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

✍ dations ◷ 2025-11-13 02:47:22 #神话,恶魔,奇幻,妖怪

魔王,恶魔、魔物的王,魔族、魔界、魔国的君王。

原本是佛教用语,指存在于六道轮回的第六天(也称为他化自在天),妨碍修行之人的“第六天魔王波旬”。后来在其他的神话与传说中,渐渐的演变成邪恶神格的顶点,或是指恶魔、怪物、妖怪等的头目称呼。作为尊称时,也有“大魔王”的用法。在日本则常是基督教中的撒但的译名。有时候也称作“魔王撒但”。相当于英语中的the Devil或Archenemy。

以日本为例,“魔王”主要用于比喻拥有压倒性的权力或暴力之人,也用于拥有与常人不同的优秀才能或能力之人。在留日传教士路易斯・弗罗伊斯的记载中,织田信长曾经自称为第六天魔王(以揶揄武田信玄)。同样在日本,北一辉也被大川周明指责为“单眼魔王”。还有,在特定的领域中知道的非常详细,或是因极端的言行而引人注目的人物,有时也故意会用“~~魔王”“~~大魔王”来称呼揶揄之。

在幻想小说,被称为恶魔、魔物、妖魔、魔族等屡屡伤害人类的种族中,有很多被称为魔王大人而代表其势力的顶点。特别是在20世纪后,随着媒体的发达与作品量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魔王。在奖善惩恶的作品中,主要是作为应该被打倒的一方,恶的象征,而也有不同立场的作品,如魔王会成为主角的同伴,或是主角为魔王的侧近,甚至主角就是魔王等等的作品。随著作品的不同,有的魔王也升级成为“大魔王”、“冥王”、“魔神”等等的地位。

影射魔王与神(邪神)之间的善恶论。

其中也有以美少女,美少年形式登场的魔王。

嘲讽或搞笑。(如魔法气泡,魔界战记)

相关

  • 数字黑暗时代数字黑暗时代(英语:Digital dark age)是指历史上保存的数字文档在未来可能难以读取,甚至无法读取的情况。原因是现存的数字文档和多媒体所采用的数据格式由于过于陈旧而被弃用,或
  • 醒木醒木称醒目,又叫响木,是一种在曲艺表演中经常使用的道具。醒木实质上是一种小硬木块,常由红木等高档硬质木材制成。多被用于单口相声,评书及鼓书的表演中,作用基本为“拢耳音”,吸
  • 组团式城市群组团式城市群是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出版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中提出的关于描述中国大陆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宏观概念。组团式城市群的概念在学界使用并
  • 诺姆诺姆(源自希腊语:Νομός,意为“行政区”;埃及语:Gau)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很像中国《尔雅
  • 扎布尔省扎布尔省(波斯语:د زابل ولايت‎)位于阿富汗南方,与加兹尼省、帕克蒂卡省、库纳尔省、乌鲁兹甘省及巴基斯坦相邻。该省总面积17,343平方公里(6,696平方英里),总人口249,1
  • 傅大为国立清华大学物理学系学士傅大为(?-),台湾科学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创社社长,现任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国立阳明大学人文社
  • 孔迈 (刘宋)孔迈(?-?),孔子后裔,代次、世系均不详。刘宋大明二年(458年),孔迈被封为奉圣侯。孔迈有一子孔荂。后世孔子世家谱,没有孔迈,孔继涑分析说,可能是北魏孔灵珍被封为崇圣侯之后,尊自己的四代
  • 福井宪彦福井宪彦(1946年11月26日-)是一名日本历史学家,目前担任学习院大学兼任教授。曾是学习院大学学长(第11代)。専门研究欧洲近代史、法国史,以欧洲近代历史学、特别身为是年鉴学派的介
  • 郑成美郑成美(1941年-),华裔新西兰籍,新西兰媒体工作者。194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第三代华人家庭。其父在二战中担任抗日群众组织的宣传秘书为日军所杀害。后就读于马六甲培风中学
  • 甘龙甘龙(?-?),战国时期人物,秦国大夫。前359年,卫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卫鞅认为圣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甘龙反驳说:“不对,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