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蕴
✍ dations ◷ 2025-04-25 09:41:44 #五蕴
蕴(巴利语:khandha;梵语:स्कन्ध,转写:skandha;孟加拉语:স্কন্ধ,转写:skandha),又译为阴或聚,有积增聚合的意思,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梵语:पञ्च स्कन्ध,转写:pañca-skandha;巴利语:pañcakkhandhā),旧译五阴、五聚、五众或五受阴;其中,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四者称为四蕴。《大毘婆沙论》记载“蕴”有六种含义:五蕴之定义如《杂阿含经·六一经》:五取蕴之定义又如《杂阿含经·四六经》:五蕴之缘起如《杂阿含经·五八经》: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在《巴利三藏》中,有详细的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按现代用语来说,五蕴可以指以下五种:
相关
- 青哌环素青哌环素(“Penimepicycline”和“mepicycline penicillinate”皆为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又称为“青哌四环素”或“青霉素V甲哌四环素”。青哌环素是一种能与tRNA结合,从而达
- 普鲁士蓝普鲁士蓝(英语:Prussian blue;德语:Preußisch Blau 或 Berliner Blau;化学名称:亚铁氰化铁;分子式:Fe7(CN)18⋅14H2O,或书写成Fe43 · xH2O简称:PB)是一种深蓝色的颜料,在画图和青花瓷
- 持续性植物状态神经科神经科 ICD10 =持续性植物状态(英语: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缩写为 PVS),是指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经失去意识,但尚存活的人。这类病患俗称为植
- 肾元肾单位又称肾元(英语:Nephron),是肾制造尿液的基本功能单位,人体的肾脏中,约含200万个肾单位,每一个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所组成,肾小体包含肾丝球(glomerulus)和鲍氏囊(Bowman's c
- 氟硝西泮氟硝西泮(学名:Flunitrazepam、或称FM2、罗眠乐、氟硝安定、氟硝基安定、氟甲硝安定、十字架、十字仔),由罗氏药厂制造,取它们的成分Flunitrazepam的首尾字母加原剂型每锭两毫克
- 温标温度标准,简称温标,是以量化数值,配以温度单位来表示温度的方法。它也是温度计进行刻度的根据。只要以物理方法使两个不同的温度在环境中产生,并测量再予以不同数值。即为温标。
- 辐射适应适应辐射(英语:Adaptive Radiation)在进化生物学中指的是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不包括亚物种,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交配的物种)的
- 内含子内含子(英语:Intron)是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更精确的定义是: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DNA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
- h区元素根据元素外层价电子构型的不同,周期表可以分成几个区;同一区里的元素,其填在最高能级上的电子的亚层轨道类型是相同的。分区的名称就是根据轨道的名称定的:下表列出了元素周期表
- 包谷酒包谷酒即一种用包谷(玉米)作为原料的蒸馏酒,因为玉米成本低,所以在中国农村非常流行,有时也被称为玉米白酒。包谷酒一般多为家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