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

✍ dations ◷ 2025-10-14 14:40:02 #磁性材料
磁铁或称磁石,是可以吸引铁并于其外产生磁场的物体。狭义的磁铁指磁铁矿石的制品,广义的磁铁指的是用途为产生磁场的物体或装置。磁铁作为磁偶极子,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例如铁、镍及钴等金属。磁极的判定是以细线悬挂一磁铁,指向北方的磁极称为指北极或N极,指向南方的磁极为指南极或S极。(如果将地球想成一大磁铁,则目前地球的地磁北极是S极,地磁南极则是N极。)磁铁异极则相吸,同极则排斥。即指南极与指北极相吸,指南极与指南极相斥,指北极与指北极相斥。磁铁分作永久磁铁与非永久磁铁。天然的永久磁铁又称为天然磁石,永久磁铁也可以由人工制造(最强的磁铁是钕磁铁)。非永久性磁铁只有在某些条件下会有磁性,通常是以电磁铁的形式产生,也就是利用电流来强化其磁场。未磁化的磁石内部磁分子(分子磁铁学说)是无规则排列的,经过磁化的过程后磁分子会有规则的排列。此时,磁分子的N极和S极会朝向相同方向使磁石具有磁性而成为磁铁。同时,同一磁铁上存在相反两极且两极之磁量相等。古代人们是从天然磁石(英语:lodestone)中认识磁性,天然磁石一般是在自然界被磁化的铁矿石,会吸引铁的物品。希腊文的磁铁意思是“来自马格尼西亚(Magnesia)的石头”,悬吊着的天然磁石就是最早的指南针。已知最早记载磁铁及其性质的文献是在二千五百年前,来自希腊、印度及中国的文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就已记载天然磁石及其可以吸收铁的特性。中国文献对天然磁石吸引铁以制备磁铁的描述于《管子》、《吕氏春秋》及《淮南子》中提及,被称为“慈石”。约在公元前12至13世纪,中国、欧洲及其他地区的人已经用指南针来导航。磁感应强度(也称为B场,符号为B)为一矢量场。空间中一点的B场由以下二个性质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B场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T。磁铁的磁矩是一个可以描述磁铁整体磁特性的矢量。磁铁的磁矩方向是从磁铁的指南极指向指北极,大小和磁铁强度和长度成正比,国际标准制的磁矩单位为A·m2。磁矩中包含有磁偶极矩、磁四极矩……等,其中最常使用的是磁偶极矩,符号为μ。磁铁在产生磁场的同时,也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磁铁外一特定点的磁场强度和磁铁磁矩的大小成正比。而且当磁铁放在一个由其他线圈或磁铁产生的外部磁场中时,磁铁会受到一个试图将其磁矩对正磁场的转矩,转矩大小和外部磁场及磁铁磁矩的乘积成正比。在一外加磁场中的磁铁也可能会受力往特定方向移动,若磁场不随空间而变化,磁铁所受的合力为零。一平面载流圆形循环若其面积是A,上面的电流为I,可以视为一个磁铁,其磁偶极矩 μ为IA。一磁性材料特定位置的磁化强度是单位体积下的磁矩,符号为M,单位为A/米。一磁铁在不同区域下,可能磁化的强度及方向有所不同,因此磁化强度为一个矢量场。好的棒状磁铁可以在一立方公分的体积内有量值0.1 A·m2的磁矩,因此平均磁化强度为100,000 A/m。铁的磁化强度大约可以到106 A/m,因此利用铁可以有效率的产生磁场。有两种不同的磁铁模型:磁极模型及原子电流模型(安培模型)。磁极模型就是用指南极及指北极的磁极来描述磁铁,若将磁铁从中间折断,试图将指南极及指北极分开,结果会出现二个小磁铁,仍各自有其指南极及指北极。不过专业的磁学家用一种磁极模型来设计永久磁铁。在此磁极模型中,磁极中磁化强度的散度∇·M和其磁化强度垂直表面的分量M·n视为磁单极子的分布(此说法只是为了数学运算上的方便,不意味着磁铁中真的存在磁单极子)。若已经知道磁极的分布,则利用磁极模型可以计算磁场强度(H场),在磁铁外部的磁感应强度(B场)会和H场成正比,但在磁铁内部需考虑磁化强度M的影响。在此磁极模型的一个衍生版本中,可以用内部的磁荷来说明铁磁性材料的磁化(ferromagnetism)。另一个模型是安培模型,认为磁铁的磁性是因为材料原子中的束缚电流所造成,此电流也称为安培电流。对于均匀磁化的圆棒型磁铁而言,原子中束缚电流的整体效应就是使磁铁整体来看好像有一电流在其表面流动,流动方向和圆棒型磁铁的轴垂直。材料中原子的束缚电流的效应会被相邻原子的电流抵消,只有表面的原子不会被抵消,因此整体效应可视为只在表面有电流。电流的方向则利用右手定则来决定。在电磁铁问世之前,磁铁是指在没有外加磁场及电场的情形下可以持续性产生磁场的物体。只有特定的材料只有此特性,不过大部分的材料在外加磁场中,都会因外加磁场而产生一个磁场,依材料的不同,所生成的磁场会使物体被外磁场吸引或排斥。可分为以下几种:物质的磁性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像自旋玻璃、反铁磁性、超顺磁性等。永磁体可分为以下的几个种类:铝镍钴合金(Alnico)是一种铁合金,除了铁以外,还添加了铝(Al)、镍(Ni)、钴(Co)以及少量其他增强磁性能的成分。铝镍钴合金具有高矫顽性(coercivity),是很适合为永久磁铁的材料。铝镍钴合金坚硬易脆,无法冷加工(cold work),必需用铸造或者烧结(Sintering)处理制成。举一个中间性质的各向异性铸造铝镍钴合金例子,Alnico-6的成分为8% Al、16% Ni、24% Co、3% Cu、1% Ti,其它都是Fe。Alnico-6的最大磁能积(BHmax)为3.9 百万高斯-奥斯特(megagauss-oersted,MGOe),矫顽性为780 oersted ,居里温度为860 °C,最高工作温度为525 °C。于1931年,日本材料专家Mishima发现了一种特定成分的铝镍钴合金(58% Fe,30%Ni,12%Al),其矫顽性极高,是那时期最好的磁性钢的两倍。钐钴磁铁是一种稀土磁铁,是由钐、钴和其它金属稀土材料经配比制成的一种磁铁。于1970年发展成功,钐钴磁铁是现今磁性第二强烈的磁铁,具有较高的最大磁能积(BHmax),较高矫顽性,易碎,易裂。钐钴磁铁的最大磁能积的范围从 9 MGOe到 31 MGOe。钐钴磁铁有两种组成比,分别为(钐原子:钴原子)1:5和2:17。例如,2:17合金的最大磁能积为26 MGOe,矫顽性为9750 oersted ,居里温度为825°C,最高工作温度为350°C。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Nd2Fe14B)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于1982年,住友特殊金属的佐川真人发现钕磁铁。这磁铁的磁能积(BHmax)大于钐钴磁铁,是全世界那时磁能积最大的物质。后来,住友特殊金属发展成功粉末冶金法(powder metallurgy process),通用汽车公司发展成功旋喷熔炼(英语:Melt spinning),能够制备钕铁硼磁铁。这磁铁是现今磁性最强的永久磁铁,也是最常使用的稀土磁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例如硬盘、手机、耳机以及用电池供电的工具等等。为了避免腐蚀的损害,使用时需要在该永磁材料表面做保护处理,例如用金、镍、锌、锡进行电镀,以及表面喷涂环氧树脂等。永久液态磁体指的是能形成各种形状,能被操纵移动的磁性液滴。磁性液滴的形状能从球形变到圆柱体到薄饼形,甚至是海胆的形状。论文主要作者、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教授 Thomas Russell 的团队用 3D 打印液态做实验,原本是打算创造出一种固态材料,结果却创造出了磁性的液体,它由水、油和铁氧化物构成,用磁线圈磁化。在移除磁线圈后,液滴仍然能保持磁性。当它靠近磁场,氧化铁粒子全都以相同的方向排列。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期刊上。最简单的电磁铁就是绕一圈或数圈的导线线圈,称为螺线管。当螺线管上有电流时会产生磁场,磁场集中在螺线管附近,特别是其内部,其磁场分布和磁铁造成的磁场相当类似,而磁铁的方向可以依照右手定则决定。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和磁矩和螺线管圈数、截面积及其上面流过的电流乘积成正比。若导线线圈绕在一般材料时,产生的磁场很小,但线圈绕在软铁磁性材料(例如铁钉)时,其磁场可以增加到原来的数百至数千倍。电磁铁可以用在马达、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影像仪器中。有些应用需要较复杂的磁极,例如粒子束(英语:particle beam)的强聚焦(英语:strong focusing)就需要磁四极子或六极磁铁(英语:sextupole magnet)等设备。电永磁是一种可由电力控制的磁铁。它只需在充磁或退磁时需要电力,然后不需电力即可保持磁力。铁磁性材料可以用以下的方式磁化:已磁化的铁磁性材料则可以用以下方式退磁:静磁场对于人体组织的影响不太大,很少有主流科学研究的证据显示曝露在静磁场下对安全的影响。但已有研究认为电磁辐射(高频的电磁场)和发生癌症的比率有相关性。若人体组织中有铁磁性的异物,外加磁场可能会有重大的安全风险。另一种和磁场有关的安全风险是心律调节器。若病人体内有心律调节器,必须远离有强磁场的环境。这也是有安装心律调节器的病人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扫描的主要原因。偶尔会有小孩吞下小磁铁,若吞下超过一颗以上磁铁,磁铁相吸时可能挤压组织造成内出血或穿孔,已有一个因这类原因死亡的案例。对于磁带和其他的磁媒介存储设备像硬盘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些材料中,很显然一个磁极代表一个比特(bit),如北极代表1而南极代表0。然而,更换该存储器从一个到另一个,此迟滞作用要求了解已存信息,因为所需的场强在每种情况下都会不同。为了解决该问题,记录系统首先使用带偏移程序过速驱动整个系统到一个已知状态。模拟电磁记录同样适用这种技术。不同材料要求不同的偏移量,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卡式录音带前端都有一个选择装置(写保护)。

相关

  • 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滑液关节滑液关节(英语:Synovial joint),又称动关节(英语:Diarthrosis),内部空间充有液体的关节,以纤维构成的关节囊连结相邻的骨骼。关节囊延续接连骨骼的骨膜,构成滑液腔的外边界并围绕骨骼
  • 痳疯分枝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公分。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
  • 查尔斯王子女王陛下爱丁堡公爵殿下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殿下(英语: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Charles, The Prince of Wales,1948年11月14日-),全名为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Charles Ph
  • 3氦过程3氦过程是3个氦原子核(α粒子)转换成碳原子核的过程。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在超过一亿K的高温和氦含量丰富的恒星内部迅速的发生。同样的,它发生在较老年,经由质子-质子链反应和碳
  • 高架渠高架渠(英语:aqueduct)又称上水道、渡槽。是一种人造通道,用来导引水流。有些是纯粹用来输送用水,有些则是用来使船只运行其中。https://www.rome.info/ancient/aqueducts/
  • 乌得勒支同盟乌得勒支同盟(荷兰语:Unie van Utrecht)是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荷兰北方诸行省于1579年1月23日在乌得勒支的牧师会大礼堂缔结的同盟条约。乌得勒支同盟被看作是荷兰共
  • 单一管理区单一管理区(英语:Unitary authority),全名为单一层级行政管理区,又可称权力一元化机构或单级化行政区等,是一种地方管理形式,它是合并上级(如“郡”)和下级(如“区”)两级政府的功能和
  • 韩国人本表列出韩国籍和出生于韩国的非韩国籍诺贝尔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