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

✍ dations ◷ 2025-04-04 06:16:05 #邵族
邵族(邵语:Thau或Thao),是一个台湾的原住民族,聚居于南投县日月潭及雨社山一带。相传邵族的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一带('arithan / 'ari a hundun)而来。人口甚少,但与分部在阿里山的邹族(Cou ; Tsou)在血缘、祭典、语言相当不同,能证明并不是其中一支;另一方面由于和汉族接触较早,也曾被归类为平埔族,但该族到底是属于“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学界并无定见。清政府亦名之为“化番”(归化生番),既不是“熟番”也不是“生番”。 伊能嘉矩将其视为平埔族、鸟居龙藏将其列为高山族。从文化、服饰、体质等特征来看,邵族均和邹族人不同,邵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认他们是邹族,且发起正名运动。 在2001年8月8日政府正式承认邵族为原住民部族之一。邵族人深受祖灵信仰之影响,敬畏自然,但近百年来受到日治时期日本人以及汉人的移入,使原有的土地以及文化风貌受到了很大的改变。人口数少,约818人左右,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曾使八成以上邵族人之居所倒塌,因此震后部分族人曾暂时迁往台北市中山区明水路居住。卲族曾经是水沙连地区最有势力的族群。水社(水沙连)是日治时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现在则以伊达邵(Barawbaw,日月村,旧称德化社)为中心。另一主要的聚落为位于水里乡顶崁村的雨社山聚落。少部分居住于水里民和村益则坑(Aksa)一带,其余族人散居于各地。 ===文化祭典===岁时祭仪 Mulalu Pudaqu 播种祭(第一天),农历3月1日 Mulalu Pakpari 播种祭(第三天),农历3月3日(`99李壬癸田调资料,共202句,可分为十六段)(故事结构,但与邵族口传故事部分有误)

相关

  • 奥沙利铂奥沙利铂(Oxaliplatin),呈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常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或辅助治疗原发性肿瘤完全切除后三期(Dukes C)结肠癌。与顺铂类似,水解后脱去草酸生成活性产物,然后
  •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可以指:
  • 生化反应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托马斯·亨利·赫胥黎,FRS(英语:Thomas Henry Huxley,1825年5月4日-1895年6月29日),英国生物学家,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斗牛犬”之称。他为了对抗理查·欧文
  • 南蒂罗尔博尔扎诺-南蒂罗尔自治省(意大利语:Provincia autonoma di Bolzano;德语:Autonome Provinz Bozen;拉登语:Provinzia autonòma de Balsan),又称上阿迪杰(Alto Adige)或南蒂罗尔(Südtiro
  • 辣根过氧化物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英语:horseradish peroxidase,简称为HRP)存在于辣根中,在生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将微弱信号放大及增强靶标分子可检测度的能力。EC 1.1/2/3/
  • 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蓝伯-伊顿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简称LEMS)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四肢无力的罕见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因体内产生特殊的自体抗体,对抗神经肌肉接点中突触前神
  • 入睡抽动入睡抽动(英语:Hypnic jerk)是即将入睡时肌肉发生的不自主的挛性抽搐,肢体类似抽搐的“跳”,经常像是高处落下的感觉,并很可能导致惊醒。据报告,睡眠时间不规律的人有较高的发生几
  • 应用层应用层(英语:Application layer)位于OSI模型的第七层。应用层直接和应用程序接口结合,并提供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应用层也向第六层表示层发出请求。
  • 模控学控制论(英:Cybernetics)是探索调节系统的跨学科研究, 它用于研究控制系统的结构,局限和发展。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将控制论定义为“对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与通信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