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几何结构
✍ dations ◷ 2025-04-04 11:25:20 #几何结构
在几何学中,凸正多面体,又称为柏拉图立体,是指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且每一个顶点所接的面数都是一样的凸多面体,是一种三维的正几何形状,符合这种特性的立体总共只有5种。在汉语文化中,正多面体通常是指只有5种的凸正多面体,然而在只讨论每面全等、每个个角等角且每条边等长的情况下,亦有其他多种几何结构存在,也称为正多面体。正多面体的别称柏拉图立体是因柏拉图而命名的。柏拉图的朋友泰阿泰德告诉柏拉图这些立体,柏拉图便将这些立体写在《蒂迈欧篇》(Timaeus) 内。正多面体的作法收录《几何原本》的第13卷。在命题13描述正四面体的作法;命题14为正八面体作法;命题15为立方体作法;命题16则是正二十面体作法;命题17则是正十二面体作法。判断正多面体的依据有三条这三个条件都必须同时满足,否则就不是正多面体,比如五角十二面体,虽然和正十二面体一样是由十二个五角形围成的,但是由于它的各个顶角并不等价因此不是正多面体。正多面体具有很高的对称形,每个正多面体是相似多面体所属点群中对称性最高的,对正多面体加以变化就会导致对称性下降,如正十二面体属于Ih点群,当它变化为五角十二面体的时候对称性也随之下降为Td群。凸正多面体共有五个,均由古希腊人发现:(表中a为正多面体的边长)体积:
1
12
2
a
3
{displaystyle {1 over 12}{sqrt {2}}a^{3}}
≈
0.118
a
3
{displaystyle approx 0.118a^{3}}
二面角角度:
arccos
1
3
{displaystyle arccos {frac {1}{3}}}
≈
70
∘
52
′
{displaystyle approx 70^{circ }52'}
外接球半径:
6
4
a
{displaystyle {frac {sqrt {6}}{4}}a}
≈
0.612
a
{displaystyle approx 0.612a}
内切球半径:
6
12
a
{displaystyle {frac {sqrt {6}}{12}}a}
≈
0.204
a
{displaystyle approx 0.204a}
对偶多面体:正四面体体积:
a
3
{displaystyle a^{3} }
二面角角度:
90
∘
{displaystyle 90^{circ }}
外接球半径:
3
4
a
{displaystyle {sqrt {frac {3}{4}}}a}
≈
0.866
a
{displaystyle approx 0.866a}
内切球半径:
a
2
{displaystyle {frac {a}{2}}}
对偶多面体:正八面体体积:
2
3
a
3
{displaystyle {frac {sqrt {2}}{3}}a^{3}}
≈
0.471
a
3
{displaystyle approx 0.471a^{3}}
二面角角度:
arccos
(
−
1
3
)
{displaystyle arccos left(-{frac {1}{3}}right)}
≈
109
∘
28
′
{displaystyle approx 109^{circ }28'}
外接球半径:
a
2
{displaystyle {frac {a}{sqrt {2}}}}
≈
0.707
a
{displaystyle approx 0.707a}
内切球半径:
a
6
{displaystyle {frac {a}{sqrt {6}}}}
≈
0.408
a
{displaystyle approx 0.408a}
对偶多面体:立方体体积:
1
4
(
15
+
7
5
)
a
3
{displaystyle {1 over 4}(15+7{sqrt {5}})a^{3}}
≈
7.663
a
3
{displaystyle approx 7.663a^{3}}
二面角角度:
arccos
(
−
5
5
)
{displaystyle arccos {bigg (}{-{frac {sqrt {5}}{5}}}{bigg )}}
≈
116
∘
57
′
{displaystyle approx 116^{circ }57'}
外接球半径:
6
4
3
+
5
a
{displaystyle {frac {sqrt {6}}{4}}{sqrt {3+{sqrt {5}}}}a}
≈
1.401
a
{displaystyle approx 1.401a}
内切球半径:
a
4
50
+
22
5
5
{displaystyle {frac {a}{4}}{sqrt {frac {50+22{sqrt {5}}}{5}}}}
≈
1.114
a
{displaystyle approx 1.114a}
对偶多面体:正二十面体体积:
5
12
(
3
+
5
)
a
3
{displaystyle {5 over 12}(3+{sqrt {5}})a^{3}}
≈
2.182
a
3
{displaystyle approx 2.182a^{3}}
二面角角度:
arccos
(
−
5
3
)
{displaystyle arccos {bigg (}{-{frac {sqrt {5}}{3}}}{bigg )}}
≈
138
∘
19
′
{displaystyle approx 138^{circ }19'}
外接球半径:
a
4
10
+
2
5
{displaystyle {frac {a}{4}}{sqrt {10+2{sqrt {5}}}}}
≈
0.951
a
{displaystyle approx 0.951a}
内切球半径:
a
12
3
(
3
+
5
)
{displaystyle {frac {a}{12}}{sqrt {3}}left(3+{sqrt {5}}right)}
≈
0.756
a
{displaystyle approx 0.756a}
对偶多面体:正十二面体因为正多面体的形状的骰子会较公平,所以正多面体骰子经常出现于角色扮演游戏。正四面体、立方体和正八面体,亦会自然出现于结晶体的结构。正多面体经过削角操作可以得到其他对称性类似的结构,比如著名的球状分子碳六十空间结构就是正二十面体经过削角操作得到的,称为截角二十面体。因此可以知道,碳六十分子所属的对称性群也是与正十二面体相同的Ih群。由于正多面体和由正多面体衍生的削角正多面体大多有很好的空间堆积性质,即可以在空间中紧密堆积,因此常常选择正多面体形或者削角正多面体形的盒子作为分子模拟计算的周期边界条件。除了上面提到的正十二面体,还有一种由五边形(其中四条边等长)构成的多面体——五角十二面体,五角十二面体是黄铁矿的一种可能的晶体外形,尽管五角十二面体是由五边形构成的,但并不是柏拉图体,它所属的对称性群也不是正十二面体的Ih群而是与黄铁矿内部结构一致的Th群。柏拉图视“四古典元素”为元素,其形状如正多面体中的其中四个。剩下没有用的正多面体——正十二面体,柏拉图以不清晰的语调写:“神使用正十二面体以整理整个天空的星座。”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添加了第五个元素——以太(希腊文:.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Gentium Plus",Gentium,"Theano Didot","GFS Porson","New Athena Unicode",Garamond,"Palatino Linotype","Arial Unicode MS",Arial,"Lucida Grande",Tahoma,"Times New Roman","DejaVu Sans",FreeSerif,sans-serif,serif}Αιθήρ,拉丁转写:aithêr;拉丁文:aether),并认为天空是用此组成,但他没有将以太和正十二面体连系。约翰内斯·开普勒依随文艺复兴建立数学对应的传统,将五个正多面体对应五个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同时它们本身亦对应了五个古典元素。所有正多面体的相关于顶点数 V、棱数 E 和面数 F 的性质都可以由每个面上的边(棱)的数目 p 和每个顶点出发的棱的数目 q 给出。由于每条棱有两个顶点又在两个面上,我们有另一个关系是欧拉公式:(这个不显然的事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证明。在几何拓扑中,这是因为球面的欧拉示性数是 2。)
上面三个等式可以解出 V, E和 F:注意交换 p 和 q 会交换 F 和 V 但 E 不变。正多面体只有五种这个定理是一个经典结果。下面给出了两个证明。注意这两个证明都只证明了正多面体至多有五种,这五种的存在性需要靠构造给出。下面的几何讨论和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的证明非常相似:纯粹的拓扑证明可以只利用正多面体的性质.关键在于
V
−
E
+
F
=
2
{displaystyle V-E+F=2}
和
p
F
=
2
E
=
q
V
{displaystyle pF=2E=qV}
.综合上面等式,我们有于是由于
E
>
0
{displaystyle E>0}
,注意到 p 和 q 必须大于等于 3,我们可以容易地找到所有五组 (p, q):
相关
- 安莫西林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译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本名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性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溶菌作用,主治易感微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本品为治疗中耳炎的第
- 肿瘤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肿瘤学(英:Oncology)是一种研究肿瘤(尤其
- 着装守则服装是人类形象基础的一部分,除了满足基本的保护和修饰功能之外,它的每个配件也传达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绝大多数的人文社会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着装守则,其中的大部分规则都
- 内湖科技园区内湖科技园区,简称内科,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西侧,是台湾第一座由民间投资及政府放宽产业进驻而发展出来的科学园区。最北与最西位于在堤顶大道上段(二段)与内湖路一段的交界处,最南
- 马里兰州马里兰州(英语:State of Maryland),简称马州,是美国的一州,属于美国中大西洋地区,其西边与南边与西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接壤,北方是宾夕法尼亚州,东邻为特拉
- 量子声学量子声学(quantum acoustics)是研究微观量子力学效应不可忽略时声现象的一个声学分支,属于声学和凝聚体物理学的交叉领域。量子声学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声光效应时开始的
- 新闻新闻,在中国古代又称新文,近代有时泛指报纸,在日语及韩语汉字中则只有报纸一义。通常指新闻机构发布的最近发生事件的消息报道。据程栋新著《第二代新闻学》,新闻的定义分两层:认
- W·E·莫尔纳尔威廉·艾斯科·莫纳(英语:William Esco Moerner;1953年-),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Harry S. Mosher Professor)。2014
- 克林顿比尔·克林顿,全名威廉·杰斐逊·克林顿(英语: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1946年8月19日-)是美国律师、政治人物,民主党成员,曾长期担任阿肯色州州长(1979年-1981年、1983年-1992年)和第
- 维克托·魏斯科普夫维克托·弗雷德里克·魏斯科普夫(德语:Victor Frederick Weisskopf,1908年9月19日-2002年4月22日),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他曾随维尔纳·海森伯、埃尔温·薛定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