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04-28 02:01:41 #南太平洋气旋季,2014年气象

2014-15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于南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2015年1月1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3度,西经152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6F。

1月20日12: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直接给予“MEDIUM”的评级。15: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Niko(妮可)。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7P。

1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8:00UTC,妮可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1月24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1月25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妮可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9日12:00UTC,热带扰动99P越过东经160度线,进入由斐济气象局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域。当时斐济气象局将其定性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9F。

1月30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将其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0P。21: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Ola(奥拉)。

1月31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2月3日00:00UTC,奥拉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奥拉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楠迪西北约114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1F。

3月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3月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Pam(帕姆)。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7P。

3月10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3月11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3月12日12:00UTC,斐济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

3月13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评定帕姆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25kt,中心最低气压为910hPa,是自2005年气旋珀西(英语:Cyclone Percy)以来最强的南太平洋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评定帕姆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35kt,中心最低气压为899hPa,使帕姆的最高风力超越气旋佐伊(英语:Cyclone Zoe),成为南太平洋有记录以来最高风力最强之热带气旋,不过气压仍略高于佐伊9hPa(其后为6hPa)。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3月14日18:00UTC,帕姆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15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帕姆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阿皮亚西南约375公里的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2F。

3月2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0P。

3月22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Reuben(鲁本)。12:00UTC,鲁本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23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定性为副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霍尼亚拉以南约465公里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5F。

4月10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3P。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Solo(索洛)。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4月11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4月12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02:00UTC,索洛在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乌韦阿(英语:Ouvéa)海岸登陆。03:00UTC,索洛在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利富(英语:Lifou)海岸登陆。06:00UTC,斐济气象局直接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09: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2014年11月2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马塔乌图西北约3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1F。

11月22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1月2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1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纽埃东北约36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2F。

12月17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认为02F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0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3度,西经167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3F。

12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3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17: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其评级提升为“HIGH”。

12月26日05: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撤销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降为“LOW”。21: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1日,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爱图塔基(英语:Aitutaki)东北约2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4F。

12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4日,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3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纽阿福欧岛西北约29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5F。2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MEDIUM”的评级。

12月25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降级为“LOW”。

12月26日15: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9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7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阿皮亚东南约2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8F。

1月30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2月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苏瓦东北约68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0F。

2月4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5度,西经150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3F。

3月21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2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9度,西经167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4F。

3月30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14F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31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15日09: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维拉港西北约450公里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6F。

4月16日03: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6月28日,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5度,东经163度附近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7F。

2015年6月30日,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5P。19:00UTC,17F越过东经160度线,离开南太平洋海域,进入澳洲海域。

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保护动物物种的保护状况(英语:conservation status)是指物种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物种的保护状况: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数量,而是整个种群随时间的增长或减少,喂养成功率,已
  •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德语:Produktionsverhältnisse;英语:Relations of production)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概念。它第一次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但其实马克思生前未发表的《德意志
  • 美因茨美因茨(德语:Mainz)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位于莱茵河左岸,正对美茵河注入莱茵河的入口处。美因茨是政教古都,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美因茨大主教身兼帝国七大选帝
  • 衍庆宫淑妃康惠淑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 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114号,座落在潘杨湖畔,是一所专门培养初中师资的全日制师范高等学校。学校于2000年6月并入河南大学。1908年4月,在北宋紫禁城南信陵
  • 伺候席伺候席,是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大名登上江户城参觐将军时的坐席次序。伺候席是根据拜谒者的家格、官位以及役职来分别的。由于对于大名家族来说这是表示其身份地位的事物,故伺候席
  • 松方幸次郎松方幸次郎(日语:松方 幸次郎/まつかた こうじろう ,1865年1月17日-1950年6月24日),是日本企业家、政治家、收藏家。曾任川崎造船所社长、众议院议员(日本进步党),毕生致力于西方艺术
  • 笠原桃奈笠原桃奈(2003年10月22日-)日本神奈川县出身的偶像、艺人、同时也是早安家族所属团体ANGERME的第五期成员,成员代表色为“热粉红”。血型为A型。身高160cm(截至2016年7月)。
  • 弢园文新编《弢园文新编》1998年三联书店由钱锺书主编的“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从书出版了一部朱维铮编的《弢园文新编》。《弢园文新编》实际是一部“王韬选集”,选材不单来自《弢园文录
  • 长城四大关口长城四大关口是中国万里长城上的四座著名关口,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