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

✍ dations ◷ 2025-11-18 01:05:42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英语: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 CBT)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取向、一种谈话治疗,以目标导向与系统化的程序,解决丧失功能的情绪、行为与认知问题。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以及其他依照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研究组合而成的疗法,都可以称为“认知行为治疗”。CBT一种心理社交干涉疗法,在应对精神病患者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基于证据治疗原则的方法。CBT聚焦于开发个人的应对机制,在面对解决当前问题和改变认知(例如观点,信仰,态度)中无用的模式,行为,和情感调节。其起源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现在用于多种精神健康问题。CBT模型基于行为和认知心理学。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例如精神分析学中治疗师寻找行为背后的潜意识然后形成一个诊断结论。取而代之的是,CBT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和“以行动开始的”,意味着它用来解决和特定精神紊乱相关的特定问题,治疗师的角色是帮助客户发现和练习有效的机制来达到确定的目标并且降低紊乱的症状。CBT基于一种理论认为思维扭曲和有害适应的行为在精神紊乱的发展和保持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症状和相关的挫折抑郁可以通过学习新的信息处理技巧和应对机制而得以减轻。与精神药物相比,观察表明只用CBT可以有效治疗不太严重的抑郁、焦虑症、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症候群(PTSD)、抽动障碍、物质使用疾患、神经性厌食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通常也推荐和药物共同用于治疗其他情况,例如严重的强迫症、重度抑郁、躁郁症与思觉失调等。另外,CBT被推荐为针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第一线方法。和人际心理治疗(IPT)一起,CBT被推荐为心理社交治疗原则中的主要方法。实证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多种问题,包括情感性疾患、焦虑性疾患、人格疾患、饮食疾患、物质滥用、精神病性疾患。治疗方法常常是依照手册,运用特别的技巧指示、直接处理问题,且针对特定疾患进行有时效性的处遇。认知行为治疗常用于个人治疗及团体治疗,这些技巧经过改编后,也常应用在心理自助上。有些临床和研究人员偏重认知导向(如认知重建),另一些人则偏重行为导向(如暴露治疗)。其他的介入措施则结合了两者(如想像暴露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主要是透过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的结合。基于差异甚大的理论,这两种传统在关注“此时此刻”与减轻症状上,找到了共同点。许多针对特定疾患的认知行为治疗程序,接受过疗效与效率的评估。具备实证研究基础的治疗是医疗保健事业的趋势,这一类的治疗会依照症状的诊断,采取特定的治疗方法;所以相较于其他疗法(如心理动力)来说,认知行为治疗更受到医疗保健事业的喜爱。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院推荐“认知行为治疗”作为治疗许多心理健康困扰的选择,包括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强迫症、暴食症、临床忧郁症等。认知行为治疗某些基本观点,可以确定是以各种古代的哲学传统为其前身,特别是斯多葛学派。例如 Beck 最早针对忧郁症的治疗手册就记载:“认知治疗的哲学源头,可以追溯到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认知行为治疗的现代基础,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早期行为治疗的发展、1960 年代认知治疗的发展,以及随后两者的结合。行为治疗的方法早在1924年就出现在玛丽·琼斯(Mary Cover Jones)探讨儿童如何消除恐惧的著作中。1937 年,Abraham Low 为精神病患住院治疗结束后的复健,发展出一套认知训练技巧。Low 也将他的技巧运用在他创立的组织“国际复健”当中,协助人们从心理疾病当中复原。虽然“国际复健”最初由 Low 领导,他后来也改编了这些技巧,将其用在以相同名称运作的自助团体当中。1950-1970 年这段期间,行为治疗开始获得广泛运用,美国、英国与南非的研究者,都从巴甫洛夫(Ivan Pavlov)、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 Watson)、克拉克·L·赫尔(Clark L. Hull) 等行为主义者的学习理论当中获得启发。在英国,这些研究大多聚焦在精神官能症,Joseph Wolpe 将他在动物实验当中的发现,套用到他的系统减敏感法上,这是今天用来消除恐惧的技巧的前身。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 Hans Eysenck )由 卡尔·波普(Karl Popper )的著作获得灵感,以“假如你摆脱了症状,你就摆脱了精神官能症”这一论点来批评精神分析,并以行为治疗作为建设性的替代方案。在美国,心理学家将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 F. Skinner )的激进行为主义应用在临床上。这些工作大多关注严重、慢性的精神失常,如精神病性行为与自闭症。虽然早期的行为治疗法成功地运用在许多精神官能症的治疗上,但用来治疗忧郁症却不太成功。由于所谓的“认知革命”,行为主义也失去了流行性。虽然较早期的行为主义者拒绝像是思考和认知这一类的“心智”概念,但是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 与 Aaron T. Beck 注重认知的治疗方法还是在行为治疗师当中获得了普及。Ellis 与 Beck 的治疗法都包含行为治疗的成分与介入方式,并且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问题。Albert Ellis 的治疗法,创始于 1950 年代早期,一开始被称为理性治疗,可以说是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一种类型。这项治疗法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对抗当时流行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是精神分析。受到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启发,亚伦·贝克在1960年代发展出认知治疗。依照贝克的描述,他的治疗方法是来自于在古典精神分析的脉络下,带领病人进行自由联想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领悟。

相关

  • 药理学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生物医学工程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 共生共生一词在英文或是希腊文,字面意义就是“共同”和“生活”,这是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体之间的吞噬行为。术语“宿主”通常被用来指共生关系
  • 埃伦伯格克里斯汀·戈特弗里德·埃伦伯格(德语: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年4月19日-1876年6月27日),生于德国德利慈(Delitzsch),著名博物学家、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地理学家、
  • 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Baltimore classification)是一种由戴维·巴尔的摩建立的以基因组和病毒转录mRNA方式为区分的病毒分类系统。世界上的病毒千奇百怪,数量极多,生活周期又各
  • SNOMED CTSNOMED CT(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 Clinical Terms,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医学术语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是一部经过系统组织编排的,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医学术语
  • 临床化学临床化学(英语:Clinical chemistry,亦被称为化学病理学、临床生物化学或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病理学的领域之一,主要注重体液的分析。使用简单化学方法检测血液和尿液的学科是在19
  • 不死生物不死生物(英语:undead),又称不死族、亡灵族、死灵族,是指肉体已经死亡却还能活动的怪物,通常被认为是遗留人间的魂魄和具自我意识的尸体。不死生物以不同的型态出现在各地文化的传
  • 胰岛素疗法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arbohydrate counting,或carb counting)是糖尿病患者制订饮食计划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计算一日正餐和点心中的碳水化合物克数或食物份数大小的方法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