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脱
✍ dations ◷ 2024-12-22 13:16:35 #解脱
在印度宗教中,解脱(梵语:मोक्ष,转写:mokṣa,或 मुक्ति〔mukti〕、vimoksha、vimukti),意即“解放”,是印度宗教的重要神学与哲学概念,指生命个体能够脱离世间生死轮回及其带来的各种苦,印度教、耆那教与佛教皆继承了这个观念,但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见解。印度教吠檀多派认为达到梵我境界即是解脱。佛教则认为依靠修行转生到天界并不能完全从轮回中解脱,必须依照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无漏学来修行,达到阿罗汉圣果或正等正觉佛陀的两种涅槃方可脱离轮回。具体的方做法有许多种,如印度教讲禅定、瑜伽、诵咒语等,佛教讲诵陀罗尼咒、念佛、禅定等,依各教派传承而定。解脱的梵语有多个,其中的词根muk-、mok-,皆来自同一语根muc,义即“解开”、“放开”。印度教的解脱理论主要是“与梵合一”,回到“梵我”境界,或“与神(自在者)合一”。有三个道路可以达到解脱:耆那教说七谛——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要想解脱必须通过持五戒(不杀、诳、盗、淫、蓄财)、修三宝(正智、正信、正行)的方式制御,一般主张修苦行,以此消除宿业,不生新业,即可达到寂静境界,最终解脱。耆那教还有一种Santhara仪式,是苦行的一种,即斋戒绝食,以此实现解脱的目的。为此印度每年有数百信徒饿死。佛教讲中道,不落二边,即不落入两个极端,破除简单二元论(英语:Dvaita)。如既不主张修苦行,也不主张随顺欲乐;既反对断灭,也反对常有。以中道修行,依照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无漏学的道路,通过禅定、念佛等法门,逐渐清除业,断除执着和烦恼,从较粗的烦恼——五下分结(疑结、边见结、戒禁取见结、欲贪结、嗔恚结)开始断,终至断除最粗的烦恼——五上分结(掉举结、色界贪结、无色界贪结、我慢结、无明结),永远断除一切粗细的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解脱三界生死、六道轮回之苦。涅槃有两种,阿罗汉的涅槃,是断除了我执、未断法执的果位。而入正等正觉的究竟涅槃,即成佛果位,已经断除法我二执。这在判教称为“渐教”,是渐次成就的教法,佛教也对部分利根者讲“顿教”、“圆教”,即通过明心见性,即生成佛,此一生便可以脱离轮回。
相关
- 嗜酸性白血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英语:Catabolism),又称作分解代谢,是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将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单位,并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或用于其他合成代谢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将大分子(例如
- 断奶断奶是哺乳动物幼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之后停止进食母乳,并开始向成年体饮食转换的一个过程。只有哺乳动物才需要经过这一过程,而当幼体完全不进食母乳时就标志着完全断
- 阅读障碍失读症(英语:Dyslexia、reading disorder、alexia),或称阅读障碍,是描述在智力无缺损的状况下,对于阅读和书写文字具有困难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的症状包括难以拼
- 语言学家语言学家是指研究语言学并有一定造诣的学者。下列是语言学家的列表(List of linguists),可以参考结构主义的当代语言学家。
- 有爪动物门有爪动物(学名:Onychophora)是蜕皮动物(Ecdysozoa)中的一门,经常被简称为有腿的虫,种类极少,包括少数化石种类在内,共约90种。有爪动物门的动物极有可能和节肢动物(Arthropoda)和缓步动
- 砂岩砂岩,同沙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成分有关,可以是任何
- 女性荷尔蒙女性荷尔蒙,又称女性激素,包括数种在女性身上比较多的荷尔蒙。某些女性荷尔蒙在男性身上也有,不过比较少。卵巢分泌两大类女性荷尔蒙:雌激素(英语:estrogen,又称动情素)和孕激素(prog
- 卜塔普塔(Ptah)是古埃及孟斐斯地区所信仰的造物神,而后演变成工匠与艺术家的保护者,形象为一木乃伊,他的妻子是赛克迈特。普塔放于神庙内殿的基座上。头部被带紧裹,身体被木乃伊包布绑
- 异丁酰辅酶A2-yl]methoxy-hydroxyphosphoryl]oxy-hydroxyphosphoryl]oxy- 2-hydroxy-3,3-dimethylbutanoyl]amino]propanoylamino]ethyl] 2-methylpropanethioate异丁酰辅酶A(英语:Isob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