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 dations ◷ 2025-02-23 14:14:14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阿姆哈拉语:መንግስቱ ኃይለ ማርያም;1937年5月27日-),埃塞俄比亚军人、政治家,曾任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总书记、埃塞俄比亚国家元首(1977年-1991年)。1974年,他参与推翻持续两千余年的埃塞俄比亚君主专制,此后逐渐独揽大权,直到1991年被霍查派领导的反对派武装推翻。实际上是阿姆哈拉民族主义者的门格斯图为争取苏联援助,对外声称信奉共产主义(他先后组建了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和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但他仍残酷镇压共产主义政党(亲中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和亲苏的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又在共产主义盟国(苏联、古巴)的支持下与自称奉行科学社会主义并在美苏中三国之间摇摆的邻国索马里开战,最后被共产主义反对派武装(霍查派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主张厄立特里亚独立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推翻。门格斯图生于亚的斯亚贝巴,他早年在霍尔塔接受军官训练,并一直在军队中任职,后来又去美国进行军事补充训练。当升为少校时,由于当时的皇帝海尔·塞拉西的一些政策不得人心,他成为青年军官小组的一员,加入因得不到照顾和晋升而心怀不满者的行列,密谋叛乱反对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的政府。1974年6月,一批中低层军官乘机发动政变将皇帝废黜,他成为革命士兵委员会主席,为自己夺权打下基础。9月皇帝被捕后,他出任担负政府职能的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通称德尔格)副主席。1974年11月23日,门格斯图下令刺杀温和立场的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纵容杀死60名贵族和前帝国军官。由于临时军政委员会内部的对手被消灭,门格斯图成为推行工业、土地国有化制度的众所周知的实权人物。他在埃塞俄比亚实行军事极权统治,外交上依靠苏联的援助。在国内,1977年2月,已经升为中校的门格斯图在临时军政委员会内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间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军政委员会主席和另外几名成员被杀,门格斯图成为国家元首和委员会主席。他为争取民心实现了土地改革,但大肆屠杀异己分子,制造“红色恐怖”,先后镇压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和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所有外国公司均被强行国有化。政治上他模仿苏联政体模式,建立政治局等官僚机构。同年晚些时候,他要求以苏联武器和古巴士兵击退来自索马里,操索马里语的欧加登地区发动的进攻。作为国家无可争议的统治者,1984年他监督成立了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并被选为总书记。1986年起草埃塞俄比亚宪法(次年批准)。1987年9月新的国家立法机关选举他为总统。1983年~1984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然而,由于人民反对他的残酷专制,此时他已同时面临着北部提格雷地区由霍查派领导的反政府武装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的节节胜利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的武装叛乱,连续的严重干旱和饥馑折磨着埃塞俄比亚,农业因强制集体化和居民的重新定居而崩溃,此外还有内部敌人有时发动政变。加上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减少对其统治的援助,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地位,他的政府内外交困。到1990年,苏联对门格斯图政权的支持几乎全部终止。为了继续维持统治,门格斯图在1990年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1991年5月反政府武装攻占首都,他迅速宣布辞职,与3000名官员潜逃国外。他逃往津巴布韦流亡至今,埃塞俄比亚政府控告他犯侵犯人权及群体灭绝,并一直试图将他引渡回国审判他的罪行,但一直未有结果。2006年12月12日,埃塞俄比亚一法庭经过审理认定,门格斯图在1977-1978年间曾下令屠杀近2000名无辜平民。2008年5月26日,埃塞俄比亚最高法院以种族灭绝罪缺席判处门格斯图死刑。2010年门格斯图宣布出版他的回忆录,2012年,他的回忆录手稿《Tiglatchn》被泄露到互联网上。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
相关
- 脊灰脊髓灰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儿麻痹症(中文名称译自日语“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译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
- 立陶宛语立陶宛语(lietuvių kalba),中文也称立陶宛文,是立陶宛的官方语言以及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在立陶宛大约有290万人以其为母语,而在海外约有二十万。立陶宛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
- 蓝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其中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约470-440纳米)。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
- 酪氨酸羟化酶1toh与2toh· 酪氨酸3-单加氧酶活性 · 铁离子结合· 突触传递 · 心脏发育 · 学习 · 记忆 · 交配行为 · 运动器官行为 · 心脏收缩规律 · 芳香族氨基酸代谢过
- 戈达瓦里河哥达瓦里河(马拉提语:गोदावरी,泰卢固语:గోదావరి,英语:Godavari River)一作戈达瓦里河,为是印度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马哈拉施特拉邦西北部的纳西克附近,源头西距阿拉伯海
- 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英语:Di(2-propylheptyl) phthalate,或bis(2-propylheptyl) benzene-1,2-dicarboxylate,di(propylheptyl) orthophthalate,缩写DPHP),是一种化学式为C28H
- 桑格试剂1-氟-2,4-二硝基苯又称2,4-二硝基氟苯,在蛋白质分析中又称为桑格试剂,是一个测定多肽N-端氨基酸的试剂。它最初由弗雷德里克·桑格于1945年发现。可以由氟化钾晶体在常温下的
- 乌拉乌拉(满语:ᡠᠯᠠ,转写:Ula,1561年-1613年),为明朝中后期海西女真四部之一,满语原意为“江”,因其都城位于松花江上游(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而得名,统治者姓乌拉那拉氏,最早可追溯
- 锥状细胞视锥细胞(英语:cone cell)是视网膜上的一种色觉和强光感受细胞,视细胞的一种,因树突为锥形故称。人类每只眼球视网膜大约600-700万的视锥细胞,大多分布在视网膜黄斑处,周围逐渐减少
- 19561956年欧洲歌唱大赛(Grand-Prix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 Européenne 1956)为欧洲歌唱大赛之第一届比赛,于1956年5月24日在瑞士提契诺州卢加诺举行,第一届大赛主要为无线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