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蕴
✍ dations ◷ 2025-10-19 21:03:05 #五蕴
蕴(巴利语:khandha;梵语:स्कन्ध,转写:skandha;孟加拉语:স্কন্ধ,转写:skandha),又译为阴或聚,有积增聚合的意思,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梵语:पञ्च स्कन्ध,转写:pañca-skandha;巴利语:pañcakkhandhā),旧译五阴、五聚、五众或五受阴;其中,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四者称为四蕴。《大毘婆沙论》记载“蕴”有六种含义:五蕴之定义如《杂阿含经·六一经》:五取蕴之定义又如《杂阿含经·四六经》:五蕴之缘起如《杂阿含经·五八经》: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在《巴利三藏》中,有详细的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按现代用语来说,五蕴可以指以下五种:
相关
-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拉丁语: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人类的品种称 human CMV (HCMV) 或Human herpesvirus-5 (HHV-5),是巨细胞病毒中研究最深入的在人类和哺乳动物
- 牙龈炎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是指一种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疾病,牙龈病病损范围限于牙龈,而不累计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牙龈病主要包括牙龈炎性损害和牙龈增生。牙龈病一般不侵犯
- 泮托拉唑泮托拉唑(英语:Pantoprazole,常用商品名有:Somac、Tecta、Pantoloc、Controloc、Panprax、Pansiv、Protium、Prazolin、Protonix、Pantecta、Pantoheal、Pantpas、Ppi-40以及Neo
- 关节内注射在医学上,关节注射(英语:Joint injection)或关节内注射(英语:Intra-articular injection)是用来治疗关节部位发炎性疾病的一种处置,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痛风、肌腱炎
-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指发现于中国北方的晚期智人化石。因化石地点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北京猿人洞穴上方的“山顶洞”内而得名。其重要化石及遗物均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同北京猿人
- 阿哌沙班阿哌沙班(INN,商品名Eliquis)是一种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和房颤中风的抗凝血剂。它是一种直接Xa因子抑制剂(direct factor Xa inhibitor)。自2011年5月阿哌沙
- 芬布芬芬布芬(Fenbufen)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腱炎等,亦可用于缓解背痛、牙痛、手术后疼痛及外伤性疼痛。芬布芬以胶囊或
- 水合水配合物是指水作为配体和金属以配位键的方式结合,形成的配位化合物。许多金属盐(如硝酸盐、硫酸盐、高氯酸盐等)的溶液中,水合离子是金属离子存在的主要形式。水合离子具有z+的
- 马萨诸塞马萨诸塞州(英语: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简称麻省、麻州,正式名称为马萨诸塞联邦,是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州,为美国独立时最初的十三州之一,也是新英格兰六州里人口最密集的一
- 本地治里本地治里(泰米尔语:பாண்டிச்சேரி,印地语:पॉंडिचेरी,法语:Pondichéry,英文:Pondicherry,泰米尔语拉丁字母转译为作Puduchery),又译为朋迪榭里,其名于泰米尔语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