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越语
✍ dations ◷ 2025-04-04 23:59:03 #南越语
南越语,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族人使用的一种或一系列古代语言。旧有的错误观点认为它之后跟其他语言如古代汉语等相互影响演化成粤语、京语、黎语、壮语、侗语、瑶语、畲语、苗语等现代语言。新的观点认为瑶语、畲语、苗语是荆蛮语演化而来的,壮语是西瓯语演化而来的,南越语的真正后代应该是壮侗语系下侗台语族的诸语言。例如侗语、水语、仫佬语、翁贝语、标语、佯黄语、毛南语、莫家话、锦家话、傣冈语。操这些语言的人群是南越国(南粤)灭亡以后轶散到各地的。
相关
- 磷脂酶磷脂酶(英语:Phospholipase)是一种将磷脂质水解为脂肪酸及亲脂性物质的酵素。磷脂酶主要依据其催化反应的对象分为四类,即磷脂酶A、B、C、D四种。磷脂酶A1-切SN-1酰基 磷脂酶A2-切
- 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又称技术循环曲线,光环曲线,炒作周期,指的是企业用来评估新科技的可见度,利用时间轴与市面上的可见度(媒体曝光度)决定要不要采用新科技的一种工具
- 黄铁矿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特殊的形态色泽,有观赏价值。一些黄铁矿磨制成宝石也很受欢迎。黄铁矿可经由岩浆分结作用、热水溶液或
- 肯尼思二世马尔科姆之子肯尼思(中世纪盖尔语:Cináed mac Maíl Coluim;现代盖尔语:Coinneach mac Mhaoil Chaluim;英语化简称为肯尼思二世,绰号为杀害兄弟者(An Fionnghalach);954年前–995
- 有应公孤魂信仰,或称孤魂祭祀,古代称厉祭,为东亚儒教及民间信仰,祭祀因天灾、战争、屠杀、械斗、疾疫、冤屈、罪行、车祸等意外枉死,或无后、夭折死者的信仰,避免无嗣、横死、冤死者之魂
- 白香肠巴伐利亚白香肠(德语:Weißwurst)是巴伐利亚一种传统香肠。由剁碎的小牛肉和烟猪肉制做,调味料有香芹(亦称beiderl)、肉豆蔻、小豆蔻、葱、姜、柠檬和洋葱。香肠大约长四到五英寸
- CAP代谢产物活化蛋白(CAP,Catabolite activator protein),也称为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为一种转录促进剂,以同型二聚体的方式存在。其在结合上DNA时会同时弯曲DN
- 草本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生物分类学中植物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
- 解脱国际解脱国际(英语:Exit International)是一个支持和推动安乐死合法化的国际非营利组织。 其前身为“自愿安乐死研究基金会(Voluntary Euthanasia Research Foundation)”。和解脱国
- 阿台阿台(?-1583年),又译阿太,王杲之子。有学者认为阿台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祖父“阿古都督”,但也有学者不认同此说。后人普遍认为阿台为其舅舅,亦为堂姐夫。王杲被杀后,阿台为报父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