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撒克逊语,又名曰古低地德语,是一种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且是最早有书面纪录的低地德语(通行于德国北部、荷兰东北部、丹麦南部、美国和东欧部分地区的一种语言)的形式。这种语言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支语言,和盎格鲁-弗里西语组的语言关系密切。古撒克逊语的书面纪录,存在于西元八世纪至十二世纪间,而在西元十二世纪时,这种语言逐渐地演化成中古低地德语。古撒克逊语通行于现今的德国北部以海岸为主的地区及荷兰东部,为当地的撒克逊人所使用,而撒克逊人是居于古撒克逊地区(Old Saxony)的日耳曼人部落。古撒克逊语的单词部分地受到北海日耳曼语鼻音消失法则所影响,而这法则影响了古英语、古弗里西语等盎格鲁-弗里西语组语言的单词。受到北海日耳曼语鼻音消失法则所影响这点,使得这些语言的后裔和荷兰语、卢森堡语、标准德语等属于低地法兰克语和高地德语的语言有所区别。
古撒克逊语是种屈折语,它有五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三个数(单数、双数、众数)和三个性(阴性、阳性、中性)。双数只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当中,用以指称两个人。
在历史上,人们认为古撒克逊语和古荷兰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而非两种语言,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语言之间,有着横跨现今荷兰和德国的方言连续体;然而,尽管这两种语言有着相同的历史起源,且有着非常相似的书面语形式,在形态上,古撒克逊语比起古荷兰语还要来得稍微简化,古荷兰语保存了一些在古撒克逊语当中已经消失的语法形式;除此之外,两者之间在声韵方面的演化也有些不同,古撒克逊语是种北海日耳曼语,而古荷兰语是种低地法兰克语。
在中世纪的时候,古撒克逊语和古荷兰语之间有着方言连续体的存在,这方言连续体仅在近现在出现中断,这中断是由于在这两国当中标准语言的扩散,及民间方言的消亡所造成的。尽管有着相似之处,古撒克逊语和古英语及古荷兰语之间亦有着区别,其中一个区别就是a-词干名词的众数形,古荷兰语使用-a作为a-词干名词的众数形,而古撒克逊语和古英语则使用-as或-os;然而,中古荷兰语似乎从中古低地德语中,吸收了一些源自古撒克逊语的a-词干名词的众数形,也因此现代荷兰语当中依旧有部分单词,其众数形以-s结尾。
古撒克逊语很可能在五世纪时,主要由当时属于原始日耳曼语西日耳曼语分支的北海日耳曼语方言演化而来;然而,即便被认为是一种北海日耳曼语言,古撒克逊语不若古弗里西语或古英语一般,是种纯粹的北海日耳曼语,古弗里西语或古英语另外共享了一些其他的北海日耳曼语的特征,像是古弗里西语或古英语当中的母音推移就不见于古撒克逊语。这点及古撒克逊语当中的一些形式(这些形式不同于古英语和古弗里西语的形式,且展现了不同的西日耳曼语分支的特色),使得一些语言学家错误地认为古撒克逊语和古荷兰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变体,他们并因此认为古撒克逊语必然是一种低地法兰克语。
在十二世纪时,古撒克逊语自然地演化成中古低地德语,但古撒克逊语演化成中古低地德语的过程漫长且不间断,古撒克逊语花了两百年的时间演化成中古低地德语;然而,一般以公元1150年作为大量低地德语文学出现的时刻,此时的语言形式,已和古撒克逊语有了清楚的区别。
中古低地德语和古撒克逊语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母音弱化,而母音弱化也出现于中古荷兰语和中古英语。尽管在古撒克逊语当中,圆唇母音经常出现于字尾,在中古低地德语当中,这些母音简化成/ə/,因此,古撒克逊语的gisprekan(意即“说了”)及dagô(意即“日子”,众数属格形)等词,在中古低地德语中,分别写作gespreken和daghe/dage等。
古撒克逊语不受高地德语子音推移,因此在古高地德语中受影响而变成擦音或塞擦音的/p/、/t/、/k/等塞音,在古撒克逊语当中保持原样。原始日耳曼语的/ai/、/au/等母音,在古撒克逊语中一致地变为和所表达的音;而在古高地德语中,这些音则根据后方的子音,可能变为和或和等所表达的音。
和古弗里西语以外的其他西日耳曼语支的语言一样,古撒克逊语一致地保留了原始日耳曼语中位于子音后方的-j-,像是(意即“救世主”)(对应至古高地德语:heilant、古英语:hǣlend、哥德语:háiljands等等)。当日耳曼语元音变音发生于短音/a/之上时,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就有了像是或(意即“拥有”)(参见古英语:habban)之间的差异。这点也反映在古撒克逊语的后裔语言之上,像例如在中古低地德语当中,(意即“生病的”)这个形容词的比较级可以是,也可以是;另外,除了/e/之外,母音变音并未反映在书写之上。
下表显示的是古撒克逊语的子音,括号中的音是同位异音,因此不是独立的音素。
注:
注:
注:
和现代英语不同,但和古英语相同的是,古撒克逊语是种屈折语,有着大量的型态变化。古撒克逊语继承了部分源自原始日耳曼语的格变化,它们分别是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工具格的痕迹只出现于最古老的文献当中)。
此外,古撒克逊语有三个数(单数、双数、众数)和三个性(阴性、阳性、中性),不过双数只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当中,用以指称两个人。
古撒克逊语的名词,根据其变化类,可以有很不同的词形变化。以下以(意即“日子”)这个属于a-词干的阳性名词作为此处的范例。
在古撒克逊语时期接近尾声时,不同名词变化类之间的区别开始消失,而其中一类变化类的结尾,常会用于属于其他变化类的名词之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而较常见的名词变化类开始导致最不常见的变化类开始消失。作为此过程的结果,在中古低地德语中,只有源自古撒克逊语弱变化名词的n-词干的词形变化和及源自古撒克逊语强变化名词的a-词干的词形变化得以保留。
古撒克逊语的动词词形变化系统,介于古英语和古荷兰语(及古高地德语)之间。和古荷兰语及古高地德语不同,但和古英语相似的是,古撒克逊语没有根据人称而彼此相异的动词众数形,所有的人称众数形皆以结尾(其变体有和,这些变体用于不同的动词变化类之上);而和古荷兰语相同的是,古撒克逊语有两类弱变化动词,而仅有少数的动词,作为第三类弱变化动词遗留(一共四个动词,分别为libbian、seggian、huggian和hebbian)
下表总结了古撒克逊语的七类强变化动词和三类弱变化动词的词形变化:
应当注意的是,三类弱变化动词只有四个动词,这个变化类是过去较大的变化类的遗留。
古撒克逊语的词序,与英语不同,其中的一些不同点,是因为名词和动词较丰富的词形变化所致,也就是说,其语序一般而言较为自由;此外其词序尚有以下数点:
古撒克逊语的相关资讯是由多份手稿重建的,这些手稿用的拼字法有时会很不一样。在此处,仅讨论用于正规化版本的《救主传》的拼字法,及现代学者一般对这些字母的公认发音。若其他文献中的拼字法的差异足以指向发音的差异,这点会被指出。
一般而言,古撒克逊语的拼字和古高地德语、哥德语等其他古代日耳曼语族语言的拼字法相契合。
仅有少数以古撒克逊语写成的文件留存至今,这些文件多半是洗礼誓言,而在查理曼的命令下,撒克逊人被要求讲述这些誓言。唯一留存至今的古撒克逊语文学作品为《救主传》以及古撒克逊语《创世行》的片段。
下面的范例,是以传统日耳曼语言的诗歌形式,用古撒克逊语写成的主祷文。此文出现于《救主传》(Heliand)一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