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

✍ dations ◷ 2025-04-26 12:41:31 #开罗
开罗(阿拉伯语:القـــاهــرة‎,转写:al-Qāhira)是埃及首都。开罗在古埃及时期称优努(古埃及语:ỉwnw,拉丁化:lunu,意为“通道”)或安努(Anu),圣经中称作安(On)、赫利奥波利斯(希腊语:Hλιούπολις,意为“太阳神之城”)、米斯尔(阿拉伯语:مصر‎,另作Miṣr,意为“军营”,后来成为整个埃及的自称),后改称福斯塔特(阿拉伯语:الفسطاط‎, ,意为“帐棚”),868年突伦王朝埃米尔艾哈迈德·伊本·突伦于福斯塔特北部另建新都称作加塔伊(阿拉伯语:القطائـع‎),到969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伊兹派部将乔海尔征服阿拔斯王朝统治下的埃及,973年迁都于此,把新首都称作开罗(al-Qāhira,意为“胜利之都”)为开罗名称之始。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英语:Greater Cairo)。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万,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世界第十六大都会区。现在的开罗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占多数,科普特基督徒也占有较大比例。在它的西南约30公里,开罗以南著名渡假城市赫勒万省赫勒万市之西岸吉萨省拜德尔舍因(Al Badrashin)拉希纳村(Mit Rahina),是古都孟菲斯遗址(所以孟菲斯实际上并不位于开罗)。由孟菲斯遗址北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开罗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100年以前的前王朝时期,当时位于今日开罗所在地的优努(Iunu)(希腊化后作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已为下埃及第十三诺姆(nome)赫克瓦特(Heq-At)的首都,及后优努(Iunu)虽不再为首都,但仍作为太阳神祭祀中心直至希腊化时代,到托勒密王朝中期除了祭司以外,大多数市民已离开了,不久赫利奥波利斯也告荒废,只留下方尖碑见证她的历史。另外到了古王国时期,位于今开罗西南方三十公里,当时上下埃及交界,尼罗河西岸原为下埃及第一诺姆阿纳赫奇(英语:Aneb Hetch))首都的孟菲斯成为了统一的上下埃及王国首都,直至中王国迁都底比斯前,这里一直作为王国的政治及宗教中心,尔后孟菲斯虽不是首都,仍为重要城市直至西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为止。到公元642年,伊斯兰军队拆毁了孟菲斯城(孟斐斯因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变成了废墟)把建筑材料运到今开罗南部将其建设为一座军营城市─米斯尔(Misr),后改称福斯塔特(帐棚)(阿拉伯语:الفسطاط, al-Fusţāţ)。868年突伦王朝埃米尔艾哈迈德·伊本·突伦于福斯塔特北部另建新都称作加塔伊(阿拉伯语:القطائـع, Al-Qatta'i),905年,阿巴斯王朝的军队攻陷加塔伊,伊本·图伦的子孙被解往巴格达,图伦王朝灭亡。到969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伊兹派部将乔海尔征服阿拔斯王朝统治下的埃及,973年迁都于此,把新首都称作开罗(al-Qāhira 胜利之都)为开罗名称之始。往后这里经法蒂玛、阿尤布、马木留克等几个以此为首都的王朝全力发展(同时也使开罗四周被他们视作异教徒的建筑受到进一步破坏),才把开罗发展为埃及甚至中东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到了1517年马木留克王朝被奥图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打败,开罗沦为奥图曼帝国埃及省之省会,开始衰落,直到近代才得到恢复。除了特有的农作物种植如洋葱、芝麻之外,这里的棉布等纺织品贸易业也很繁荣。开罗市的道路网络极大极广泛,道路除贯穿整个开罗外,亦连接附近的卫星城市和乡村。市内路面公共交通有出租车和由私人公司营运的公共汽车。交通挤塞是开罗市的重大交通难题,市内繁忙街道的车辆移动速率极低,但开罗的司机普遍很忍让。开罗市内设有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启用的地铁,也是非洲两个营运中的重型地铁系统之一,另一个是同样位于北非的阿尔及尔地铁,开罗地铁于1987年开始运营。截止至2014年,开罗地铁系统有61座地铁站,3座换乘站,总长77.9公里。现时运营中的路线有1号线,2号线及3号线。在繁忙时间,地铁会变得非常拥挤。开罗以及沿尼罗河峡谷地区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即柯本气候分类法中的BWh)。但是峡谷效应使得该地区的湿度经常很高。该地风暴也比较频繁,每年三、四月风将大量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吹进城市(参见坎辛风。冬季普遍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范围在9°C至19°C之间,最低温偶尔降至0°C以下。夏季长,较为炎热,但气温较许多沙漠气候地区为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8°C),40°C以上的炎热天气也并不常见。开罗降水极少,全年平均仅25毫米,绝大部分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之间;但有时也会有突发的强降雨,并因此引发严重的洪水。 2013年12月13日开罗降下大雪,这是该地100多年来首次降雪。开罗与附近地区的卫星空照图福斯塔特画像贫民救济处发送的棉被捷运高兰六路贫民区尼罗河岸开罗现代艺术博物馆Bayt Al-Suhaymi阿拉伯音乐厅Template: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相关

  • 细菌性疾病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
  • 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纲(学名:Bacilli)是厚壁菌门的一纲,包含有芽孢杆菌目和乳杆菌目两目,其下包含有芽孢杆菌属和其他如李斯特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
  • OMIM人类孟德尔遗传学(英语: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缩写MIM)是一个数据库将现时所知的遗传病分类,并且连接相关的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这个数据库出版了名为《孟德尔遗传定律
  • 路易氏体失智症路易氏体失智症(英语: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缩写为 DLB)是一种伴随着行为(英语:Behavior change (individual))、认知及活动功能退化(英语:Parkinsonism)的失智症,患者的记忆力虽
  • 病理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病理学(pathology)是医学领域的一门分支
  • 总铁结合能总铁结合能(Total iron-binding capacity,TIBC),有时又称运铁蛋白结合能(transferrin iron-binding capacity)为医学上用于表示转铁蛋白携带血中游离铁的能力。TIBC的数值由抽血检
  • 鬼笔科Clathraceae Chevall. 1826 Lysuraceae Corda 1842鬼笔科(英文:Phallaceae)是鬼笔目下两个科的其中一个,其菌盖不成伞状。多具有臭味以吸引苍蝇助其繁殖。鬼笔科多半出现于热带
  • 非洲人类锥虫病非洲人类锥虫病(法语:Trypanosomiasis africain; 英语:African trypanosomiasis)或称昏睡病、嗜睡病(英语: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寄生虫
  • 博弈论博弈论(英语: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或赛局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1944年冯·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因此
  • 复合粒子复合粒子是由基本粒子结合成的亚原子粒子-强子,包括重子和介子,以及其它的包括原子核、原子、奇异原子-电子偶素、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