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蒙库鲁兹

✍ dations ◷ 2025-08-15 12:08:26 #炼金术,欧洲传说生物,神话传说中的人型生物

何蒙库鲁兹(Homunculus)又称霍尔蒙克斯,意指中世纪欧洲的炼金术师所创造出的人工生命,也指这种创造人工生命的工作本身。

其制作方法是、在烧瓶中放入人类的精液以及各种草药、马粪并且密封,通过马粪的发酵作用来进行保温。经过四十天后,烧瓶中就会出现透明且具有人类形状的物体。但是此时它因为还没有肉体,需要加入活人的血液,并在四十个星期里保持马的胎内温度进行培养。这段期间内,每天都要保证加入新鲜的血液。如果把它拿出烧瓶,或是停止新鲜血液的供应,则会立即死亡。(在有的传说中,也有规定一定要使用水银烧瓶。)经过这些工作完成的生命,外表和人类儿童基本一样,但是身体比人类要小很多。何蒙库鲁兹自降生起就具备了各种各样的知识。

据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就造出何蒙库鲁兹,但是在他死后,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位成功制作出何蒙库鲁兹的人。

据记述,1775年,冯·库夫斯坦伯爵和意大利神职人员阿贝·格罗尼一起尝试创造何蒙库鲁兹,用玻璃容器保存在维也纳的共济会一处秘密地点。 据说这些东西被包括当地政要在内的几个人看到了并且记载埃米尔·贝塞兹尼博士的共济会手册内。

之后18~19世纪的德国的文学家约翰·沃夫冈·冯·歌德,在自己创造的歌剧《浮士德》第二部第二幕中也涉及到何蒙库鲁兹相关的题材。在现在诸多的创作中(特别是在日本,如钢之炼金术师),何蒙库鲁兹也成为了很多动漫以及游戏的故事题材。

基督教因为认为这种创造人工生命的技术是属于作为创造主的神耶和华的领域,人类不应随意涉足其中而忌讳这种传说。

在卡尔·荣格的炼金术研究中,他相信第一次在炼金术著作中出现的关于人造人的记录是出现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斯佐摩的幻象》中,虽然在著作中并没有提到“何蒙库鲁兹(人造人)”这个词。在“幻象”一书中,斯佐摩提到自己看到过一个被剑钉住的男人,经历了“无尽的痛苦”,他的眼睛变成了血红色,吐出了他的肉,然后变成了“一个残缺不全的安斯罗帕里恩(一种希腊炼金术概念中的小型魔像,拥有自主意识和思想)站在那个男人的对面并用牙扯下了他的肉,吃了下去。”,一个怪诞并且人格化的咬尾蛇,咬尾蛇是表现炼金术中两种原理的平衡的表现。斯佐摩之后又提到了几个其他的人造人,名字也有叫黄铜人、铅色人之类的,一般来说人造人是“屈服于无尽的痛苦”并变成了炼金产物。斯佐摩在书中并没有提到真正创造了一个虚假的人类,更多的是将无生命金属人格化,来更深度探索炼金术奥秘的概念。

还有其他炼金术师提出的变种,有一种变种是关系到曼德拉草的使用的。大众普遍认为这种植物是靠吊死者的精液(在死亡前最后一次抽搐中产生的)掉地上而成长的,它的根部不同的地方像人类不同的部位。曼德拉草的根要在星期五早上黎明之前由黑狗挖出来,之后洗干净,然后用牛奶和蜂蜜,有些配方中会用鲜血来“喂养”它,这样它会完全成长为一个小人并保护和守卫它的主人。还有第三种方法,由大卫·克里斯蒂安那斯在18世纪吉森大学中提出。用黑色的母鸡产下的蛋,在蛋壳上戳一个极小的孔,在蛋白部分注入米粒大小量的人类精液,用上等的羊皮纸包裹好,在三月第一个月圆之日埋进动物的粪便中,30天后一个微小的人形生物会破壳而出,并帮助和保护它的创造者,作为回报要给予它薰衣草的种子和蚯蚓。

相关

  • 苗勒管发育不全苗勒管发育不全(Müllerian agenesis,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 or MRKH),取名于奥格斯特·佛列斯·杰斯佛·卡尔·苗勒(英语:August Franz Joseph Karl Mayer)
  • 人文科学人文科学(英语:Human science),对于由人类产生的各种现象,进行的各种科学研究与科学解释。在这个领域中研究的主题,包括各种与人类相关的经验,活动,社会建构等。其目的在于阐明与扩
  •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太阳中微子问题太阳中微子问题是测量到穿过地球的太阳中微子流量与理论计算相比出现缺失的问题,从1960年代中期持续至约2002年。这种缺失已经被中微子物理的新的认识解决了,这要求对粒子物理
  • 克莱姆森克莱门森大学(英语:Clemson University)是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克莱门森的一所男女合校的公立大学。 《2018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将克莱门森大学列为所有美国公立大学中
  • 亚当·汪德鲁斯卡亚亚当·汪德鲁斯卡亚(德语:Adam Wandruszka,1914年8月6日-1997年7月9日),出生于乌克兰利沃夫的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汪德鲁斯卡亚曾在维也纳当地及德国科隆的大学担任教授,曾出版的
  • 3-羟基丙酸3-羟基丙酸(英语:3-Hydroxypropionic acid)是一种分子式为C3H6O3的β-羟基羧酸,其酸度系数pKa为4.5。3-羟基丙酸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和二乙醚,在蒸馏后会脱水形成丙烯酸。3-羟基丙
  • 乌龙河 (东川)乌龙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境内,是小江左岸支流,发源于东川区西南红土地镇(原新田乡)龙树坪,蜿蜒向北流经新田村、乌龙镇、坪子村、半坡村、包包村等地,最后于东
  • 奥尔日河畔布雷蒂尼列车出轨事故坐标:48°36′26″N 2°18′08″E / 48.607316°N 2.302274°E / 48.607316; 2.302274奥尔日河畔布雷蒂尼列车出轨事故(法语:Accident ferroviaire de Brétigny-sur-Orge),是201
  • 弗里兹·库恩弗里兹·库恩(Fritz Julius Kuhn,1896年5月15日-1951年12月14日)是一名效忠于纳粹德国的德裔美国人、纳粹分子、反犹太主义者,也是德裔美国人同盟纽约区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