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型计算机
✍ dations ◷ 2025-05-16 07:11:26 #微型计算机
一般来说,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作为CPU的计算机。这类计算机的另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占用很少的物理空间。桌面计算机、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种类众多的手持设备都属于微型计算机的示例。微型计算机使用的设备大多数都紧密的安装在一个单独的机箱中,也有一些设备可能短距离地连接在机箱外,例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一般而言,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尺寸可以使之很容易摆放在大多数桌面上。相对的,更大的计算机像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可以占据部分机柜或者整个房间。大多数微型计算机只能同时服务单用户,但是一些运行类Unix操作系统的PC和工作站可以同时提供多个用户使用。如同所有的计算机,微处理器负责所有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与CPU一同工作的数据存储有两种,非常高速但易失的RAM以及较低速但非易失的磁盘。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所包括的其他设备有电源供应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例如打印机、屏幕、人机界面设备等,用来转达信息给人类操作者,或是从他得到数据。世界第一个商业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于1971年11月15日发布。4004并行处理4位数据(比特);换句话说,它是一个4位处理器。在30年后的世纪末,嵌入式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大多是8位、16位或者32位的。桌面/消费级的微型计算机,例如PC,在Intel 80386到AMD公司于2003年发布x86-64处理器的这段时间中,几乎全是32位,而现在新生产或用户自己组装的PC在硬件上已经几乎全部是64位的了,而在软件层面上,64位的操作系统的普及率还比较低。而一些科学家及工程师使用的工作站早已是64位(拥有一个或多个CPU)。第一代微型计算机,用于工程开发和爱好者用途,于1970年中期产生;MITS Altair是最广为人知的例子。1977年推出了第二个世代,叫做家用电脑。这些被认为比他们的祖先更容易使用,其操作通常需要对实用电器的熟悉。VisiCalc表格(一开始是给Apple II)的推出,让微型计算机第一次从计算机热衷者的业余爱好转变为商业工具。1981年IBM推出其IBM PC后,个人计算机这一词变得广泛指与IBM PC架构兼容的微型计算机。
相关
- 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光滑病毒科Levivirus Allolevivirus光亮(噬菌体)病毒科(Leviviridae)(光滑噬菌体科)代表种:
- 考选部考选部为中华民国考试院的机构之一,负责全国考选行政事宜。主要业务为“公务人员考试”及“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
- 不死身长生不老,指寿命长而不会衰老。相近的辞汇还有长生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拥有无限的寿命,但依旧会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不会衰老与死亡)、不朽(Immortality)与永生(
- 信息素信息素(pheromone),也称做外激素,一种化学传讯素(英语:semiochemical)(讯息化合物,semiochemical) ,指的是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物种的其他个体通过嗅觉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觉,使
- 游走鲸走鲸(学名:Ambulocetus natans),又名陆行鲸、游走鲸,陆行鲸科走鲸属的一种,是一种早期的鲸鱼,可以同时行走及游泳。走鲸是过渡化石,显示了鲸鱼如何从陆上的哺乳动物演化出来。走鲸的
- 二氢乳清酸酶二氢乳清酸酶(英语:Dihydroorotase,EC 3.5.2.3)也称为氨甲酰天冬氨酸脱水酶(英语:carbamoylaspartic dehydrase)又叫作二氢乳清酸酶水解酶(英语:dihydroorotate hydrolase)催化嘧啶生
- 戴森霍费尔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了测定内在膜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即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辅因子的膜结合复
- 玛拉玛颂城堡马尔梅松城堡(法语:Château de Malmaison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杨属杨属(学名:Populus)属于杨柳科,包含了胡杨、白杨、棉白杨等,通称杨树。杨属植物为落叶乔木,在落叶前叶子变黄。与柳属植物相同,杨属植物的根部有着较强的侵略性,所以它们不能被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