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泰法战争

✍ dations ◷ 2025-04-25 08:14:58 #第二次泰法战争
1940至1941年,泰国和维希法国之间因为对法属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的某些原属泰国的地区的所有权发生争持,从而爆发了小规模的泰法战争。早在二战爆发之前,两国政府有为边界事务进行磋商,法国政府曾表示仅愿意在边界上作微小的调整。随着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Plaek Pibulsonggram)少将认为这是出击法国、夺取在朱拉隆功大帝时期陷落的领土的大好时机。在另一面,法国本土的陷落造成殖民地政府的空前紧张局势。法属印度支那感到孤立无援。日本在1940年9月侵入,殖民地当局被迫容让日本在当地建立军事基地。这种绥靖行动更坚定了匹汶政府对法开战的决心。法属印支殖民军大约有15000人,其中12000人是法国人。编制中包括了51个步兵营、两个炮兵团和一个工程兵营。法军严重缺乏坦克,他们仅能用20辆老旧的雷诺FT-17坦克对抗泰国的134辆坦克。法国空军(Armée de l'Air)在此地区拥有大约100架飞机(其中60架能被认为达到了一线作战水平),其中包括30架伯特兹-25TOE,4架法曼-221,6架伯特兹-542,9架摩兰-萨尼厄M.S.406,和8艘劳瑞-130飞艇。泰国皇家陆军是一支装备相对不错的部队,总兵力60万人。编制划为5个军,其中最大的是拥有5个师的布拉法军。有最高统帅部独立指挥的部队包括两个机械化骑兵旅,一个炮兵营,一个通信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装甲团。炮兵部队装备了一些老式克虏伯和较新式的博福斯榴弹炮以及野战炮,装甲部队拥有60辆卡登—洛伊德和30辆维克斯6吨中型坦克。泰国皇家海军包括两艘岸防卫舰,12艘鱼雷以及四艘潜艇,实力不如法国殖民地海军,但是如果在近海作战中,泰国皇家空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了法国空军。泰国皇家空军一线力量包括24架三菱Ki-30轻型轰炸机、9架三菱Ki-21中型轰炸机,25架霍克75N歼击机,6架马丁B-10中型轰炸机以及70架O2U海盗轻型轰炸机。当1940年末曼谷反法民族主义示威热潮高涨时,湄公河边境上小规模冲突不断。泰国空军持续对万象、诗梳风(Sisophon)以及马德望进行毫无阻拦的昼间轰炸。法军的报复性轰炸所造成的破坏却不大。泰军的俯冲轰炸技术,在法国印支总督让德句(Jean Deceaux)上将看来,完全是富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所为。1941年1月初,泰国的布拉芭军和依善军向老挝和柬埔寨发动了反击,法国人抵抗顽强,但是大部分法国军队被装备更好的泰国军队横扫。老挝被轻而易举的拿下,但是进攻柬埔寨却绝不是那么简单。1月16日,法军在泰国控制的Yang Dang Khum以及Phum Preav两个村落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将战争推向了高潮。但由于过分繁琐的命令以及根本不存在的情报工作,法军的反击很快就被粉碎。法国人随后撤退,但因为泰军前线装甲部队受到法国外籍兵团的榴弹炮火压制而无法实施追击。法国陆上形势严峻,德句上将命令舰队出击,进攻泰国湾。1月17日早晨,法国海军在象岛(Koh Chang)附近截住了一支泰国海军舰队。法军在战斗中击沉了两艘鱼雷艇和一艘海防舰。1月24日,泰国轰炸机轰炸了法国在暹粒(Siem Reap)附近的机场,这是这场战争中最后空军战斗。最后的泰国军事行动预计在1月28日由泰国空军执行,计划用50轰炸中队的马丁轰炸机轰炸诗梳风,60战斗机中队的霍克75N提供掩护。日本安排了停战事宜,总停火于1月28日10时正生效。1941年5月9日,双方在东京签订《泰国法属印度支那和平条约(日语:東京条約)》。维希法国在日本的威胁下放弃了争议领土。法国割柬埔寨马德望省大部分和老挝境内湄公河以西54,000平方公里的领土给泰国。冲突的结局是泰国人民将这次战争看作銮披汶的个人胜利。泰国第一次向西方国家要求割地——尽管当时的维希法国是德国人的傀儡政权。而对于法属印支的人民来说,这是对他们在法国本土被德国占领之后的孤立的一次警告。当一个雄心勃勃的邻国进攻时,法国殖民地却因为没有支援而无法组织反抗。然而泰法战争真正的获利者是日本,他们借此机会增强了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日本人从几个秘密协定中得到了泰国政府将对日军入侵缅甸和马来亚的支持,次年泰国加入轴心国,泰国亦在缅甸战役和马来亚战役给予日军支援。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10月,法国临时政府以反对泰国在联合国的成员地位相威胁,索要柬埔寨西北部以及两个老挝的被包围领土。1946年11月17日,两国在华盛顿签署了《Accord de rėglement Franco-Siamois》,泰国把这些领土又吐了回去。

相关

  • 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arteria coronaria sinistra,英文简称LCA),又称左主冠状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LMCA)为主动脉的一条分支,负责供应心脏左侧的血流。其源自于主动脉瓣(英语:ao
  • 音译音译是一种以原来国家的当地语言读音为依据翻译的形式,一般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音译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和国名等的翻译
  • 取向力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因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在空间按一定取向排列,使体系处于更稳定状态。这种固有的偶极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又称作偶极-偶极作用力(Dip
  • 撒努西阿买得·撒努西 (英语:Ahmed Al-Zubair al-Senussi 或 Zubeir Ahmed El-Sharif,阿拉伯语:أحمد الزبير الشريف‎,1934年-),利比亚政治人物,是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
  • 约翰·赫维留约翰·赫维留斯(拉丁语:Johannes Hevelius,德语:Johann Hewelke或Johannes Hewel,波兰语:Jan Heweliusz,1611年1月28日-1687年1月28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并曾任但泽(即格但斯克)市长。赫维
  • 维尔纳·海森堡维尔纳·海森伯(德语: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3年,海森伯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
  • NaNHsub2/sub氨基钠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NH2。室温下纯品为白色固体,试剂常带金属铁而呈灰色。氨基钠与水强烈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强碱。氨基钠可由钠与氨气反应, 或硝酸铁催化下
  • 国际人权日世界人权日提醒我们,现时在我们的社区及全世界,还有持续的人权问题。要让人权在全世界得以落实推行,还有赖我们各人的努力。1950年起,联合国大会定每年的12月10日为国际人权日,以
  • 时间箭头物理学在微观的层次几乎完全是时间对称的,这意味着物理学定律在时间流易的方向倒转之后仍然保持为真。但是在宏观层次却显得并不是那么回事:时间存在着明显的方向性。时间箭头
  • 大元田盛大可汗也先太师(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