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德里亚

✍ dations ◷ 2025-04-25 03:17:08 #让·博德里亚
Lucile Baudrillard 、让·鲍德里亚(法语:Jean Baudrillard,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又译为让·博德里亚,生于法国兰斯,殁于巴黎,社会学家及哲学家。他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后现代主义牧师、后现代大祭司”。他的思想,从1960年代末期的著作《物体系》开始,直到1980年代以降,可被归纳为“现实的消失”(disparition de la réalité)。家族是农民家庭,鲍德里亚是家里的独生子。中学念巴黎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学(lycée Henri IV),准备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入学考试;但大学落榜,错过了正常升读大学的机会,跑去阿尔勒地区当农工。若干年后回到巴黎,没有通过大学教师资格考试,这便导致他必须经过曲折的道路才能进入大学,进入学术的菁英阶层。之后完成的高等学业是在索邦大学念完德文学业,考取德文教师资格考。鲍德里亚随后在不少中学教德文,跟友人 Gilbert Badia 一起翻译过布莱希特的著作《流亡对话》,1960年代初开始翻译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荷尔德林(Hölderlin)跟德国作家 Peter Weiss 的知名著作《玛哈/萨德》(Marat / Sade)。鲍德里亚也在知名文艺刊物《现代》(Les Temps modernes)撰写文艺评论。鲍德里亚的第一个婚姻,配偶是 Lucile Baudrillard,生了一儿一女,分别是 Gilles Baudrillard 跟 Anne Baudrillard。1995年,鲍德里亚的第二个婚姻是迎娶 Martine Dupuis,一位杂志的摄影编辑。鲍德里亚一边在高等实用知识学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上罗兰·巴特的课,一边经由昂希·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指导撰写博士论文,日后成为1968年备受赞赏的《物体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早在1966年起,鲍德里亚就已经在巴黎第十大学教授社会学。在巴黎第十大学待了二十年之后,1986年鲍德里亚转至巴黎第九大学任教,直到1990年自巴黎第九大学辞职退休。1990年代鲍德里亚的声名在美国鹊起,鲍德里亚开始到美国及其它国家讲学。最特别的是美国兄弟档导演沃卓斯基兄弟自称受鲍德里亚的著作《拟仿物与拟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影响,而在1999年拍出《黑客帝国》第一集。鲍德里亚本身亦是一位业余摄影师,也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论摄影》(Sur la photographie)。2000年鲍德里亚整理他的摄影作品作了一个展览(在‘欧洲摄影馆’,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MEP)。鲍德里亚2007年3月6日病逝巴黎,葬礼于3月13日在巴黎市内的蒙帕纳斯墓园举行,哲学家何内·谢黑(René Schérer)说道:“看起来应该就是这样,鲍德里亚的葬礼从未发生过。更好的是,从现在起他将一直活下去。”(Tout ça est parfaitement normal, l'enterrement de Baudrillard n'a pas eu lieu et c'est tant mieux, à présent il va vivre.)鲍德里亚的理论,最为人熟知的是他为报刊撰写的长篇文章,基本上是以后结构主义的观点批评大众传播媒体,仍不断地引起讨论。第一篇长文是1991年针对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撰写〈海湾战争不曾发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1991年3月29日刊登在《解放报》)。第二篇长文是2001年针对九一一事件、世贸中心两幢大楼的倒塌撰写《恐怖主义的精灵》(L'Esprit du terrorisme,2001年刊登在《世界报》)。受到尼采著作的启发,鲍德里亚感兴趣的是物体的事件,或者是事件的规则跟事件的不规则。于是,“诱惑”(séduction)、“模拟”(simulation)、“过度真实”(hyperréalité)成为鲍德里亚式的概念名词。鲍德里亚早期的两本著作:《物体系》跟《消费社会》(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深受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的影响,鲍德里亚认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其实都是些“符号物体”(objets-signes),同时将原有的意指系统(systèmes de signification)、诠释系统(systèmes d'interprétation)更深入思考,认为“所指,符旨”(signifié)不再只是“中性的物体”的意义,其实应该把“所指,符旨”放回语言学的体系而具备更加复杂的关系,因此又创了“符号价值”(valeur-signe)一词。思考路线上,鲍德里亚跟福柯、德勒兹一样都扬弃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对鲍德里亚而言他更扬弃精神分析的概念。鲍德里亚反对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也反对康德的理性主义,甚至愈来愈反对符号学的逻辑,简言之,针对恶的概念鲍德里亚也用他对物体的概念、诱惑威力的概念拆解它的意义的逻辑。也因此,不仅是景仰尼采的语录式写作,鲍德里亚更是有意识地采用带一点诗意、带一点嘲讽的风格撰写他自己的文章。结果是相当隐晦的,不管鲍德里亚是针对九一一事件或法国2005年秋季暴动发表评论,一致再引起新闻界对鲍德里亚的批评。鲍德里亚晚年试图从马瑟·牟斯跟乔治·巴塔耶的著作寻求答案。鲍德里亚在1970年代中期出版《象征交换和死亡》(L'E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基本上仍遵循索绪尔的影响,但却导引他在1980年代更加阐释“拟像”(simulacre)跟“模拟”(simulation)的关系,然后就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全新的数位科技的全面的、革命性的批判。鲍德里亚首先在《象征交换和死亡》这本书提到拟像的三种类别(trois ordres):举例来说,数位典藏算是第二种“生产”(production)的拟像。数字化藏品的技术是依赖数位摄影来生产、复制艺术品。至于第三种拟像--“模拟”早已在商业和工业领域里应用到淋漓尽致,从立体实境的游戏制作到产品、建筑模型的构筑,其软件(MAYA、3D STUDIO MAX、PRO-E等)无不使用得相当广泛平常。拟像论:失去原有的拷贝,符号比真实更加真实,人不再是主体,而是沦为符号,文化,语言为主的客体。举例来说,通常都在电视上看到总统,有一天现场看到总统演讲的时候,会觉得大萤幕上的总统反而感觉更真实。鲍德里亚称这个时代(即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是“过度真实的”(l'hyperréel),在这样的“过度真实”中,“存有物”跟“外观”之间的差异已被废除,这样的“过度真实”其实是靠封闭的符号系统自己结构起来,且所有的这些符号完全都没有参考到外在的现实。 鲍德里亚晚年有一句嘲讽的话也很有名:“超真实已死。所以,超真实万岁!”(L'hypperréalité est morte. Vive l'hyperréalité !)影像变成“拟像”,就与真实脱离一切关系,“拟像”只是“拟像”自身。

相关

  • 小管胃壁细胞((gastric) parietal cells)又称壁细胞、泌酸细胞,为分泌盐酸及内在因子之上皮细胞。这些细胞都位于胃之胃底(gastric fundus)衬里中之胃腺体(gastric glands)里。它们含
  • 龋齿龋齿(英语: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 cavities, caries,其中caries起源于拉丁文的“腐烂”),俗称蛀牙,指牙齿因细菌活动而造成分解的现象。常见的龋齿菌种是乳酸链球菌(lactococ
  • 封建制度封建是源自于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在下,大地主或领主能强行索取土地收入,并且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而在现代的汉语使用上,“封
  • 尿道球腺尿道球腺(英语:bulbourethral gland),又译考伯氏腺(Cowper gland),是三个附性腺中最小的腺体。位于会阴深横肌肌束内的一对黄豆大小、深色的腺体。每个腺体有一个细长的开口于尿道
  • 蛛形纲见内文蛛形纲(学名:Arachnida)又名蜘蛛纲,是节肢动物下的一个纲,有65,000~73,000左右的物种,包括了蜘蛛、蝎子、壁虱、螨等。蜘蛛、蝎子等常被大众误解为昆虫,虽然同属节肢动物门,可
  • 病变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政务官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种内竞争种内竞争,亦称种内斗争,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认为同种生物由于要求相同的生活条件,竞争是最激烈的,提出种内竞争是自然选择的重要基础。例如争取食物来源、争取地
  • 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州,正式名称为弗吉尼亚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Virginia),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美国开国时十三州之一。维珍尼亚州域范围位于北纬36°31'至39°37',西经75°13'至83°37'
  • 四川泡菜四川泡菜(有的地方叫“泡咸菜”或“泡酸菜”), 是中国四川及重庆等川渝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食品。在川渝的筵席、宴会中,在品尝各味佳肴之余,最后上几色泡菜(称为“随饭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