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累积

✍ dations ◷ 2025-05-17 11:30:06 #生物降解,生物可降解废物管理,污染,毒理学

生物累积(英语:Bioaccumulation)是指生物食用或体表吸收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没办法被代谢,便累积于生物体内,经由食物链中各阶层消费者的食性关系而累积,越高级消费者的体内其累积浓度越高的现象。

镉(Cadmium)是使用量较多的重金属之一,主要有硫化镉、氯化镉、硫酸镉、氧化镉、碳酸镉等。其中以电镀业的使用较最多。镉通常与锌和铅同时由矿石中开采和提炼。

镉进入水体后会沉积于底泥及生物体内。有些镉化合物的水溶性较佳,有些却对土壤的亲和力极强,此于环境介质中的pH质或其他可键结物质{如腐质酸}的存在有关。

汞(mercury)是属于地球上较稀少的金属之一,其元素态{金属态}为银色液体,且在常温下能升华为气态。

汞的用途相当广,包含试用于气压计、压力计、温度计、日光灯、整流器、电池、汞触媒、汞消毒剂(红药水)、颜料(如朱砂、辰砂即硫化汞红色颜料)。

汞会经由不同的人为排放源进入环境中,其中则以与燃烧有关的释放源最重要,美国估计全国排入大气中的汞每年约有144公吨,其中有33%是来自于燃煤电力锅炉、19%垃圾焚化炉、18%一般锅炉、10%医疗废弃物焚化炉。

汞一旦进入大气中,可能以气态的形式存在或吸附于悬浮微粒物质,然后再经由沉降作用落至地表。大气中的汞则以金属态居多,且能长程传输,而其停留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铅(Lead)被认为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毒物之一,而开始使用。铅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在环境中可以不同的化合物种类存在。纯铅为灰色不溶于水,纯铅具有质地软、可塑性佳、熔点低、抗酸、化性稳定等特性。铅也使用于电子业、医药、陶瓷、玻璃、军事等多方面用途。

在空气中的铅通常吸附于悬浮物质、然后经干或湿沉降落于地面、而通常后者之作用较为明显。小粒径者则有可能被长程传送至人类活动较稀少之地区如南极,因此停留时间较短。

一般人的每日摄取量约为1-5ug,而人体对铅的主要暴露来源上有小孩误食剥落的含铅油漆或受污土壤、粉尘的吸入、特殊职业(电池、玻璃、水晶制造、加油站)。

医学导航:毒理学

毒理学 / 毒素

中毒和毒性

解毒剂

相关

  • 千禧高峰会千禧高峰会(英语:Millennium Summit)是于2000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纽约市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由世界各国领袖参与、为期三天的会议,旨在讨论21世纪以后联合国的地位和角色。在会议
  • 黑色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黑色可以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颜料如果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
  • 斯耶格伦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四甲基哌啶锂四甲基哌啶锂(Lithium tetramethylpiperidide),其缩写为LiTMP或LTMP,也称为harpoon碱,是分子式为C9H18LiN的化合物,四甲基哌啶锂是一种非亲核碱,在pKa及位阻效应上都和二(三甲基硅
  • 预报模式数值天气预报,或称数值天气预测、天气数值预测、数值预报,是一种根据大气的数学模型、利用当前天气状况作为输入数据而作出天气预报的手段。尽管早在1920年代时已有人作出过尝
  • 永康县坐标:28°53′27″N 120°02′33″E / 28.89083°N 120.04250°E / 28.89083; 120.04250永康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中部。三国吴时置永康县,1992年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
  • 威尔第朱塞佩·福图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意大利语: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意大利作曲家,出生于帕尔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于
  • 范弗里特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1892年3月19日-1992年9月23日),旧时或译“符立德”,美国陆军上将,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朝鲜战争
  • 凯文·麦卡锡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可以指:
  •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缩写:CITES)是一个在1963年时由“国际自然与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