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图
✍ dations ◷ 2025-04-04 12:00:35 #蓝图
蓝图(英语:Blueprint),港澳地区又称“蓝纸”,是工程制图的原图经过描图、晒图和薰图后生成的复制品,因为图纸是蓝色的,所以被称为“蓝图”。蓝图类似照相用的相纸,可以反复复制新图,而且易于保存,不会模糊,不会掉色,不易玷污。在中文语境中,蓝图一词通常引申为一种对未来的构想或计划。蓝图工艺基于光敏的铁化合物。最著名的是使用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赤血盐)的工艺。用柠檬酸铁铵溶液浸渍纸并干燥。当光线照在纸张上时,光反应将三价的铁离子转变为二价的铁离子。然后用铁氰化钾溶液与二价铁形成不溶性的铁氰化物(普鲁士蓝或特兰贝尔蓝),将图像显影。然后将多余的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洗掉。该工艺过程也称为氰型。这是用于复制各种透光文件的简单工艺过程。工程师和建筑师在绘图纸上绘制设计图,然后将用墨汁描到描图纸上,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复制。描好设计图和描图纸放在感光纸的顶部,将两张纸都放在日光曝光架(类似于相框)中夹在玻璃下。将曝光架置于日光下,在明亮的阳光下曝光一到两分钟,在阴霾的天空下大约需要十分钟才能完成曝光。当紫外线通过描图纸透射到感光纸上,光敏涂层会转换为稳定的蓝色或黑色染料。有墨汁阻挡紫外线的地方,涂层不会转换,并且保持可溶性。这时可以看到形成的图像。当看到很强的图像时,将框架放回室内以停止曝光过程。将未转化的涂层洗掉,然后将纸张干燥,就形成原始图像的副本,其中透明的背景区域呈现为深蓝色,而图像则复制为白线。此工艺过程具有以下特点:引入蓝图工艺排除了光刻复制或手工绘制原始图形的费用。到1890年代后期,美国建筑事务所的蓝图只占手工描图复制成本的十分之一。蓝图过程仍用于在纸张和织物上产生特殊的艺术和摄影效果。各种基材已用于蓝图。纸是一种常见的选择。为了使印品更耐用,有时会使用亚麻布,但是时间一久,在亚麻布上的印迹有略微缩小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改在仿皮纸上进行晒印,后来再在聚酯薄膜上进行晒印。蓝图主要运用在建筑制图上,由于以下优点使其多年来难以被取代:近年来由于电脑辅助设计的进步,显示器和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廉打印机渐渐取代蓝图。虽然已有部分极端的建案整个过程不用一张纸,完全由显示器完成,然而由于工程上使用蓝图的习惯,大部分建筑师及相关人士还是视蓝图为传统最重要的纪录工具,使得蓝图在数位时代继续保有一定的地位。数位蓝图,又近年来因传统蓝晒纸制造的原料感光药剂属污染产业,制造工厂与产量受限,衍生出以高速大尺寸打印机或绘图机来直接输出名为数位蓝图的产品,实际上仍以档案打印输出为本质.在现今政府机关可收以白纸打印的图纸送件审核之下,以数位蓝图输出的动作,意义不大.又另因数位蓝图的可变造性与传统翻晒蓝图的高不可变造性之比较下,公家机关仍旧会较信任以传统晒图的送件与合约.
相关
- 盗汗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
- 酸性气体酸性气体(英语:Acid gas),是天然气或任何其他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或类似的污染物。在炼油厂或天然气处理厂,去除硫醇和/或硫化氢的过程通常被称为
- 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不同岩石互相转化的过程。循环的开端是岩浆,经冷却和结晶成为火成岩。岩石经风化、侵蚀分解,再由搬运、分选、沉积成沉积物。后者再岩化成沉积岩。岩石可经压力、
- 维尔特二号维尔特二号彗星(官方标记为81P/Wild)是一颗由瑞士天文学家保罗·维尔特于1978年发现的彗星。据信在它45亿年的生命里,维尔特2号可能曾有更远和圆的轨道。1974年它在距离行星木
- 薛禹群薛禹群(1931年11月2日-),江苏无锡人,中国水文地质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锯齿缘睫状体是眼球壁葡萄膜的中部环形增厚部分,宽约6毫米,通过晶状体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内表面有许多突出并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褶,外表面有睫状肌(平滑肌),在睫状肌和晶状体之间有透
- 冥族小天体在天文学中,冥族小天体或类冥小天体(plutino)是与海王星有2:3的平均运动共振的海王星外天体,Plutinos这个名称是在冥王星之后才有的,使用了意大利文表示小的附加语词-ino,指像冥
- 大陆边缘大陆坡为向海一侧,从大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一般渐变,约在1500~3500米水深处,在邻近海沟地带,下延至更深
- 环境法学环境法学是环境科学和法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环境法律及其发展规律,包括环境法的产生、本质、特征、形式、发展、作用、制定和实施以及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其强
- 锺国义锺国义,字赤松,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年),登戊戌科进士,康熙三年,任山东莱芜县知县,升兵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