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蜜胺

✍ dations ◷ 2025-04-03 13:23:50 #六甲蜜胺
六甲蜜胺(英语:Altretamine)是一种化疗药物,属三聚氰胺(蜜胺)的衍生物。它在1990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以Hexalen的商品名上市。六甲蜜胺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它不属于一线药物, 但其低毒性使其常用于顺铂或其他烷化剂治疗后仍反复发作或对治疗无应答的卵巢癌, 尤其是晚期癌症的姑息疗法。六甲蜜胺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癌症(一般与其他化疗药物合用),如支气管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子宫内膜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六甲蜜胺的具体作用机理仍不是特别清楚——一般来说将它列为烷化剂,如MeSH的分类;ATC则将其列为“其它抗肿瘤药”。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六甲蜜胺的其中一些分解产物起到了类似烷化剂的抗癌作用。口服六甲蜜胺后,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会催化其进行氧化与N-去甲基化,生成活性产物N-(甲基羟基)三聚氰胺(如三甲密醇,如下图中的 Carbinolamine metabolite), 后者在细胞内进一步脱甲基生成甲醛、甲醇胺、亚胺离子(图中的 Reactive iminium ion )等中间体。这些小分子能够与DNA或蛋白质反应生成共价键,引起DNA的烷基化、双链间交联及与蛋白质间的交联,从而损害DNA,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使癌细胞死亡。也有研究认为六甲蜜胺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起到抗代谢物的作用,阻碍癌细胞的DNA、RNA与蛋白质合成。主要支持的论据是六甲蜜胺与烷化剂无交叉抗药性。由于六甲蜜胺极难溶于水,它只能通过口服给药且生物利用度较低,这因此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病及骨髓抑制等。 其中肠胃和神经毒性是剂量限制性毒性,可分别通过服用止吐剂及与维生素B6合用来缓解; 但后者可能会显著降低六甲蜜胺/顺铂联合化疗的效果。 骨髓抑制则较轻,一般见于给药后3~4周,停药后1周即可恢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与六甲蜜胺合用会引起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西咪替丁则可增加此药的生物半衰期和毒性。六甲蜜胺具有弱致突变性。卤化/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克拉屈滨、克罗拉滨、氟达拉滨、奈拉滨)聚合酶链式反应抑制剂(阿糖胞苷#)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吉西他滨)亚硝脲类: 卡莫司汀 • 洛莫司汀(司莫司汀) • 福莫司汀 • 尼莫司汀 • 雷莫司汀 • 链脲佐菌素烷基磺酸酯类: 白消安(甘露舒凡、苏消安)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抗体酶抗体酶(Abzyme)也称催化性抗体,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它是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性的结合产物,其实质是一类在可变区赋予了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酶的历史可
  • 锈菌纲见内文Pucciniomycetes D.Hawksw., B.Sutton & Ainsw. (1983)柄锈菌纲(学名:Pucciniomycetes),以前曾称为锈菌纲(Uredini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一个真菌的纲。此纲包含5
  • IUPAC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ˈaɪjuːpæk, ˈjuː-/),又译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化学与应用
  • 利润利润或获利指的可能是:
  • 巴陶氏症候群巴陶氏症候群(Patau syndrome),又称13-三体症候群,染色体三倍体症之一,少见,患者多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13-三体症候群早在1657年便由丹麦医学家托马斯·巴托林发现,但其染色体性质
  • 左总颈动脉在解剖学中,总颈动脉是负责供应头颈部充氧血最主要的动脉,左总颈动脉直接由主动脉发出,右总颈动脉由头臂动脉干发出。二者在颈部时分叉为外颈动脉和内颈动脉。左和右总颈动脉位
  • 粗体粗体是在正常字体样式(或字型)的基础上,通过加粗笔画实现的一种字体样式。例如,“维基百科”的粗体样式为“维基百科”。粗体的英文是bold,在字体编辑软件中,往往以B作为加粗字体
  • 泵,又译作帮浦,是一种用以增加流体的压力,使加压过的流体产生比平常状况下更巨大的推进力量的装置。人类及动物的心脏可说是天然的泵,它把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最早的泵是在
  • 脊索动物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生态位最顶级的门。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 Lottak-Volterra方程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Lotka-Volterra equation)别称掠食者—猎物方程。是一个二元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成。经常用来描述生物系统中,掠食者与猎物进行互动时的动态模型,也就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