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抑制剂

✍ dations ◷ 2025-07-17 20:18:45 #融合抑制剂
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又称为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是一种抗艾滋病靶向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与质膜融合从而阻断HIV感染CD4+ T细胞。融合抑制剂不仅能避免HIV感染人体、防止患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还能使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体内的HIV生命周期在这一步阻断,控制病情。截至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一共批准三种融合抑制剂类药物上市:恩夫韦地(enfuvirtide,商品名Fuzeon)、ibalizumab(商品名Trogarzo),以及马拉韦罗(英语:Maraviroc)(maraviroc,商品名Selzentry)。HIV进入细胞时与细胞融合过程的分子机理已得到阐明。HIV病毒包膜上的gp120(英语:gp120)糖蛋白与gp41(英语:Gp41)蛋白形成了一个异三聚体蛋白复合物。在HIV侵入人CD4+ T细胞时,gp120糖蛋白首先会与CD4+ T细胞表面作为受体的CD4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紧接着与作为共受体(英语:coreceptor)的细胞表明蛋白CCR5或CXCR4结合,gp41蛋白与质膜结合并进行固定,这一过程完成后,HIV的病毒包膜会与CD4+ T细胞的质膜融合,HIV借此进入CD4+ T细胞中。先前的研究表明,HIV较难感染CCD5表面蛋白的天然缺陷个体,艾滋病在这类个体体内发展速度也较慢,这使得融合抑制剂的研发成为可能。目前获批的三种融合抑制剂类药物恩夫韦地(enfuvirtide,商品名Fuzeon)、ibalizumab(商品名Trogarzo),以及马拉韦罗(英语:Maraviroc)(maraviroc,商品名Selzentry)有各不相同的作用机制。其中,恩夫韦地通过抑制膜融合过程发挥药效、马拉韦罗通过抑制CCR5蛋白功能发挥药效。较新获批(2018年)的ibalizumab是通过阻断gp120与CD4的结合过程起效的,是第一种获批的治疗HIV-1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融合抑制剂可以用作阻断药物,在人体面临HIV感染风险时阻止HIV感染人体,使人免于患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此外,融合抑制剂能在侵入细胞这一步阻断HIV的生命周期,使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融合抑制剂类药物恩夫韦地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英语: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超过90%,接近100%。服用恩夫韦地后,罹患细菌性肺炎的风险会升高。恩夫韦地也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发生概率大约是1%)。同类药物马拉韦罗(英语:Maraviroc)可能造成咳嗽、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腹痛、皮疹、姿位性低血压、肌肉骨骼系统异常等症状,同时具有一定肝毒性(经皮疹和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能使心肌梗塞的概率提高。ibalizumab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头晕,以及皮疹。

相关

  • 医学院医学院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个学院,课程安排主要是以培养和医学相关专门人才和研究人员为目的。医学院的科系和研究所,大致可分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部分包括了医学
  • 球状在数学里,球是指球面内部的空间。球可以是封闭的(包含球面的边界点,称为闭球),也可以是开放的(不包含边界点,称为开球)。球的概念不只存在于三维欧氏空间里,亦存在于较低或较高维度,以
  • 厌氧菌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轴丝动力蛋白(英语:Dynein)是一种马达蛋白(或分子马达),可将ATP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蛋白依靠在微管上向负端的“行走”运输细胞内的货物。细胞骨架微管的负端指向细
  • 巴斯德研究院巴斯德研究院(法语:Institut Pasteur)总部位于巴黎,是法国的一个私立的非营利研究中心,致力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疾病和疫苗的相关研究,其创建者路易·巴斯德于1885年研发出第一剂
  • 在立体几何中,立体几何体的边界被称作面或表面,更严谨地说,面是立体几何体的一个平坦表面,而不平坦的面通常称为曲面,而所有表面的总和称为表面积。在高维度几何以及高维的多胞形
  • 胰蛋白酶结构 / ECOD胰蛋白酶(英语:trypsin)是一种酶。胰蛋白酶在小肠工作,它会将蛋白质水解为肽,进而分解为氨基酸。这是蛋白质能被人体吸收的必要过程。这种酶的作用原理和其他丝氨酸蛋
  • 胰腺炎胰脏炎(英语:Pancreatitis)也称为胰腺炎,指的是胰脏的发炎。胰脏是身体里的一个大型器官,位置在胃后方,功能有分泌消化酵素等等。 胰脏炎有两种,分别是急性(英语:Acute_pancreatitis)
  • 副溶血弧菌肠炎弧菌(学名:Vibrio parahaemolyticus),又称为副溶血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肠炎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地在海水中。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
  • 表位抗原表位(英语:antigenic epitope),简称“表位”,也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表面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抗原表位可被免疫系统(尤其是抗体、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