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君士坦丁堡牧首
✍ dations ◷ 2025-07-07 08:00:44 #君士坦丁堡牧首
普世牧首(希腊语: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俗称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宗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英语:Primus inter pares)的神职人员。他是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但是并无任何凌驾于其他牧首或另外15个自主教会之上的权威。普世牧首的正式职位是君士坦丁堡正教会(正教会的16个自主教会之一)的牧首,该牧首职位是正教会4个最早的牧首职位之一。作为君士坦丁堡正教会的领袖,他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尊荣的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新罗马及普世牧首(希腊语:Η Αυτού Θειοτάτη Παναγιότης, ο Αρχιεπίσκοπος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Νέας Ρώμης και 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除了正教会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外,天主教会也曾经任命过拉丁礼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当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将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都城后,这个城市的主教很自然地成为了大公教会内部的第二号人物,其地位仅次于“老”罗马的主教(即教宗)。在迁都后不久,主教被升格为都主教。许多世纪以来,教宗们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获得这种地位,因为这将改变基督教会业已形成的等级制度。但是在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宣布了如下信纲:“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在罗马主教之后,亦享有首席(英语:Primus inter pares)的尊荣,因为君士坦丁堡是新罗马”。教宗达马苏斯一世和格列高利一世拒绝承认这个信纲,这一举动极不寻常且受到了质疑和谴责——普世公会议是应该对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具有约束力的。尽管面临如此尖锐的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却在拜占庭帝国各皇帝的恩遇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在451年的加尔西顿公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辖区(包括小亚细亚和色雷斯),也确立了君士坦丁堡在各地教会中的地位仅次于罗马。教宗良一世拒绝接受这个教令,指责它非法并且无效,因为这一决定是在教宗特使缺席的情况下作出的。6世纪时,主教的官方名称是“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新罗马,及普世牧首”。在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牧首们完全受制于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最终变得无足轻重。历任皇帝经常干预教会事务,他们实际上可以任意废立牧首。许多皇帝甚至任命宦官担当牧首之位。相比之下,罗马教廷却成为一支独立和不受世俗统治者控制的强大力量。在俄罗斯正教会成为东正教世界最大的教会之后,身为该教会最高领导人的莫斯科牧首因此取得相当程度的权威,但没有因此改变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席地位。在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陷落之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一度控制了对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命(如不能保证信徒对苏丹忠诚要处死)。但是今天的土耳其政府仅仅要求牧首承认自己是一个土耳其公民,并且允许伊斯坦布尔市的东正教会自主召开教会会议来选举牧首。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巴尔多禄茂。他因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运动而被人们称为“绿色牧首”。历史上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驻地主要有三个。最初的也是最正统的驻地是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1206年—1264年由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摧毁了拜占庭帝国在该地的统治,牧首驻地随帝国皇室一同迁至尼西亚。在拜占庭帝国复国后,牧首驻地又迁回圣索非亚大教堂。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圣索非亚大教堂也被强行改为清真寺。从那时至今,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驻地是位于法纳尔的圣乔治座堂(“白光塔”)。由于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对芬兰正教会和爱沙尼亚使徒派正教会(均为自治教会)有管辖权,君士坦丁堡牧首拥有按立这两个教会的大主教的权力。另外,加拿大乌克兰正教会及美国乌克兰正教会也于20世纪末加入了君士坦丁堡教会内。
相关
- 香菇香菇(学名:Lentinula edodes)又叫做冬菇、北菇、香蕈、厚菇、薄菇、花菇、椎茸,为小皮伞科香菇属的物种,是一种食用菇类。一般食用的成员为,鲜香菇脱水即成干香菇,而且会产生浓郁特
- 活性维生素D3胆钙化醇(英语:Cholecalciferol,又称为维生素D3或胆钙化固醇)是维生素D的一种,胆固醇脱氢后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即可形成胆钙化醇,因此也就是说胆钙化醇的维生素D原是7
- 冗余冗余(英语:redundancy)是指系统为了提升其可靠度,刻意配置重复的零件或是机能。冗余一般是为了备用,或是失效安全的考量,也有可能是了提升系统性能,像是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器,或是多线
- 哈雷迪哈雷迪犹太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腹部肥胖肚腩赘肉俗称啤酒肚,泛指囤积在腰间的脂肪组织,在腹部外斜肌附近尤其常见。男性比女性较容易有肚腩赘肉,那是由于女性身体一般会把脂肪储备在臀部与大腿附近。人年纪愈步入中年
- 苗勒管发育不全苗勒管发育不全(Müllerian agenesis,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 or MRKH),取名于奥格斯特·佛列斯·杰斯佛·卡尔·苗勒(英语:August Franz Joseph Karl Mayer)
- 抗组织胺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
- 北海道大学北海道大学(日语:北海道大学/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 Hokkaidō daigaku;英语译名:Hokkaido University),简称北大(ほくだい;Hokudai)或海大,是一所位于日本北海道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 基因识别基因预测,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基因识别的对象主要是蛋白质编码基因,也包括其他具有一定生物学功
- 篮氏贾第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