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不良事件

✍ dations ◷ 2025-08-22 21:55:07 #严重不良事件

在从事人体药物临床试验中,所谓严重不良事件 (英语:serious adverse event,SAE) 的定义为在使用任何剂量下,所产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包括有:

“life-threatening(危及生命)”表达的就是“严重”的定义,是指患者在事件发生时就面临死亡的风险;并非指假设当情况更为严重时,才可能会导致死亡。不良事件(英语:Adverse event)被进一步定义为“患者或是临床研究对象摄取药物后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并且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人体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有义务为这些事件提出报告。而根据研究显示,在公开报告之中,对这些事件通常并未做充分的报导。由于缺乏数据,以及在整合资料时有不确定性,对治疗干预进行系统综述和综合分析的人往往会不经意,而过分强调药物对于健康的益处。为针对过分强调益处提供平衡的报导,学者们呼吁对临床试验时发生的危害要做更完整的报告。

严重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是对药物治疗而产生的严重不良事件,被认为与药物治疗相关。如果发生SUSAR(SUSPECTED UNEXPECTED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临床试验中未预期到之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应根据研究许可,使用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英语:CIOMS)的表格(或在某些国家/地区使用类似表格)向药物监管机构提出报告。“未预期”是指对于已核准的医药产品,发生的事件未在产品标示中描述,或者对于研究中产品(尚未批准),发生的事件未在研究手册(英语:Investigator’s Brochure)中列出者。

不良影响应被认为是由健康干预手段所引起的不良事件。

相关

  • 用部用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一个(五划的则为第七个)。就繁体中文中,用部归于五划部首;而简体中文中,所属汉字会被分拆至其他部首,如:用、甩字会归为
  • 稻麦蚜稻麦蚜(学名:)为常蚜科缢管蚜属下的一个种。
  • 加布列尔·纳鲁托维奇加布列尔·纳鲁托维奇(波兰语:Gabriel Narutowicz 1865年3月9日-1922年12月16日)立陶宛波兰水电工程学教授、政治家,他从1922年12月11日担任第一任波兰总统,12月16日被暗杀(就职五
  • 石川雅一石川雅一,日本男性动画师、人物设计师。diomedéa执行董事。出身于千叶县。高中毕业之后,经由动画相关专门学校进入动画业界。于专门从事作画的公司OH!Production(日语:オープロ
  • 后发座纤维状结构后发座纤维状结构是一个大尺度纤维状结构.这个纤维状结构包含后发座超星系团 ,形成CfA2长城的一部分。
  • 乌赫尔乌赫尔(西班牙语:Urgel;加泰罗尼亚语:Urgell)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莱里达省的一个县。总面积579.73平方公里,总人口36670(2009年),人口密度63人/平方公里。行政中心位于塔雷加。乌赫尔县辖有20个市镇。乌赫尔教区主教与法国总统共同担任安道尔亲王。
  • 伊万·阿福诺夫伊万·伊里奇·阿福诺夫(俄语:Иван Ильич Афонов,1905年4月12日-1979年4月30日),苏联政治家。曾担任达吉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国营农场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农业部部长;联共(布)阿斯特拉罕州委第二书记、秋明州委第一书记;哈萨克共产党中央第二书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劳动储备部部长等职务。阿福诺夫是苏共19-20大代表;第3届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第2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第3-4届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 KPS 9566KPS 9566(朝鲜语:국규 9566/國規 9566)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使用的朝鲜语的字符编码。它是朝鲜的国家规格,以2003年制定的KPS 9566-2003为最新。1993年制定的KPS 9566-93和1997年以后的标准规格有许多部分不同,所以完全没有使用。支持KPS 9566-2000的唯一字符编码为EUC-KP,这是类似于EUC-KR、修改KS X 1001而来的。但因完全没有支持KPS 9566的程序,反倒多为国际标准做为参考用。KPS 9566-2000 是 94×94
  • 阿拉伯化阿拉伯化(阿拉伯语:تعريب)指的是阿拉伯人对非阿拉伯人的影响,非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人影响下逐渐使用阿拉伯语言和文字,并接受阿拉伯人的风俗和习惯。伊斯兰教在汉志兴起后,阿拉伯文化和语言通过阿拉伯人的征服、贸易以及非阿拉伯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通婚传播到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方。阿拉伯语开始成为一些地区的通用语,同时阿拉伯语在不同地区还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 音长在语音学中, 音长(length或quantity)指的是一个音素在发音中维持的长度,是声音的一种区别性特征(英语:distinctive feature)。常见的有长元音与长辅音等。许多语言并没有区分音素的长度。在有区分的语言中,只有少数同时具有能区别语意的长元音与长辅音;其他大多都只有其中一种;一些语言则是两者互相影响。对于音长的长度,许多语言都将其分成“长”、“短”两种。但爱沙尼亚语和一些萨米语方言则具有3种能区分语义不同的音长,且分别使用于辅音与元音。一些在汉堡附近使用的低地德语变体、 一些莫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