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海港大桥

✍ dations ◷ 2024-07-05 15:04:41 #悉尼海港大桥
悉尼海港大桥(英语:Sydney Harbour Bridge)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座主要桥梁,横跨悉尼港连接悉尼商业中心区与北岸。这座引人注目的桥梁与附近的悉尼歌剧院构成了悉尼最知名的景色之一。因为悉尼海港大桥的外表,所以获得“衣架”这个外号。直到1967年为止,悉尼海港大桥都还是悉尼市中最高的建筑。悉尼海港大桥在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工程处工程师约翰·布拉德菲尔德(John Bradfield)的指挥下,桥梁设计由英国米德尔斯伯勒的都门朗建筑公司所建造,并于1932年完工。悉尼海港大桥最高处高于海平面134米,同时也是世界上第5长的拱桥。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拱桥,并曾是全球最宽的长跨距桥梁,直至2012年被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的第二代曼港桥取代为止。早在1815年就有人提出建立桥梁的计划,当时建筑师弗朗西斯·葛林威(Francis Greenway)建议新南威尔士州总督拉克伦·麦觉理应该于北部海港南岸建造一座桥梁。弗朗西斯·葛林威的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用,但这个想法仍然继续存在,而且许多建议进一步在十九世纪被提出。1840年,海军建筑师罗伯特布林德利建议建造一座浮桥。工程师彼得·韩德森于1857年提出一座跨越海港的大桥的设计图,这也是已知最早的设计图之一。建造一座桁架桥的建议在1879年被提出,然后在1880年一座造价估计约850,000英镑的桥梁提案被提出。在1900年也曾进行一次竞赛,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桥梁设计。尽管有不少意见被提出,但没有任何一个被认为是合适的方案,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工程处约翰·布拉德菲尔德(John Bradfield)在1912年被任命为悉尼海港大桥和大都会铁路建设的首席工程师。因为许多年来他对悉尼海港大桥的贡献,让他赢得“悉尼海港大桥之父”的称呼。布拉德菲尔德当时偏好建造没有桥墩的悬臂桥,为了建造桥梁,他在1916年于新南威尔士州立法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但是建造经费后来使用于战争支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设桥梁的计划再度进行。布拉德菲尔德坚持原本的计划,提出悬臂桥的建议设计和融资的细节。他并于1921年前往海外调查招标。布拉德菲尔德在他的旅行中决定,拱桥的设计相当适合当地,他和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工程处的人员根据纽约市的单拱桥地狱门大桥(Hell Gate Bridge)来设计拱桥。1922年,政府通过了悉尼海港大桥第28号法令,指定于港口附近建造一座悬臂桥或拱桥,于是世界各地的建造计划开始参予招标。悉尼海港大桥的招标过程中,政府收到了26家公司的设计提案,并于1924年3月24日将合约给予英国米德尔斯伯勒都门朗建筑公司,报价为4,217,721澳元。拱桥的设计比悬索桥和吊桥的提案建议还要便宜,也提供了更大的刚度来支撑大量的交通需求。当桥梁开始建设时,悉尼中心商业区(CBD)的悉尼地下铁系统(Sydney underground railways)也正在建设中,目前被称为城市圈系统。桥梁的设计采用四线车道,车道两旁都有两条铁路轨道和一条小径。铁路往南可以连接到温亚德火车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东部的铁路路轨计划与北部海滩相联接。布拉德菲尔德公路(Bradfield Highway)是桥梁的主要车道,为了纪念布拉德菲尔德对于悉尼海港大桥的贡献。桥梁建设在布拉德菲尔德的管理下进行。另外三人在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员则是爱德华、劳伦斯·恩尼斯(Lawrence Ennis)与拉尔夫·弗里曼爵士(Ralph Freeman)。恩尼斯是都门朗建筑公司的建筑师(布拉德菲尔德偶尔会介入计划中,特别是该计划许多关键阶段,并检查建筑进度情况和管理决策),爱德华是都门朗建筑公司首席技术工程师,弗里曼则是都门朗建筑公司雇来进行进一步的细节设计。悉尼海港大桥动土的官方仪式于1923年7月28日进行,地点在北岸的米尔森地方,当时在此兴建两个工作站以协助桥梁的建设工程。为了顺利建造悉尼海港大桥,一台巨大的起重机被安装于桥梁的两端。根据估计,北岸大约有469栋建筑,包括私人住宅和商业建筑被拆除,以利悉尼海港大桥的建设,而且几乎没有支付任何补偿。混凝土桥墩于1926年9月完成,用来支持横跨海港两侧的桥拱。1928年10月26日开始进行拱桥的工程。拱桥南端的工程进度比北端还快,以便及时发现任何错误,并帮助桥梁顺利对齐接合。起重机在桥梁建造当中用来支撑桥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1930年8月19日星期二,两个半拱首次接合。工人铆接桥拱的底部和顶部部分,于是桥拱不再需要支称缆线的帮助。1930年8月20日,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旗志(当时澳大利亚是大英联邦的核心部分)被安装于悉尼海港大桥。1932年1月19日,第一次进行火车测试,一辆蒸汽机车安全通过桥梁。铁路的负载测试在1932年2月进行,多达96辆蒸汽机车经由4条铁路往返两端。悉尼海港大桥经历了三个星期的测试后,政府宣布悉尼海港大桥的安全无虞,准备开放悉尼海港大桥。按照目前的标准,施工期间的工业安全表现不佳。16名工人在施工期间死亡,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只有两个人从桥梁上面摔死。一些工人在进行加热并插入铆钉工程时受伤,许多工人指责该工程让他们在几年以后罹患耳聋。亨利·莫勒(Henri Mallard)在1930年至1932年间拍摄数百部照片集和电影胶卷,在艰难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下近距离展现出工人的英勇。悉尼海港大桥的总建造成本为625万澳币,直到1988年才完全付清。悉尼海港大桥于1932年3月19日(星期六)正式开幕。当时新南威尔士总督Philip Game与公共工程部长都出席会议并发表谈话,澳大利亚工党新南威尔士州长杰克·朗(Jack Lang)则切开南端的桥梁色带。然而当杰克·朗准备剪彩时,一名穿着军服的男子骑着马,用他的剑削去色带,并于正式仪式开始之前,以新南威尔士州人民的名义来宣布悉尼海港大桥开通。他后来迅速遭到逮捕。政府官员将色带尽快恢复原状之后,杰克·朗继续进行开幕典礼。开幕典礼结束之后,进行21响礼炮和皇家空军表演。入侵者被认定为弗朗西斯·德·格鲁特(Francis de Groot)。他因为这次攻击行为被定罪,并罚款5英镑,精神病测试证明了他是神志清醒的。他是一个右翼准军事(新卫队)的成员,反对杰克·朗的左派政策。一个类似的剪彩仪式于悉尼海港大桥北面由北悉尼市长Alderman Primrose来进行,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后来发现,Alderman Primrose也是一个新卫队成员,但他和弗朗西斯·德·格鲁特事件的关系仍不清楚。双方在剪彩仪式中使用一双金色的剪刀,也被用来在连结新泽西州与纽约市的巴约纳大桥剪彩典礼上,就在前一年(1931年)。官方开幕仪式结束后,政府允许市民步行上桥,有些仪式直到50周年庆祝活动时才再度进行。根据估计显示,大约有30万至100万人参加了开幕庆祝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因为当时整个悉尼人口也只有略为超过100万人。

相关

  • TNFSF113UR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extracellular space · cytoplasm· monocyte chemotaxis · immune response · activation of JUN kinase activit
  • 胺碘酮胺碘酮(英语:Amiodarone)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预防或治疗数种心律不整,包含心室频脉(英语: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颤动(VF)、宽QRS复合波心搏过速、心房颤动,以及阵发性
  • 药品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组蛋白组蛋白(英语:histone)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结构。它们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DNA缠绕的线轴,并在基因调控(英语:Regulation
  • 舟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七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舟部归于六划部首。舟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黄诗厚黄诗厚(英语:Alice S. Huang,1939年3月22日-),美籍华裔病毒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939年出生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江西省南昌市,1949年赴美,在卫斯理学院读了两年,1966年获约翰·霍普
  • 科学 (中国杂志)《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的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
  • 弥陀区弥陀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Mî-t
  • 马达加斯加华人,是马达加斯加的少数族群,马达加斯加华人也是非洲第三大华人群体,在2011年人口估计有70000-100000人。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16世纪和17世纪的中国陶瓷制品。然而,这通常被认为
  • 嘉义市政府坐标:23°28′52″N 120°27′13″E / 23.4810349°N 120.4535984°E / 23.4810349; 120.4535984嘉义市政府(简称:嘉市府;英文:Chiayi City Government),是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市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