
  • 彼得大帝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俄语: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为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罗
  • 首都圈 (日本)日本的首都圈(日语:首都圏/しゅとけん  */?),指的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城市群,也称东京圈(東京圏/とうきょうけん  ?)或东京都市圈(東京都市圏/とうきょうとしけん  ?)。一般包括
  • N轨N轨是线路轨距为9mm,比例为1/148~1/160的铁道模型规格的总称。小形模型的其中外国以HO轨 (OO轨)为主流,N轨是在日本及台湾最普及的铁路模型。在海外,特别是美国一般称作“N比例(N S
  • 刘牢之刘牢之(4世纪-402年),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北府军将领。参加了多场战争,并在淝水之战大败并斩杀前秦将领梁成,助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亦参与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