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dations ◷ 2025-07-19 06:54:02 #历史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自那时起,联合国逐步拓展了其目标与行动范畴,在21世纪初已发展成为了典型的国际性机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最先使用“联合国”(United Nations)来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人。当时,罗斯福向温斯顿·丘吉尔提议了拜伦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一词“united nations”,该词最初是用来描述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的反法同盟的。1942年1月1日,罗斯福在《联合国家宣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一词语。此后,同盟国便开始使用“联合国”来称呼它们的联盟。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想法,始于同盟国在1943年10月莫斯科会议(Moscow Conference)发表的《中苏英美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和德黑兰会议上签署的声明。1944年10月,来自法、中、英、美、苏的五国代表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了会议,详细讨论了联合国的建立事宜;上述会议及往后的多次会议产生了一系列草案,提出了联合国的宗旨、成员国及组织,为其安排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经济和社会合作的职责。各国政府以及世界各地的公民个体对这一系列草案进行了多番商讨与辩论。1945年3月1日举行的雅尔塔会议,确定了联合国将接纳同盟国国家为其成员国。因此,巴西、叙利亚等在1945年头3个月内对德或对日宣战的多个国家,也符合成为其成员国的条件。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除了国家政府外,国际扶轮、国际狮子会等多个非政府组织也获邀参与宪章的起草。两个月后,50个国家的代表于6月26日在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由于本国政治不稳定而未能派出代表签约的波兰,则在1945年10月15日签署了该宪章。按宪章规定,宪章必须由中华民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这五国政府,以及其余46国政府中的多数正式批准后,方可生效。1945年10月24日,由于已经满足上述条件,联合国正式成立。先前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则在1946年4月18日正式解散,并将其职责转交给了联合国。

相关

  • 院内感染医疗照顾相关感染(英语: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or HCAI)),旧称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在医
  • 百日咳百日咳(Pertussi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细菌性传染病。一开始的病征通常类似于普通感冒,会有流鼻水、发烧和轻微咳嗽等症状。之后几周会伴随着剧烈咳嗽,就连呼吸时也会发出高音调
  •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是让医疗专业人员(英语:health professional)在手术及护理病患时穿戴的口罩,最初用意是避免细菌自穿戴者的口鼻散发在空气中,以降低对病患手术伤口的感染。
  • 败血症败血症(拉丁语:Sepsis)(中国大陆译为脓毒症)指的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发炎的严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呼吸频率和心跳加速,以及意识不清。有时患者也会发生特定的
  •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英语:Immunosuppressive drug)是对免疫系统有免疫抑制效用的物质,分为外原的免疫抑制药,一类压制人体免疫反应的相关药物,用于器官移植与各种自体免疫疾病。和内原的免
  • 丙酮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醛,简称二甲基醛,或称醋酮、木酮,是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为一种有特殊臭味、薄荷气味的无色可燃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
  • 钩虫钩虫症(ancylostomiasis)是一种由钩虫属寄生虫引起的病变。钩虫病又称为矿工贫血病,隧道病,砖瓦贫血症和埃及黄化病种等。视乎致病物种,不同物种所引起的病征及病况或有不同。 但
  • 柴油柴油(Diesel)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液态油质燃料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轻
  • 转座病毒科变换病毒属 Metavirus 漂游病毒属 Errantivirus转座病毒科(Metaviridae)又译作变化病毒科或变换病毒科,是一种拥有反转录聚合酶的病毒,型态为单链RNA。该类病毒主要感染真菌和无
  • 职业危害职业灾害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危害造成工作者疾病、伤害、失能或死亡,依其灾害性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包括化学危害(英语:chemical hazard)、生物性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英语: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