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09-14 10:42:18 #南太平洋气旋季,2014年气象

2014-15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于南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2015年1月1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3度,西经152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6F。

1月20日12: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直接给予“MEDIUM”的评级。15: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Niko(妮可)。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7P。

1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8:00UTC,妮可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1月24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1月25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妮可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9日12:00UTC,热带扰动99P越过东经160度线,进入由斐济气象局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域。当时斐济气象局将其定性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9F。

1月30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将其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0P。21: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Ola(奥拉)。

1月31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2月3日00:00UTC,奥拉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奥拉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楠迪西北约114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1F。

3月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3月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Pam(帕姆)。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7P。

3月10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3月11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3月12日12:00UTC,斐济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

3月13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评定帕姆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25kt,中心最低气压为910hPa,是自2005年气旋珀西(英语:Cyclone Percy)以来最强的南太平洋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评定帕姆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35kt,中心最低气压为899hPa,使帕姆的最高风力超越气旋佐伊(英语:Cyclone Zoe),成为南太平洋有记录以来最高风力最强之热带气旋,不过气压仍略高于佐伊9hPa(其后为6hPa)。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3月14日18:00UTC,帕姆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15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帕姆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阿皮亚西南约375公里的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2F。

3月2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0P。

3月22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Reuben(鲁本)。12:00UTC,鲁本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23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定性为副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霍尼亚拉以南约465公里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5F。

4月10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3P。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Solo(索洛)。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4月11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4月12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02:00UTC,索洛在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乌韦阿(英语:Ouvéa)海岸登陆。03:00UTC,索洛在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利富(英语:Lifou)海岸登陆。06:00UTC,斐济气象局直接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09: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2014年11月2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马塔乌图西北约3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1F。

11月22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1月2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1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纽埃东北约36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2F。

12月17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认为02F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0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3度,西经167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3F。

12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3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17: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其评级提升为“HIGH”。

12月26日05: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撤销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降为“LOW”。21: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1日,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爱图塔基(英语:Aitutaki)东北约2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4F。

12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4日,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3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纽阿福欧岛西北约29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5F。2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MEDIUM”的评级。

12月25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降级为“LOW”。

12月26日15: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9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7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阿皮亚东南约2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8F。

1月30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2月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苏瓦东北约68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0F。

2月4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5度,西经150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3F。

3月21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2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9度,西经167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4F。

3月30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14F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31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15日09: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维拉港西北约450公里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6F。

4月16日03: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6月28日,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5度,东经163度附近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7F。

2015年6月30日,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5P。19:00UTC,17F越过东经160度线,离开南太平洋海域,进入澳洲海域。

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单一疗法联合疗法(英语:Combination therapy或polytherapy)是指使用了一种以上的药品的疗法。一般来说,这些术语指的是使用多种疗法来治疗一种病症。通常来讲,联合疗法中所有的疗法都会用
  • 土星的卫星土星的卫星繁多,大者有比水星更大的土卫六,小者有不足一百米宽的小卫星。土星共有82颗轨道已得到证实而又没有混进环内的自然卫星,其中直径超过50公里的只有13颗;除此之外,还有上
  • 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英语:Joseph Harold Greenberg;1915年5月28日-2001年5月7日)是一位很卓越但亦具争议的语言学家及非洲人类学家。他最为人所知的工作,主要是语言的分类及
  • 德川庆昌德川庆昌(1825年5月1日-1838年7月5日),御三卿一桥德川家第6代当主。德川庆昌在文政八年三月十四(1825年5月1日)于江户城出生,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庆的第五子,幼名初之丞。天保八年(1837
  • Top Gear (电台节目)Top Gear是一个广播节目,除了播放唱片外,还以其特别录制的会话而闻名。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并于1967年以摇滚乐为主题,以这种方式运行直到1975年结束。这是英国广播公司与海
  • 鸡冠山乡 (崇州市)鸡冠山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销鸡冠山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文井江镇管辖。鸡冠山乡下辖以下地区:鞍子河社区、苟家
  • 高锰酸钙高锰酸钙五水合物,化学式为Ca(MnO4)2·5H2O。遇到冲击时,极可能产生爆炸。主要用于纺织工业及水的消毒。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的Me 163彗星式火箭战斗机用的燃料之一,与高浓度过
  • 乔·乔根森乔安妮·玛丽·乔根森(英语:Joanne Marie Jorgensen,1957年5月1日-)是一位美国学者和自由意志主义政治活动家。她是自由意志党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提名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乔根森曾
  • 津巴布韦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罗得西亚(英语:Zimbabwe Rhodesia)是一个位于非洲南部,在1979年6月1日至1979年12月12日存在而未被承认的国家。在布什战争期间,埃布尔·穆佐雷瓦成为总理,并将国名由罗
  • 句法成分句法成分,也称为语法成分、句子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按不同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分出不同的句法成分。一般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