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10-23 09:08:47 #南太平洋气旋季,2014年气象

2014-15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于南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2015年1月1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3度,西经152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6F。

1月20日12: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直接给予“MEDIUM”的评级。15: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Niko(妮可)。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7P。

1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8:00UTC,妮可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1月24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1月25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妮可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9日12:00UTC,热带扰动99P越过东经160度线,进入由斐济气象局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域。当时斐济气象局将其定性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9F。

1月30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将其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0P。21: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Ola(奥拉)。

1月31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2月3日00:00UTC,奥拉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奥拉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楠迪西北约114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1F。

3月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3月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Pam(帕姆)。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7P。

3月10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3月11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3月12日12:00UTC,斐济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

3月13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评定帕姆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25kt,中心最低气压为910hPa,是自2005年气旋珀西(英语:Cyclone Percy)以来最强的南太平洋热带气旋。12:00UTC,斐济气象局评定帕姆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35kt,中心最低气压为899hPa,使帕姆的最高风力超越气旋佐伊(英语:Cyclone Zoe),成为南太平洋有记录以来最高风力最强之热带气旋,不过气压仍略高于佐伊9hPa(其后为6hPa)。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3月14日18:00UTC,帕姆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15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帕姆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阿皮亚西南约375公里的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2F。

3月2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0P。

3月22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Reuben(鲁本)。12:00UTC,鲁本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23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将其定性为副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9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霍尼亚拉以南约465公里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5F。

4月10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3P。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Solo(索洛)。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4月11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4月12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02:00UTC,索洛在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乌韦阿(英语:Ouvéa)海岸登陆。03:00UTC,索洛在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利富(英语:Lifou)海岸登陆。06:00UTC,斐济气象局直接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09: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2014年11月21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马塔乌图西北约3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1F。

11月22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1月23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1月2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16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纽埃东北约36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2F。

12月17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认为02F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0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3度,西经167度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3F。

12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3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17: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其评级提升为“HIGH”。

12月26日05:3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撤销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降为“LOW”。21:00UTC,斐济气象局对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1日,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爱图塔基(英语:Aitutaki)东北约2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4F。

12月22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4日,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23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纽阿福欧岛西北约29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5F。2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MEDIUM”的评级。

12月25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降级为“LOW”。

12月26日15: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29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7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阿皮亚东南约275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8F。

1月30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2月2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苏瓦东北约680公里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0F。

2月4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19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5度,西经150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3F。

3月21日21: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28日06: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19度,西经167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4F。

3月30日12:00UTC,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UTC,14F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控区域,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监控区域。

3月31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15日09:00UTC,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维拉港西北约450公里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6F。

4月16日03:00UTC,斐济气象局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6月28日,斐济气象局把一个位于南纬5度,东经163度附近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7F。

2015年6月30日,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5P。19:00UTC,17F越过东经160度线,离开南太平洋海域,进入澳洲海域。

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Jones, DanielDJ音标(英语:Daniel Jones Phonetic Symbol),是一种标英式发音的IPA音标,发明者是丹尼尔·琼斯。他根据IPA编了一本英国英语的发音辞典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第1版至第1
  • 棕夜鹭棕夜鹭(学名:Nycticorax caledonicus)为鹭科夜鹭属下的一个种。
  • 鼎部鼎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六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鼎部归于十三划部首。鼎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英语: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缩写:CAS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业务涉及发射
  • Internet Explorer for Xbox 是Xbox 360上的浏览器。除了用传统控制器控制外,更可用Kinect语音和Xbox SmartGlass串连技术控制,将于2012年秋季推出。
  • 雪水当量雪水当量(water equivalent of snow)指当积雪完全融化后,所得到的水形成水层的垂直深度。积雪密度、雪水当量和雪深的关系是:雪水当量=积雪密度*积雪深度。雪水当量的估算对于融
  • 周凤周凤可以指:
  • 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俄语:Виктор Борисович Шкловский),1893年1月24日 (儒略历: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是苏联时期的批评家、作家和宣传家
  • 窦毅窦毅(519年-583年1月3日),字天武,北周驸马,北朝、隋朝时官员。唐高祖李渊的岳父。父窦岳早逝。窦毅功勋卓著后,追赠大将军、冀州刺史。窦毅深沉有器度,事亲以孝闻。北魏孝武帝初,以员
  • 米克米克(MeeK),是一个英法歌手和作曲家,1971年2月16日出生于法国蒙莫朗西。米克是一个英法独立创作流行音乐的作曲家。 早在一般公众使用MySpace、Facebook互联网媒介之前,他就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