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 dations ◷ 2025-11-11 23:53:24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阿姆哈拉语:መንግስቱ ኃይለ ማርያም;1937年5月27日-),埃塞俄比亚军人、政治家,曾任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总书记、埃塞俄比亚国家元首(1977年-1991年)。1974年,他参与推翻持续两千余年的埃塞俄比亚君主专制,此后逐渐独揽大权,直到1991年被霍查派领导的反对派武装推翻。实际上是阿姆哈拉民族主义者的门格斯图为争取苏联援助,对外声称信奉共产主义(他先后组建了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和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但他仍残酷镇压共产主义政党(亲中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和亲苏的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又在共产主义盟国(苏联、古巴)的支持下与自称奉行科学社会主义并在美苏中三国之间摇摆的邻国索马里开战,最后被共产主义反对派武装(霍查派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主张厄立特里亚独立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推翻。门格斯图生于亚的斯亚贝巴,他早年在霍尔塔接受军官训练,并一直在军队中任职,后来又去美国进行军事补充训练。当升为少校时,由于当时的皇帝海尔·塞拉西的一些政策不得人心,他成为青年军官小组的一员,加入因得不到照顾和晋升而心怀不满者的行列,密谋叛乱反对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的政府。1974年6月,一批中低层军官乘机发动政变将皇帝废黜,他成为革命士兵委员会主席,为自己夺权打下基础。9月皇帝被捕后,他出任担负政府职能的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通称德尔格)副主席。1974年11月23日,门格斯图下令刺杀温和立场的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纵容杀死60名贵族和前帝国军官。由于临时军政委员会内部的对手被消灭,门格斯图成为推行工业、土地国有化制度的众所周知的实权人物。他在埃塞俄比亚实行军事极权统治,外交上依靠苏联的援助。在国内,1977年2月,已经升为中校的门格斯图在临时军政委员会内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间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军政委员会主席和另外几名成员被杀,门格斯图成为国家元首和委员会主席。他为争取民心实现了土地改革,但大肆屠杀异己分子,制造“红色恐怖”,先后镇压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和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所有外国公司均被强行国有化。政治上他模仿苏联政体模式,建立政治局等官僚机构。同年晚些时候,他要求以苏联武器和古巴士兵击退来自索马里,操索马里语的欧加登地区发动的进攻。作为国家无可争议的统治者,1984年他监督成立了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并被选为总书记。1986年起草埃塞俄比亚宪法(次年批准)。1987年9月新的国家立法机关选举他为总统。1983年~1984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然而,由于人民反对他的残酷专制,此时他已同时面临着北部提格雷地区由霍查派领导的反政府武装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的节节胜利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的武装叛乱,连续的严重干旱和饥馑折磨着埃塞俄比亚,农业因强制集体化和居民的重新定居而崩溃,此外还有内部敌人有时发动政变。加上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减少对其统治的援助,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地位,他的政府内外交困。到1990年,苏联对门格斯图政权的支持几乎全部终止。为了继续维持统治,门格斯图在1990年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1991年5月反政府武装攻占首都,他迅速宣布辞职,与3000名官员潜逃国外。他逃往津巴布韦流亡至今,埃塞俄比亚政府控告他犯侵犯人权及群体灭绝,并一直试图将他引渡回国审判他的罪行,但一直未有结果。2006年12月12日,埃塞俄比亚一法庭经过审理认定,门格斯图在1977-1978年间曾下令屠杀近2000名无辜平民。2008年5月26日,埃塞俄比亚最高法院以种族灭绝罪缺席判处门格斯图死刑。2010年门格斯图宣布出版他的回忆录,2012年,他的回忆录手稿《Tiglatchn》被泄露到互联网上。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

相关

  •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剂(英语: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
  • 火灾暴风火灾暴风(英语:Firestorm),又称火风暴或火灾风暴,是大范围火灾本身所创造和维持的风力系统,是严重野火或山火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会用来描述一般的巨型火灾 ,火灾风暴的确定特征必
  • 普罗提诺普罗提诺,又译柏罗丁(希腊语:Πλωτίνος ,英语:Plotinus ;204年-270年),新柏拉图学派最著名的哲学家,更被认为是新柏拉图主义之父。普罗提诺出生于埃及,青年时在亚历山大港求学,并
  • 道家系列条目道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中国哲学的信念之一。 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
  • 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瑞典语:Nobelförsamlingen vid Karolinska Institutet)是卡罗琳学院下辖机构,负责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部位于卡罗琳学院校园内的诺贝尔论坛。诺贝
  • 玻璃转化温度玻璃转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是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可逆转化的温度。当达到某一温度时,这区域的分子链会做局部运动,这个温度称作“玻璃转移
  • 咖啡这是一个各国(地区)年人均咖啡消费量列表,最新的为2009年的数据。
  • 上尉上尉是军队的职衔,在少校和中尉之间。在少数国家,存在大尉军衔,作为上尉的更高一级军衔。在数国军队中,陆军以及空军、海军陆战队的上尉英译为captain,海军上尉称为lieutenant。
  • 阿散蒂阿散蒂王国(Ashanti Empire),或称阿散蒂联邦(Ashanti Confederacy),是18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1701–1957)非洲加纳中南部的阿坎族王国。阿散蒂原为登基拉邦的藩属。18世纪初(1701)与近
  • 东吁王朝殖民时期:现代:东吁王朝(缅甸语:တောင်ငူခေတ် 缅甸语发音:,英语:Taungoo Dynasty)一译东固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存在时间为1531年至1753年。东吁王朝在13世纪时蒲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