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蝾螈

✍ dations ◷ 2025-10-23 12:20:24 #IUCN无危物种,真螈属,欧洲两栖动物

火蝾螈(学名:),又名真螈、火螈,可能是欧洲最为著名的一种蝾螈。它们呈黑色,有黄色斑点或斑纹。一些标本甚至是全黑或以黄色为主色,有时会有红色及橙色的。它们的寿命可以非常长,在德国的亚历山大·柯尼希博物馆(Museum Alexander Koenig)就有一只火蝾螈达50岁。火蝾螈在欧洲中古时期,在人们心中曾与炼金术、魔法有个纠葛不清的神秘关联,以沙罗曼达之名著称,因此在后来这个名称被拉丁化作为蝾螈的学名。

火蝾螈栖息在南欧及中欧的山区森林。它们喜欢生活在落叶林,可以躲在枯叶下或树干内。它们需要细小的清溪让幼体成长。不论是在陆地或水中,火蝾螈都不起眼。它们大部分时间都会躲藏在石头、木或其他物件之下。

火蝾螈于晚上活动,而在雨季白天也很活跃。它们吃多种昆虫、蜘蛛、蚯蚓及蛞蝓,有时会吃细小的脊椎动物,如蝾螈及青蛙。它们会以犁齿咬住或以舌头的后部黏住猎物。火蝾螈可以长达20厘米。

火蝾螈得名可能是源自古老的故事:火蝾螈经常躲在树干的洞中,当人拿这些木来烧时,热力将它们从火中迫出来,仿佛它们是从火中爬出来一样。

雄性及雌性火蝾螈非常相似,但到了繁殖期,雄螈的的生殖腺会涨大。当雄螈留意到对象时,就会阻塞其行走路线,以下颚磨擦雌螈示爱。接着雄螈会跟着雌螈,抓着雌螈交配。雄螈会排出精囊到地上,再将雌螈的泄殖腔接触精囊。若成功,雌螈会吸入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受精卵孵化时,雌螈会将幼螈排到水中。一些亚种的幼体会在母体继续生长,直到完全变态后才出生。

当火蝾螈被掠食者抓住时,就会主动保护自己。除了会摆出对抗的姿势外,它们的皮肤也会分泌高毒性的毒素,例如神经毒素蝾螈碱。这种生物碱会造成严重的肌肉痉挛、高血压及换气过度。火蝾螈的毒腺集中于身体的某些位置,尤其是在头部及背部的皮肤表面。皮肤上的斑纹很多时就是这些毒腺所在。大部分分泌物可以有效抵抗细菌及真菌的感染,而有些分泌物则会对人命构成危险(会失明)。

火蝾螈分布在南欧及中欧。它们生活在海拔400-1000米的地方。除了德国北部低至海拔25米外,其他较低的地方很少会见到它们。在巴尔干半岛或西班牙,它们可以生活在较高的海拔。

火蝾螈已知有几个亚种。当中最特别的对称纹亚种()及()是唯一胎生的亚种,其他的都是卵胎生的。

相关

  • 精神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精神病学目前是一门医学专科,内容是关
  •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英文:Smartwatch)是安装有嵌入式系统、用于增强基于报时等功能的腕部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早期智能手表既可以执行计算(英语:Calculator watch)、翻译或者
  •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
  • 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英语:β-galactosidase)是一种水解酶,催化β-半乳糖苷水解成单糖。使β-半乳糖苷酶作用的底物包括神经节苷脂GM1、乳糖苷、乳糖、各种糖蛋白。β-半乳糖苷酶是一
  • 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英语: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殖民地军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
  • 黑斑蚊黑斑蚊是伊蚊属(学名:Aedes)昆虫的通称,又称伊蚊、斑蚊或艾迪斯蚊,属于蚊科库蚊亚科,有很多种类分布在世界各地。此类型蚊虫通常活跃于傍晚和清晨时分,其中白线斑蚊及埃及斑蚊是登
  • 维尔纳·海森堡维尔纳·海森伯(德语: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3年,海森伯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
  • 被动消防被动消防是一座建筑物、海上设施或船舶中结构防火和火灾安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一旦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的稳定和完整非常重要。被动消防试图通过使用耐火的墙壁、地
  • 瑃常在瑃常在(?-1859年),暝谙氏,满洲旗人出身。清朝咸丰帝之常在。咸丰二年,她与慈禧太后、庄静皇贵妃等人一起入宫。初与云嫔等人同居承乾宫,后居翊坤宫。同年五月十一日,已封为春贵人,其父
  • 约翰·史密斯约翰·史密斯(英语:John Smith)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